┊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试卷2016.4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Al 27 S 32 Cu 64 选择题(共20题 每小题6分 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A B C D 小苏打 食用油 淀粉 84消毒液 盐 高分子化合物 糖类 混合物 7.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 HI B.0.1 mol·L-1溶液的pH:NaOH > LiOH C.向Na2SO3溶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D.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Mg更剧烈 8.Na2CO3俗称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下列涉及Na2CO3的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Na2O2 +CO2 = Na2CO3 +O2 B.Na2CO3溶液呈碱性 CO32-+H2O H2CO3+OH- C.Na2CO3溶液除去CH3COOC2H5中的CH3COOH CO32-+2H+= CO2↑+H2O D.饱和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 CO32-+CaSO4 = CaCO3+SO42- 9.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干燥Cl2 将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B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取样,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AgNO3溶液 C 测定混有NaCl的Na2CO3固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取m1 g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后,称量固体质量为m2 g D 配制100 mL 1.0 mol·L-1 CuSO4溶液 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10.合成高分子材料PC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含有酯基 B.合成PC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C. 与 互为同系物 D.1 mol 最多能与2 mol NaOH完全反应 11.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操作 现象 A 加入NaOH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 B 加入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 C 加入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D 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 12.室温下,分别用0.1 mol·L-1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NaHCO3溶液中通CO2至pH=7:c(Na+) = c(HCO) +2c(CO) B.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Na+)=c(Cl) 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pH=13 D.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增大 25.(17分) 有机物K是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转化条件略去)
已知:
(R、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F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 (4)G与E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7)有关J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能与NaHCO3反应 b.能与NaOH反应 c.能与新制Cu(OH)2反应 (8)K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6.(14分) 下图表示氮及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 (1)反应I: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右图是反应I中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L1、L2)、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 (2)① 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 反应II其中一步反应为 2NH3 (g)+3Cl2(g) =N2 (g) +6HCl(g) ΔH=–462 kJ?mol-1 已知: 断开1 mol H–N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 kJ。 (3)反应III是利用右图所示装置电解制备NCl3(氯的化合价为+1),其原理是: NH4Cl+2HClNCl3 +3H2↑。 ① b接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② 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 (4)反应III得到的NCl3可以和NaClO2制备 ClO2,同 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7.(12分)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有SiO2、Fe2O3等)为原料,采用拜耳法生产Al2O3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Al2O3可用于电解制Al,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调控反应池中钠铝元素之比一定时,Al2O3溶于NaOH,SiO2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Al2O3溶于NaOH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该生产过程中,需向沉淀池中加入X。 ① X 可为过量的CO2,则滤液II中主要的溶质是_______,为了使滤液II循环利用,应补充的物质是_______(选填字母); a.CaO b.HCl c.Na2CO3 ② X 也可为少量Al(OH)3晶种(晶种可加速沉淀的生成),其优点是_______。 (4)测铝土矿中铝元素含量: I 将m g铝土矿样品经处理配成V mL溶液 II 取少量该溶液用EDTA法测得该溶液中Fe3+、Al3+浓度之和为a mol·L-1 III 另取少量该溶液,将Fe3+用盐酸羟胺还原为Fe2+后,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吸光度为0.400(吸光度与Fe2+浓度对应曲线如下图) 该铝土矿样品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28.(15分) Cu2O可用于制作船底防污漆,某学习小组探究制备Cu2O的方法。 【查阅资料】 ① CuSO4与Na2SO3溶液混合可制备Cu2O。 ② Cu2O为砖红色固体;酸性条件下生成Cu2+和Cu。 ③ Cu2O和Cu(SO3)23-可以相互转化 (1)配制0.25 mol·L-1CuSO4溶液和0.25 mol·L-1 Na2SO3溶液。测得CuSO4溶液pH=4, Na2SO3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uSO4溶液pH=4的原因_______。 (2)完成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应制Cu2O的离子方程式: Cu2++ SO32-+ ____ Cu2O↓+ ____ + HSO3-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i 有黄色沉淀出现,随着 Na2SO3溶液的滴入,沉淀增加,当加到5 mL时,溶液的蓝色消失。 ii 将试管加热,黄色沉淀变为砖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iii在加热条件下,继续滴入Na2SO3溶液,砖红色沉淀减少,当1加到10 mL时,沉淀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 (3)证明ii中砖红色沉淀是Cu2O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4)经检验i中黄色沉淀含有Cu2SO3,ii中沉淀由黄色变砖红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iii中砖红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 (6)在加热条件下,若向2 mL 0.25 mol·L-1Na2SO3溶液中滴加0.25 mol·L-1CuSO4溶液至 过量,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7)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应制备Cu2O,应控制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化学答案2016.4 25.(17分,第8小题3分,其余每空2分) (1) (2)取代反应 (3)醛基 (4)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5) (6) (7)b c (8) 26.(14分,每空2分) (1)压强 L1<L2 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减小 (2)① 8NH3 +3Cl2=N2 +6NH4Cl ② 41 (3)① 负 ② 3Cl-﹣6e-+NH4+=NCl3+4H+ (4) NCl3+6ClO2-+3H2O=6ClO2+NH3+3Cl-+3OH- 27.(12分,每空2分) (1)2Al2O3(熔融)==== 4Al+3O2↑ (2)Al2O3+2OH-=2AlO2-+H2O (3)① NaHCO3 a ② 滤液II可直接循环使用。 (4)27V(a-0.0400×10-3)/1000m 28.(15分,第6小题3分,每空2分) (1)Cu2++2H2OCu(OH)2+2H+ (2)2, 5,2H2O,1,1SO42-,4 (3)取少量砖红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 (4)Cu2SO3==== Cu2O+SO2↑ (5)Cu2O转化得无色Cu(SO3)23- (6)开始先产生沉淀,振荡后溶解,后来产生砖红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 (7)反应温度;CuSO4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