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乐山市2016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理科综合测试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42分)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 B.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C.施肥时,农家肥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不能与氮肥NH4Cl混合使用 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B.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 C.Si、P、S、Cl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D.F﹣、O2﹣、Mg2+、Na+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3.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1.0mol·L-1KNO3溶液:H+、Fe2+、Cl-、SO42- B.pH=1的溶液:NH4+、Al3+、SO42-、Br- C.0.1 mol·L-1FeCl3溶液:NH、H+、I-、SCN- D.常温下,在c(H+)水·c(OH-)水=10—26的溶液中:K+、Fe2+、Cl-、NO3-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4g H2O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 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NA D.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5.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Al2(SO4)3、NaOH溶液相互滴加 鉴别Al2(SO4)3、NaOH溶液 B 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少量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说明KSP(AgCl)>KSP(AgI) C 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 B. 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 C. 充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阳极有1 mol Fe(OH)3被还原 D. 充电时,电池的锌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7.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40%、4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平衡常数值为2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1.0 mol·L-1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58分) 8.(12分)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5。 (1)F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 。 (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 。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 的结构式为 ▲ 。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 的杂化类型为 ▲ 。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 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9.(18分) 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1)若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9.0mol·L-1,配制该浓度的氨水100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 ▲ 。 (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烧瓶内固体X为 ▲ 。 (3)乙装置的作用是 ▲ ;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当戊中观察到 ▲ 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 。如何改进装置 ▲ 。 (5)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为测定试管丁内硝酸溶液的浓度,从中取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前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有少量气泡,请选择排出气泡的正确操作是 ▲ 。 10. (12分) [:]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名称为 ▲ 。 (2) B→ C的反应条件为 ▲ ,E →F的反应类型为 ▲ 。 (3) D的结构简式为 ▲ 。 (4) 符合下列条件G的同分异构体有 ▲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 ▲ (写结构简式)。 ① 能使 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③ l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3molNaOH。 (5) G→H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1.(16分) 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C、CO、CO2在实际生产中有如下应用: a.2C + SiO2 Si + 2CO b. 3CO + Fe2O3 2Fe + 3CO2 c. C + H2O CO + H2 d. CO2 + CH4 CH3COOH 上述反应中,理论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 (2)有机物加氢反应中镍是常用的催化剂。但H2中一般含有微量CO会使催化剂镍中毒,在反应过程中消除CO的理想做法是投入少量SO2,为弄清该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查得资 料如下: 图Ⅰ 图Ⅱ 则:① 不用通入O2氧化的方法除去CO的原因是 ▲ 。 ② SO2(g) + 2CO(g) = S(s) + 2CO2(g) △H = ▲ 。 (3)汽车尾气中含大量CO和氮氧化物(NO)等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气管内壁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内催化剂装置进行处理。
① 活性炭处理NO的反应:C(s)+2NO(g) N2(g)+CO2 (g) ?H= - a kJ·mol-1(a>0) 若使NO更加有效的转化为无毒尾气排放,以下措施理论上可行的是: ▲ 。 a.增加排气管长度 b.增大尾气排放口 c.添加合适的催化剂 d.升高排气管温度 ②在排气管上添加三元催化转化装置,CO能与氮氧化物(NO)反应生成无毒尾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 。 (4)利用CO2与H2反应可合成二甲醚(CH3OCH3)。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组成二甲醚——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工作时其负极反应式是 ▲ 。 (5)电解CO制备CH4和W,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生成物W是 ▲ ,其原理用电解总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 。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42分) 1.A 2.C 3.B 4.B 5.D 6.A 7.D 二.非选择题(58分) 8.( 12分,每空2分) (1)1s22s22p63s23p63d54s2 (2)C、O、N 或C< O< N (3)B的氢化物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N=C=O]-(5)sp (6)NaNO2 9. (18分)(每空2分) (1)胶头滴管 (2)过氧化钠或Na2O2 (3)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 4NH3+5O24NO+6H2O (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过量的氨气致使戊中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5)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无色;b 10. (12分) (1)2-甲基丙烯(1分) (2)NaOH水溶液、加热(2分) ; 取代反应 (1分) (3)(CH3)2CHCHO (2分) (4)6 (2分); (2分) (5) +2H2O(2分) 11. ( 16分,每空2分) (1)d (2)①避免O2与Ni反应而使其失去催化作用、或O2与CO或O2与H2混合反应发生爆炸。② -270kJ/mol (3)① a、c ② 2xCO + 2NOx 2xCO2 + N2 (4)CH3OCH3 –12e- + 16OH- = 2CO32- + 11H2O (5)NaHCO3, 4CO + 3CO32- + 5H2O = 6HCO3- + CH4↑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