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290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5-17 13:47:3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B.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2.《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说明:

A.强调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

B.指出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

C.主张实行分封制

D.指出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

3.中国史学家马克垚认为:“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 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信徒皆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 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 的理解”。其中马丁·路德对文艺复兴的深化表现为:

A.将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B.主张将世俗权力置于教会之下

C.带有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 D.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4.在中世纪,自然灾害、疾病和饥饿时常降落到人们的头上,现实的苦难与关于“上帝之 博爱”的说教严重冲突。因此近代技术革命承担了表现上帝之博爱的责任,正因为如此, “技术的革新常常被看作是基督教复兴的组成部分,其原因恰恰是技术革新减轻了手工 劳动的沉重负担。”这说明:

A.教会对科学研究的肯定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进步

B.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受到了宗教的排斥和鄙视

C.归于上帝的荣耀成为当时技术革命的主要动机

D.基督教的复兴运动是近代技术革新的重要前提

5.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 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 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 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6.《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 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 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7.胡适说:“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批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 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面是用科学 的方法做整理的功夫。”据此,你认为胡适宣扬新思潮的目的是:

A.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B.打倒孔家店

C.学习西方文化,抵制外来侵略 D.师夷长技以自强

8.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 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 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国民革命运动 D.抗日战争9.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 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 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 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 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 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 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列宁说:"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 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农经济占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 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 可能的。没有这种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列宁这一认识:

A. 否认俄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B. 为斯大林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C. 推动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 针对现实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1.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12. 胡适在《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写道“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我们须承认自己百事上不如人,不但物质机器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上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对此以下解读最准确的是:

A.唤起了广大民众思想的觉醒 B.带有鲜明的“全盘西化"思想倾向

C.根本目的是反击复古尊孔逆流 D.是探索救国道路的理性反思

13.《明史·选举志》论选举之法,关于“学校”和“科目”,说天下人才“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学校者,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学校培养出所有天下人才 B.学校对人才选拔影响巨大

C.科举考试是走上仕途的途径 D.明朝开创了近代选举制

14.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 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 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下列各项措施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强制推行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通过国家资助使中小企业继续生存 D.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15. 宋人曾记载:“方夏蚕毕工,秋稼初敛,丝帛米粟充满廛市”,冬末春初则“市寂然若将暮,贾匮 农闭而不张”。这表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初具规模 B.商业活动与国家宏观调控有关

C.市场荣衰与农业的季节性相关 D.农村商品市场受到大商人操控

16. 清初学者潘耒在为一书作序时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 苦利病,如指诸掌。……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 后止。”潘耒评价的“先生”的思想特点是:

A.主张恢复人固有的“天理” B.认为等级制度与伦理相关

C.探究世界万物的发展规律 D.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17. 1924年1月有国民党人说:“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 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国民党人的这一观点:

A.正确解释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B.有利于推动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 C.发展了民族主义,使之适应新形势需要 D.表明孙中山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

18.有人说:“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 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A.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B.民主审判与司法独立相悖 C.民主政治是较完美的 D.不成熟的是司法而非民主

1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 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 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 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 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20.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 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2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 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22.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 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现象却成为 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地 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 小平南巡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C.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23.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 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 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伏尔泰??????????B.卢梭? ?C.孟德斯鸠????????? D.达尔文

24.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敦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 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为了海报艺术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 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 巴黎市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 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

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25.恩格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 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 的旧有联系瓦解”。此后符合预言中“革命化”确切含义的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爱国人士大力倡行“实业救国”

C.北洋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26.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27.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 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 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 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表明德国:

A.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D.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28.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废天理” 等七大罪状,致使“四万万人半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宣统三年(191 1年), 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材料共同反映出清末民 初的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政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民主色彩

29.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 价值的发现, 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 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 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C.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30.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 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31.如图,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 的是 :



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

B. 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

C.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D.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32.2012年年底前后,美国校院枪案倾发,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表示要采取禁枪措施. 但美国步枪协会(NRA)等持枪的民间组织却使美国屡屡使禁枪成为难题.这可能主要 是因为 :

A .美国政府不强硬 B .宪法赋予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

C . NRA 代表垄断军火商左右了政府 D .三权分立制衡互相扯皮使行动落空

33.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 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 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C.贸易通道的改变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34.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 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 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 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35.《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 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 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B.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36.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 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 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 “平等”思想

37. 关于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旅美学者薛涌在其著作《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 中有这样的论述:“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 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 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金融业的 发展轨迹:

A. 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 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 最终改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

38.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在中国古代左右 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下列对材料理 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极强 B.重农抑商的传统不符合经济规律

C. 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矛盾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的发展

39.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八大”(2012年)八个报告中 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 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 次④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政治词汇

A. 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 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40. 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 到:“‘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 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 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 ‘智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

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

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

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2013年1月北京的雾霾天气引发了许多有关环保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农业垦殖多在人烟稀少,甚至人迹罕至的山区,或者围垦湖面以及滨江濒湖的洲滩、沮洳,或者在东部沿海地区,人们采用围垦荡地的办法以扩展耕地,即使在北方的农牧交汇地带,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垦殖。到清朝后期,宣布移民实边、放垦蒙地,内蒙古草原南部的农垦规模更是空前扩大。……

在鄂西山区,“承平日久,生齿渐繁,虽幽崖邃谷亦筑室其下,峻岭高冈亦耕作其上”,“然多狃于目前而忘远虑,当夏月骤雨,大水暴至,有阖庐漂荡者,有耕耘山上不及奔避,急流冲激而去者”。

——摘自《明清县志》有关论文

材料二 埃及的阿斯旺高水坝无疑对提高埃及的供水量是有价值的,但是与此同时,它却减低了向地中海漂流藻类营养物质的数量,以致对许多国家的鱼类工业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从生态的观点来看,近代时期工业的急速增长,几乎纯粹是一种灾难。近代技术所产生的废物,其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向自然界撒放的杀虫剂、大量的人工合成产品、原子武器试验产生的结果等。如1986年苏联的基辅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危险辐射,1991年伊拉克冲突中有500万至1000万桶石油被倾注到波斯湾水域,于是政治上对生态资源的损害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与人口爆炸之间紧密关联的问题在全世界存在着。正是近年来人口惊人的增长,生态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美】罗伯特·E·泰勒《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手中。”围绕着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会议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后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三项文件。“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百度文库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垦殖面积扩大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

影响。(5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环境问题,概括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7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社会和我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措施。你如 何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6分)

42.(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所发第一念即'于我之比较如何',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 ,"(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 --1916年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

材料二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 --肖伟俐《大家风苑》

(1)根据材料二概括,黄炎培在"改良"教育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有何特色?(6分)

(2)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黄炎培的教育思想。(4分)

43. ( 1

相关资源:
·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商丘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甘肃省会宁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