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536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2-6 16:16:1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

的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 ①②③

2.下图是1880年与1914年两个年度欧洲主要国家的一张统计比较图。它指的可能是

A.各国人口总数量表 B.各国军舰的总吨位

C.各国军费支出情况 D.各国黄金储备总量



3.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阻止了战争的爆发 B.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

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

4.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

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

A. 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6.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7.照片是历史较真实的记录,见右图老照片《北京海淀战俘收容所大门》,这是中国政府收容德

奥战俘的历史见证,这一历史事件可用于证实:

①中国军队在一战战场上俘获大批德奥战俘胜利而归

②中国参加一战,迫使驻扎中国北京的德奥军人投降

③中国是战胜国,理应在巴黎和会上提出自己的主张

④中国国际地位由此开始逐步上升为世界大国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8.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9.一战后,英美在下列问题上态度严重不一致的是

A.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原则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问题

C.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领导权问题 D.平息中国人的民族情绪问题

10.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会同我们达成协议的。”下列判断正确的

A.“想挤牛奶”的敌人指美国,美德矛盾是战前帝国主义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

B.“想挤牛奶”的敌人指俄国,俄德是世仇,战前围绕东欧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

C.“想割牛头”的敌人指英国,一战前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强烈挑战

D.“想割牛头”的敌人指法国,法德在历史问题以及欧洲大陆霸权问题上有矛盾

11.《九国公约》的下列规定中最能反映出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

A.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取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力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2.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

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美国经济全面繁荣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13.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

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14.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

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

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 B.威尔逊的外交才能不够

C.英法的反对 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15.“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6.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17.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

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

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德国成

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

A.与日本相同 B.与意大利相同

C.与两者都不同 D.与日本不同,但与意大利相同

19.“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这反映了

德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A.极端民族主义盛行 B.军国主义盛行

C.崇尚和平 D.强权政治

20.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

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

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21.1935年,希特勒以特有的救世主的口吻就某一历史事件发表言论,声称“血的声音说出了有

力的话”。欢迎“持续了15年的错误”结束。这一事件是

A.萨尔区投票决定归属德国 B.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开进莱茵区 D.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22.“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

上面言论违反了此前国际社会确立的哪一原则

A.维护和平 B.集体安全

C.会员国主权平等 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23.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

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24.根据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推断,右图反映的形势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38年3月 B.1938年9月

C.1939年3月 D.1939年8月

25.1936—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德意法西斯势力企图控制西班牙,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B.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国际纵队”包括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华侨等

C.苏联政府派遣精锐部队参战,给予了极大的援助

D.它的性质可以说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18分)追求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进行不懈的努

力,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材料一 战争“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

力是势必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

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

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

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奥)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边界虽因四大帝国的

消失而不同,但就整个世界而言,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不过,从全球的观点来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史实进行解释。(4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一战对人们思

想观念的改变。(4分)

(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6分)用史实说明“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4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5分)

(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二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4分)

28.(16分)阅读以下两幅德国地图,回答问题:



根据上图请回答:

(1)对比两图,德国的版图在二战前发生了许多变化。请指出3个变化的地方(3分)。结

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4分)?

(2)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曾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

线。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什么共同的做法?为什么?(2分)

(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年间)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的?(3分)

(4)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4分)

浙江省湖州中学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答卷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8分)

(1)

(2)

(3)

27.(16分)

(1)

(2)

(3)

28.(16分)

(1)

(2)

(3)

(4)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18分)

(1)原因: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发泄的结果。(1分)

史实: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1分) 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高潮。(1分) 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1分)

(2)影响: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2分)

改变:社会主义、和平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任答两点得2分)

27.(16分)

(1)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把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5分)

(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2分)

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4分)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1分)

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任意2点,2分)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任意2点,2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盛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河南省淅川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淅川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