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 B.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 D.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 2.李攸《李朝事实录》云:“……益州……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之营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每岁丝蚕米麦将熟时,又印交子一两番,捷如铸钱,收买蓄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交子的印刷及管理比较规范 B.钞币的流通地域仅限于四川 C.商品经济发达带来钞币的产生 D.地方豪商协商并由官府印制钞币 3.余英时认为中国“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而这一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始于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4.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 确立皇帝制度 B. 分封制取代郡县制 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 5.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6.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 7.《管子·轻重乙篇》:“桓公问于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桓公曰:‘然则衡数不可调耶?’管子对曰:‘不可调。调则澄,澄则常,常则高下不二,高下不二则万物不可得而使用。’”(【注】衡:市场供求均衡价格)下列关于管子的经济思想理解准确的是 A.“衡“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不利于经济发展 C.“衡”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 D.这一经济思想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商业经营思想的高度成熟 8.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9.“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0.《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 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C.体现了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11.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 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 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便于各国朝贡 C. 清朝解除“海禁”,与国家实现统一有关 D. 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12.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13.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错误的是 A. 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亡 B. 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 C. 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的挡箭牌 D. 学校主要是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 14. 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A. 市民生活的变化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 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 物质生活全盘西化 15.“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重大转折 16.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 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8.阿瑟·扬写到:“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句话着重强调 A.产业革命主要在毛纺工业以外着手 B.毛纺业是英国最古老重要的工业 C.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很不足 D.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 19.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20.1886年5月1日美国爆发了全国性工人罢工;1894年爆发的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联邦政府调动军队占领了芝加哥;19世纪90年代小农场主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平民党运动”;新闻界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清洁工”的揭发内幕、暴露丑恶的记者。这些事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日益广泛地传播 B.美国的垄断膨胀导致社会问题繁多 C.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 D.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1.《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谈到全球化时说:“隐藏在市场背后的手只有握成拳头才能发挥力量。……事实上,麦当劳的兴盛离不开美国军用飞机F-15的设计者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确保硅谷科技公司蓬勃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世界安全的拳头被叫做美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这表明 A.美国在积极的推进全球化 B.全球化必须以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C.全球化推动了美国的迅速崛起 D.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政策 22. 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错误的是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1926年 工业产 量比重 生产资料生产 40.7% 43.7% 48.1% 43.4% 43.9% 消费资料生产 59.3% 56.3% 51.9% 56.6% 56.1% A. 轻工业的发展超过重工业 B. 从1913年~1926年经济稳定增长 C. 国民经济结构尚未严重失衡 D. 注重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3. “如果民族特性的和政治自由的观念,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和国内秩序中获得稳固结构,那么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始起,被推导或被预见的自由原则的另一结果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准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欧罗巴合众国”的最初出现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B. 实现了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 C. 推动了自由主义运动 D. 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24.1981年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在当前的危机之下,政府并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而正是问题本身”,据此里根最有可能实行的方法是 A.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B.通货膨胀、扩大投资 C.削减开支、减少税收 D.大幅度增加军事经费 25.右画为马克·格特勒《旋转木马》,“旋转木马场中,姿势僵硬、因受到惊吓而目光呆滞的人们骑着苍白如幽灵般的马儿,一圈圈地不停旋转,永不静止……”该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了心灵的巨大创伤 B.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光学技术 C.人们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5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民”这一概念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 材料一 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现代公民的独立性、公共性和宽容性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源头,因此古希腊时代可以被看作现代公民精神的溯源地。 ——孔令奇《现代公民精神的基础、内容和意义》 (1)结合所学概述古希腊公民内涵。为什么说“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6分) 材料三 中国近代公民意识觉醒,康有为是提出近代意义的“公民”概念的第一人,也是最早主张“立公民”的人,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第五、六、七号上发表了《公民自治篇》,认为“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故命之曰公民。”那什么是公民呢?“公民者,担荷一国之责任,共其之利害,谋其公益,任其国税之事,以共维持其国者也。” 陈独秀号召新青年“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在公民权利方面,新文化人更注重公民权利的天赋性,强调拥有公民权利的意义。而“欲造成真正舆论,惟有本独立者之自由意见,发挥讨论,以感召同情者之声音乞求”。 ——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 (3)从维新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公民的含义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 (4)霍布豪斯说:“巨大的变革不是由观念单独引起的,但没有观念就不会发生变革。”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个时代都要书写他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节奏指数逐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前言) 材料 历史评价的对象 历史评价的变迁 古文经① 西汉以来,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教版):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太平天国运动 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1958年撰写)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指出: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盘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媚洋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注释:①汉武帝末年,在孔宅和河间献王等处,陆续发现许多战国时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都是周小篆写成的,这些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一个历史评价的对象,指出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其历史评价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分析吴起改革的重心并简评之。(7分) 27【.答案一】:变化:古文经长期被认为是儒家经典尤其是东汉时地位很高,康有为却斥其为伪书。 原因:王莽当政时对古文经的推崇和儒学大师们的努力使古文经成为长期存在的儒家经典;康有为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维新思想,动摇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将古文经斥为伪经。这种评价的变迁是政治宣传的需要。 【答案二】: 变化: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极大的肯定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性与积极作用,当前从时代背景出发强调其新内容、意义以及局限性。 原因:50年代革命史观影响下,对天平天国运动充分肯定;当前从集合历史发展的背景更全面科学的看待和评价历史;这是从不同的史观来评价历史事件产生的差异。 【答案三】:70年代全盘否定洋务运动到从近代化的角度肯定洋务运动。 原因:70年代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学术问题政治化。现在从近代史观来重新认识洋务运动。这是从文明发展的近代史观来看待问题所带来的变化。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