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179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7 13:16:5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高二文科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2分,共60分。答案请填涂到机读卡上。)

1、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到1894年,欧洲大陆就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作者的寓意是指到1894年

A.欧洲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结盟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D.欧洲开始进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2、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 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事务

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 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

3、奥匈帝国是1867年由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制帝国,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是匈牙利国王。奥地利和匈牙利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外交、军事和财政共有。1918年11月,奥匈帝国解体。下列有关奥匈帝国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是由奥匈帝国挑起的 B.一战期间奥匈帝国参加了同盟国作战

C.一战后期奥匈帝国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

D.一战结束后,除了对德和约外,战胜国还与奥匈帝国签订和约。

4、某同学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浅议20世纪初人类历史出现世界大战的条件》过程中,初拟了下列四个小标题,其中能够说明该论文主题的有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的使用 ③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法西斯政党上台执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场战役:“……战役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是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这场战役应是指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6、在历史课上,关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讨论十分激烈。下列四位同学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A.甲: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乙:美国参战时协约国集团在一战中还处于被动局面

C.丙:美国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原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和太平洋上的岛屿

D.丁: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达到战后称霸世界的目的

7、右图是凡尔登战役中激战过后德军遍地尸体的场景,关于凡尔登战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②凡尔登战役的发动者是德国

③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的目标是迫使法国最终退出一战

④图片中的场景说明凡尔登战役极其残酷,是因为使用了新武器坦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民国五年二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力(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赛二国之睚眦,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期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一战期间,法国香奈儿女士设计出简洁便利的女士裤装与夹克,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是这一时期

A.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B.民族主义思潮盛行

C.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D.物资消耗非常巨大

10、一本历史书在描写某次战争爆发时某国军队的组成状况:在每100个动员的士兵里,有25人讲日耳曼语,22人讲马札儿语,12人讲捷克语,9人讲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8人讲波兰语,7人讲乌克兰语,7人讲罗马尼亚语,5人讲斯洛伐克语,3人讲斯洛文尼亚语,1人讲意大利语。根据这一组成方式,这支军队应是

A.1812年远征俄国的拿破仑大军 B.1900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

C.1914年的奥匈帝国军队 D.1939年入侵波兰的纳粹德军

11、从国际格局发展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英国霸权地位得到巩固

12、右图中的人物是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定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13、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问题的处理,既反映了报复和削弱德国的自私意图,某些问题上也一定程度体现了民族自决原则。《凡尔赛和约》中对下列有关问题的处理兼有这两方面因素的是

A. 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B. 但泽自由市问题

C. 德国殖民地问题 D. 萨尔煤矿问题

14、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陈独秀有关巴黎和会的上述评论,其前后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美国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15、国际联盟曾是现代世界的重要组织。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带有大国控制和强权政治色彩 ②其总部曾设在日内瓦万国宫 ③强调大国一致的原则 ④美国和苏俄(联)始终没有加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操纵巴黎和会的美英法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地区及世界霸权 B.赔款和争夺殖民地 C.对德国的控制权 D.国联的领导权

17、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B.打击英国的殖民霸权

C.打击英国海上优势 D.维护美国海上霸权

18、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和会的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这位领导人是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19、1914年秋,正当欧洲国家纷纷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下列历史现象中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①欧洲文明遭到严重破坏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④国际联盟的成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国际盟约》第22条规定:“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指的是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并非针对列强所占的全部殖民地 B.体现了国联“集体安全”的原则

C.与民族自决的原则背道而弛 D.实质是一种变相形式的殖民统治

21、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了最大的利益,然而日本也不是一无所获,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英日同盟解散后形成了美英日法四国同盟

B.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C.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水域占有了绝对的优势

D.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他国正式承认

22、在巴黎和会上,争吵不休的战胜国却一致同意保留德国在东线的部队。这最有可能是为了

A.确保法国的安全 B.维系欧洲大陆均势

C.遏制社会主义的苏俄 D.安抚德国抵触情绪

23、图1是20世纪初某国际会议上签订的一份文件(节录)。这份文件应当是

A.《圣日耳曼条约》

B.《洛桑条约》

C.《九国公约》

D.《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24、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25、下列关于《拉巴洛条约》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D.为苏德友好提供了保障

26、《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为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27、“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①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②对工业生产破坏大 ③波及地域广阔 ④改变了世界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29、1926年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们获奖的原因是缔结或缔造了

A.国联盟约 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30、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

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 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 ②得胜得利不得

势的衰败者 ③得利的寝食难安者 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美国,②是日本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英国,④是德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3分,共40分。)

31、(15分)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近代以来,大国对海洋的争夺,一直持续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 世纪90 年代后期起, 德国开始建造大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 年和1900 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 万镑;1910 年 为2060 万镑; 1914 年为2240 万镑。

——摘编自陈欣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

材料二 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英

美

曰

法

意



主力舰

52. 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材料三 英国人从16世纪开始就走向世界海上霸权的道路,他们的眼光从来就不是以欧洲一隅为焦点。日本虽然也是一个岛国,但其人民却不具有海洋民族的习性。他们从未向太平洋去寻求发展,其航海活动只限于亚洲大陆边缘。反而言之,他们却经常企图从海洋入侵大陆。 ——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3分)德国这一举动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1分)据材料二分析,条约对美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综合以上三段材料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多角度论述“海上的霸权与主权”这一主题。(6分)(要求:多种角度,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150字左右。)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尔逊认为)使国际安全建立在国际组织的基础上,是可以处理世界政治的有效方法。他很清楚,仅靠纸上协议和条约是不够的,需要用组织和规则来加以补充……安全必须是集体的责任。假如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团结在一起,那么力量的天平就会倒向善的一方。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材料二:6.从俄国领土撤军,允许俄国自愿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9.按民族的分布重新调整意大利的边界。 10.给予奥匈帝国各民族发展自治的充分机会。……12.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仍享有主权。但属于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应享有发展自治的机会。……13.建立独立的波兰使其拥有安全自由的出海口。

——摘自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平“十四点原则”

材料三: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国联盟约》

(1)材料一、二反映了威尔逊在国际秩序上的哪些“理想主义”主张和原则?(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个欧洲在战后新建立的国家名称?(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能否采取有效之措施维护战后秩序,结合史实加以说明。(5分)

33、(1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2分)

东阳中学2014年下学期10月检测卷答案

(高二文科 历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C

A

D

D

C

C

C

B

B

A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D

B

D

C

C

D

D

B

B

B

C

B



31、(1)条件:进行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立法发展海军;政府不断追加海军预算。(3分)

影响:威胁英国霸权和安全;导致英德矛盾加剧(2分)

(2)地位:是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1分)

影响:暂时缓解了美日海军军备竞赛;妥协背后,孕育着新冲突。(4分)

(3)主要角度:(史实1分+论述1分。每个角度2分)

①谋求海上霸权,会增加本国经济负担;会造成国家之间的海上冲突或战争;威胁地区安全;会损害他国主权;

②维护海上主权,就要大力发展海军;经济实力强大才能大力发展海军。

③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承德联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十三次周练历史试题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等三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阶段3联考历史试题
·广东省广雅、执信、二中、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四校期末联考历史试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