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必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5.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长期存在 B.行政效率的低下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官僚政治的弊端 26.“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27.“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局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佛教为汉文注入新鲜血液 B.佛经是白话文体的主要源泉 C.中国方块汉字具有局限性 D.汉文化需要外来文化充实 28.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说,帝王们“用一人焉,则疑其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分权是加强集权的有效手段??????? B.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集权 C.通过人事变革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D.黄宗羲借以抨击君主专制 29.有人说,中同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 ) A.技术设备落后?????? B.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C.缺乏重工业基础???? D.中国适合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 30.1949年,毛泽东说:“……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他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由此判断我国的外交原则是 ( ) A.独立、平等 B.不结盟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31.2012年9月正值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因钓鱼岛问题而发生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轿车在北京四环路遭袭,车上悬挂的日本国旗也被一名男子抢走。对此事从外交角度分析 。 ( )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彰显了民族精神,值得提倡 C.此事有悖于我国新时期外交精神 D.中日邦交属国家,无关个人 32.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3.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34.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 )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 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 35.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2日报道,WTO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这说明? ( )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0分) 40.(20分)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学对人类生活所做的解释……对变迁和传统或赞同,或拒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只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一,归纳朱熹思想体现了儒学怎样的“传统”和“变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迁”的原因是什么?(8分) 材料二 东阳陈同父,跌宕不羁,常与客言:昔有一士,邻于富家,贫而屡空,……富翁告之曰:致富不易也,……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请问其目。曰即世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 ——岳珂《程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陈亮的思想与朱子的思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6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功利主义的政治家、思想家,总是注重现实而不迷恋过去,即使讲过去,也是为了现实。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 (3)结合康有为或伏尔泰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6分) 41.(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8分) 4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63年,新加坡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与马来西亚合并,建立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政府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 材料二 新加坡改革人事记 一、经济: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一、政府机构:成立廉政公署。 三、社会: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政府组屋,廉价提供给民众。 四、教育: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五、法律、习俗: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 六、外交:195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改革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加坡改革的成功经验。(6分) 46.(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6分) 47.(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控制下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军事的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材料二 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当时世界格局角度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2分) (2)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你同意哪一说法,理由是什么?(8分) 40.(20分) (1)传统:仁、礼思想;(2分)? 变迁:吸收佛道思想,提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2分) 原因:佛道兴起,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唐宋出现“三教合一”潮流。(4分) (2)不同:反对儒家仁义思想,主张发财致富。(2分) 原因:传统儒家把义利对立起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要求发家致富。(4分) (3)观点:功利主义的政治家都注重利用过去为现实政治服务。(2分) 评述:伏尔泰:虽然主张保留君主制,但他反对君主专制与教会特权,宣扬自由平等,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他的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4分)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动员,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分)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 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2分) 45.(10分) (1)二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刚摆脱殖民统治,巩固独立、谋求发展是当务之急;国小、自然资源缺乏。(4分) (2)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保障民生;注重政府廉政建设;依法治国;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6分) 46.(10分) (1)变化:由较少了解到明确提出立宪。(2分)原因:维新变法的需要。(2分) (2)意义:君主立宪主张,为维新变法提供政治理论,促进思想解放。民国立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限制袁世凯专权,促进民主共和思想传播。(6分) 47.(10分) (1)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2分) (2)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中国把美韩军队打退到三八线以南,扭转朝鲜战局的战略目的已达到。美国并没有达到侵占整个朝鲜半岛的目的,这是中朝军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标志。(8分)(或同意第二、三种说法。理由:略)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