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历史 -> 高三下学期 ->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三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复习课方案

隋唐制度的革新

导入

  讲本课前,教师通过概括介绍本课教材的整体内容导入新课。

一、三省六部

  讲三省六部的关系和职能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三省六部制始于隋而发展、完善于唐。然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归纳。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三省六部制内容的理解,并为下面分析此制度的作用奠定基础。讲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和长官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三省六部制简图》,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相互牵制和互相监督的,讲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大大加强。

  讲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时,教师只需稍加指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讲述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然后从科举制产生的背景、科举制的兴起、科举制的完善三个方面介绍。最后,教师将其发展过程进行归纳为。

  讲述科举制的作用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科举制的进步作用。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讲解隋文帝改革府兵制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关键措施,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一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归纳隋朝改革后的府兵制带来哪些效果,最后概括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为了让学生理解府兵制具有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的作用,可指导学生先阅读下面小字部分,从中受到启发。

  讲述唐太宗调整、健全府兵制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归纳唐太宗改革府兵制的三项措施。在指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的利弊时,可让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唐太宗调整府兵制的重要目的是“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讲述募兵制的兴起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归纳募兵制兴起原因。教师可用对比法,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的不同点:一是府兵需自备兵器、资粮等,而募兵的衣食等由国家供给;二是府兵若有征战,则临时从各地征发而来,朝廷临时指派军官指挥打仗,而募兵则以当兵为职业,由将领长期统帅,兵将间有隶属关系,与府兵的兵将分离形成鲜明对照。在比较之后再对两种兵制产生的后果、影响进行对比,重点放在分析募兵制的兵将关系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军阀的形成”。从而分析出募兵制最大的弊端是:它是产生军阀割据的根源。

四、租庸调制

  讲唐朝的租庸调制时,教师要分析原因:①唐吸取隋亡的教训;②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政府财政困难,人民流离失所。因此,整顿田制和赋役制度,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讲述唐朝的租庸调制时,教师可以将之与隋朝的租调制进行比较。

五、两税法

  讲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教师要讲明:由于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前提的赋役制度,因此,唐中期以来,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已无法继续推行,于是,造成政府财政大大减少。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源,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适应当时形势的新赋税制度。教师可深入浅出地分析均田制的破坏对租庸调制的推行所起的瓦解作用。

  讲两税法的内容时可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用教师介绍的方法分析归纳及两税法名称的来历,并指导学生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从中分析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在分析两税法的进步意义的同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认清两税法的局限性。

小结

  隋朝建国虽短,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的改革却给唐朝甚至以后各代带来深刻的影响,如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改革府兵制、赋役制度。唐朝是在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它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和科举制;实行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整顿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它们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最终都没能挽救唐朝的统治。因此,隋唐虽曾因推行上述制度而繁盛一时,却不可能摆脱衰亡的命运。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