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地理 -> 高一下学期 ->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六节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1:0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关于商业网点的教材分析

  关于商业网点教材从形成、商业网点的密度、商业网点的效益以及网点的组织形式四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了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几个方面对商业网点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形成是与商业活动的产、购、销一体化特点相关,从整个商业活动考察可以发现自然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物产的差异影响商品的采购,山区和平原气候、地形的差异使人们的生活所需以及人口数量有所不同,因此从消费商品的种类数量产生不同,商业网点的多少、经营的项目都要有相应的调整。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商业网点的布局目的在于对外要有利于商品的流通,最大限度的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对内则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保证所设商业网点获得利润。因此位置的选择、网点的密度和具体使用的商业形式都要围绕上面的目的进行考虑。从理论上讲城市各级商业中心的数目应是由高级向低级逐渐递增,形成金字塔形的等级体系。

关于商业网点的教学建议

  对比教材7.30和7.31图讨论两张图的商业网点各自在分布形态、网点密度具有怎样的特点?形成这样特点的原因?设想两个地区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有什么差别?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最佳商业网点布局的评价标准是?在讨论的基础上,联想生活中的商业网点,对学校或居住小区的商业网点进行观察,绘制所选区域的商业网点示意图,根据统计为按经营规模为网点分类,统计不同规模网点的数量?经营的范围有哪些?选具有代表性的网点考察其经营效益?分析网点的组织形式?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实际数据归纳商业网点布局的特点,对自己熟悉的该地区商业网点和商业活动,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评价。

关于商业中心的教材分析(1)

  商业活动自古至今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在介绍交通之后专门涉及了商业活动以及国际贸易、金融的内容。从生产(农业、工业)- 分配(以交通为载体)-消费整个体系的角度全面的讨论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地域的关系。

  教材在商业中心部分主要探讨形成商业中心的条件以及商业中心的职能与作用。在切入商业中心的概念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些商业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工农业不同商业不属于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却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商品流通离开生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反过来流通对生产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联系前面农业和工业区位影响因素中市场影响加强,正是能动作用的体现,因此商业最大的共性是对社会生产起着特殊的服务作用。 其次联想身边商业活动特征不难理解商业还具有普遍性、网络化等特点。所谓网络化是指商品在某一综合地域形成一定的流通网络。购销活动需要商业部门建立各种批发、零售的网点,众多点与线之间的衔接,在购、销、存、调,各个运动环节构成多层次的、经纬交错的系统,具有网络的特点。理解该特点可以为商业中心的概念起到铺垫。

  商业中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按照规模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担负一定职能的商业职能的中心城市,另一类则指是一个城市内部的商业活动集中地区。以后者为代表主要阐述商业中心产生的区位因素:一种遵守市场最有原则,即从商品和服务工业范围最大的角度出发,一个上级中心地的商业服务不仅吸引本区的商业服务活动,而且还支配相邻6个下级中心地的商业服务活动。另一些遵循交通最优化原则,简言之指新开发地区或交通线对经济发达起着重要作用的地区,凭借连接商业中心之间的便捷交通可以扩大上级商业中心的吸引范围。

关于商业中心的教学分析(2)

  教材对商业中心的讲述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概述,比较简练;另一部分是商业中心的区位,是重点。概述部分重点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商业中心的形成。关于商业中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那些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叫做商业中心(又有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和地区性的商业中心之分)。从狭义来说,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可以叫作商业中心。教材中取的是狭义的概念。对于居住在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对商业中心并不陌生,但是对农村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熟悉。这里要掌握的要点是商业中心在城市里的什么地方兴起,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在人口流动量大或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为满足人们购物需求而自然形成的。

  第二,商业中心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机构。教材中有一幅“某商业中心的平面图”,表示了现代化的商业中心的基本面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城市,商业中心的具体内容可能是不同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教师可以用本市或地区商业中心的例子来代替,学生更有亲切感。

  第三,商业中心的作用。

  关于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区位,教材主要介绍了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两种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对于商业街,教材举了两个例子,说明根据不同的原则,商业街的位置不同。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在图中用黄颜色表示,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安市的主要商业街位于老城墙之内,也就是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西柳服装市场的例子,则清楚地说明了交通运输发展之后,一些商业街就建立在交通干线附近,交通最优原则代替了市场最优原则。关于商业小区,其区位就在居民小区中,方便居民购物。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城市内商业中心的一些新变化。在世界的一些特大城市中,随着郊区化的发展,市区人口纷纷迁往郊区,郊区购买力提高,从而吸引了规模较大的商业服务活动,形成了城市外围的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都有超级市场和现代化的大型商场,并有酒吧间、廉价零售店、出售冷饮的营业厅、餐厅、汽车游客旅馆、停车场、游乐中心和公园等。

关于商业中心的教学建议

  对于这部分教材建议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从对本社区商业活动的调查切入,让学生将商业活动与工农业活动进行对比,体会商业自身的特点以及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日常生活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的购销状况,体会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吸引范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附近某个具体商业中心进行实地调查,绘制该商业中心的平面图。思考:商业中心由哪些部分组成?具有怎样的作用?该中心能够形成的条件由哪些?尝试分析商业中心的吸引范围,总结哪些因素影响商业中心的商业活动?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该商业中心是否存在问题?应该怎样改进?结合本地区实际理解商业中心的概念、作用、产生的区位条件。教师可以在实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简单分析交通最优化与市场最优化原则。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