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地理 -> 高一下学期 ->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六节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1:00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商业中心的形成、基本构成、组织形式及区位。

  2.知道商业网的概念;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组织形式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现代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商业中心形成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影响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1.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原则的形成。

  2.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及新的商业网点形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提问】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承担着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方式是什么?是通过哪些环节完成的?

【教师讲解】商业活动的特点包括产购销一体化、网络化特点。商业活动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政治学科,我们会学习商品市场的类型、市场交易的原则、消费者的权益等知识;而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更侧重商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与联系,即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提问】考虑北京作为集经济、政治于一体的中心和北京市内西单、王府井等商业中心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小结】一种商业中心是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例如:北京、南京市、上海;另一种商业中心则是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例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

【承转】由以上讨论可知: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商业中心。即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提问】(1)商业中心最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商业中心往往依托哪些场所逐渐发展形成的?

【学生讨论】基于对城市商业中心的调查展开讨论。

(可以分小组让学生将对不同商业地区的调查进行汇报,讨论:不同商业中心的形成有什么不同?包括哪些商店,按职能可以怎样分类?其中只要商家经营商品种类,采购渠道,在商业中心中所起作用?)

【教师小结】依据实际调查从组织形式、区位类型等方面归纳

【提问】读图分析《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和《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图》他们的布局符合什么原则?

【结论】前者布局在人口密集和市场广阔的城市中心地带,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后者布局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城市外围地区,符合交通最优原则。(请注意参考扩展资料中关于西柳服装市场的介绍。)

【提问】在研究商业中心的基础上,考察商业网点。对比《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

【小结】商业网点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受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共同制约。

【提问】商业的经济效益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以学习荷兰的鲜花以及北方冬季蔬菜调拨为例)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经历了哪些变化,现代电子网络的发展对商业的影响?

【小结】效益--受商品产地距离影响,交通、技术条件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的范围。组织形式--固定式(商业街)、流动式(货郎担)和新的形式(网上购物),受到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经得出: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及组织形式是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课堂练习】略。(可参考典型例题和习题精选部分)

【小结】略。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商业中心的形成、兴起、职能及作用,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了解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商业网点的密度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读图分析:根据图7.27、图7.28说明商业中心形成和分布的特点。

  2.读图分析:根据图7.30、图7.31说明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分布特点。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现代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商业中心形成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影响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1.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选择商业中心的区位。

  2.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制约。

【教学过程】

〖导入〗商业中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有的形成以后时间不长便倒闭,其中有哪些地理方面的原因?

【板书】一、商业中心

   商业中心的职能(作用):无论哪一种商业中心,都是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教师列举一些著名的商业城市的兴衰过程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区位因素。

  a.曾经被称为我国的四大米市的长沙、九江、芜湖、无锡,在明清时代盛极一时,而现在全国最大的粮食交易中心却是郑州,请同学们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b.扬州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商埠和港口城市,唐代扬州已成为国内外商贾云集,“雄富冠天下”的中国第一大都会。但至清末,运河淤废,油运中转。使其全国性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所替代。

  c.天津市在过去只是华北距海最近的港口或渔村,而今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天津的发展进程中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分析影响商业城市区位因素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影响商业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因素和经济地理位置因素。

  综上所述,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影响商业城市的区位因素。

   【板书】二、商业网点

  教师列举课本中的实例并可补充下列事实,与学生共同分析商业网点的影响因素:

  (1)地势崎岖的崇山峻岭地区,高寒的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极其闭塞,商品流通网络难以伸展到那里。像云南边境地区的马帮商队,以规模小、流动的贸易方式为主。

  (2)平原地区一般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商业网点设置可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布局。

  (3)一些江河湖海水域宽阔地区,往往渔业活动频繁,则宜采用方便渔民的水上流动网点布局。

  (4)在一般情况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可为商业提供庞大的市场,商业网点布局的地区范围广、密度大,商品品种多、数量大、调运量大,商品调拨的运距远。

  (5)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产的椰子、菠萝、香蕉等水果,都是寒带、温带地区不能生产却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食品;温带地区所产的苹果、梨及人参之类的商品,也是南方炎热地区不能生产而当地人民生活所需的。这就要求组织合理而又便捷的商品流通。

  (6)我国一些新兴工业城市如攀枝花、金昌、白银、格尔木等城市的形成,影响商业网点的布局。

  (7)我国人口东密西疏,自古以来我国商业经济活动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

  (8)农村一般地广,人口绝对数量相对较大,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密度大,因而商业网点的布局,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分布比较激,规模也小。

  (9)顾客对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首先是接近停车场,接近居住区,或接近上下班必经之路,或接近汽车站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