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艺体 -> 音乐 -> 正文

音乐艺术教学与民族情感教育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2:42阅读:
字号:|

  音乐艺术教学与民族情感教育

  内容摘要: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和音乐的表现形式上看,音乐情感的表达与一定的艺术形式往往是密切相关的,而民族情感正是音乐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也是确立音乐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把民族情感教育放在音乐教育的中心。

  关 键 词: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情感 民族情感教育

  在艺术王国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由于音乐音律的运动形态与人的情感运动形态有着一定的同构、对应关系,所以,在情感的抒发、表现方面,音乐的强大优势是其他姊妹艺术所不能与之相比的。

  从美学的角度看,音乐不是情感,可它却是情感的最佳载体;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存在着主体感受的个性差异性,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审美感受赋予了人们以充分自由的想象和幻想……以上观点不是对情感论和音乐学的简单认同,它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也概括了音乐的某些基本属性。

  从音乐的表现形式看,情感带有一定的先天性遗传因素,喜怒哀乐无须传授,人皆有之。但是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之后,人就有了双重的品质,人类才有可能使音乐升华为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审美情感。

  当然,情感的审美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和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完善品格,通过特有的潜移默化方式促使道德、理智等高级情感的形成,“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离开了情感,音乐的审美就不可能实现。人作为世界的主宰,其情感天地是无比丰富和广阔的。当这种主体品格纳入音乐审美教育范畴后,就应因势利导,使情感向高品质方向发展,而民族情感正是音乐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也是确立音乐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

  综合前述,民族情感不是个人的心绪反映,而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的不同信仰和民族精神也不相同,这种精神是不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当它融入音乐文化之后,就升腾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民族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归属,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审美教育的规律,而更具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价值取向。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开拓华夏文明的艰辛历程中,铸成了以勤劳、勇敢为主体的民族性格。它包容着艰苦朴素、自强不息、自尊自信、诚实善良、反抗侵略等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的觉醒、奋起、自救更迸发出爱国主义激情的火花,把民族解放的火焰在神州大地熊熊燃起。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民族情感的主旋律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显现。

  音乐情感的表达与一定的艺术形式往往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舞蹈、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或诸多民族民间音乐门类。在表现手法上和工具上,无论是节奏、音阶、调式、旋律等音乐要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相互依存和互补。作为炎黄子孙,要热爱中华音乐文化,尤其是音乐教师更要把热爱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己任。只有自己满怀炽热的民族情感,才能以民族音乐为中介去点燃学生的民族情感之火,也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不能只重视外来的,轻视民族的,要善于总结我们民族音乐的经验,在音乐教学法研究上增强民族自尊心,做到以中为主,吸取西方先进的、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的科学方法。例如我国民间的“口传心授”就是一种颇有价值的音乐教法,它不仅蕴涵着直观教学的科学道理,而且是对音乐美感和音乐审美心理规律的遵循和张扬,不能以不利于学生识谱为由予以否定,应该有选择地推广使用。

  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民族文化营养滋润、培养民族情感。创造一个良好而浓郁的民族音乐社会氛围,以配合音乐教育,加强青少年的音乐母语熏陶和教育。各种传媒应以健康多彩的优秀民族音乐节目为宣传主流,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至于音乐职业类院校,更应当把民族性和实用性、师范性列为办学方向,通过课堂设置、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把民族情感教育放在音乐教育的中心,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和教师。

  总之,要想使民族音乐教育真正振兴起来,以实现民族情感的复归和精神振兴,我们必须坚持全方位、多渠道的综合教育,使我们民族的旗帜高高升起;必须掌握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把民族情感教育放在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