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课焕发活力的三种途径
让高中语文课焕发活力的三种途径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以及新课改浪潮的来临,高中语文课程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形式化、陈旧化的教学模式明显滞后于现实需要。为了让高中语文课程重新焕发出活力,我们必须要走出观念和行动上的误区,寻求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本文总结了三条途径,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构建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模式、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焕发活力;三种途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创新机制
著名学者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还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持续发展。唯有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工作方能彰显出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进步的契机。是固步自封还是寻求创新?这是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所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然而,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却遭遇着一系列的困境。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形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缺乏活力,以至于未能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双项职能,难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实效。在这个中国基础教育迈入新课标的时代里,高中语文课程还是存在着一些“旧”的气息。一些教育人士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标虽然构建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但形式化解读和执行过程,还是没能将高中语文课程拉出沉闷的“泥潭”[1]。因此,若想让高中语文课程重新焕发出活力,就必须破除形式化思维的桎梏,在教学模式方面寻求创新。本文总结出以下三点途径,以期达成实效。
1.端正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怪现象: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越久,越是轻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甚至将之彻底打入了“冷宫”。语文学科仅仅成为应试考核中的一项目标,学生习惯于“临上阵前搞突击”,而忽视了平日里语文知识的积淀过程。[2]实际上,这些都是对语文学科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我们应当认识到,语文学科应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应当发挥出“学以致用”的性能,彰显出其不可忽视的教育职能。当然,在高考压力面前,高中语文课程需要平衡应试化目标以及实用性目标之间的比重,既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技能,也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感悟、启迪心灵,得到全方位的身心发展。
在端正了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之后,教师就需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托,明确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由于高中语文课文的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与时代因素、教学现实环境可能存在脱节的地方,所以,教师应当细致地编写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规划。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中语文课程一般都遵循“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范式,学生沦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无法发挥思维活力与创造能力。在设计教案时,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将学生摆在教学活动中的显著地位,而将自身的角色设定为“引导者”。当高中语文课程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便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教师只需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保证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一个纵深的方向,便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2.多沟通、多交流,构建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往往是单向、线性的,缺少“传递——反馈”的来回机制。在交流不够充分的情形下,教师无法知晓学生的学习进度、心理状态等情况,所制定出的教学计划必然会偏离学生的实际需求。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会处于凝固的状态,彼此会产生难以消除的隔阂感。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师生双方的沟通交流渠道出现了“堵塞”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接收心理以及学习态度,从而让高中语文课程陷入到一潭“死水”中。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构建起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模式,让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想法、意见得以自由地流动。这样一来,师生可以共享知识资源,并可以让彼此的多元观念融合在一起。“交流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去创建沟通的机会。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程上专门划拨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们大胆地发表看法,或者利用小纸条、课外网络交流等多种途径,与学生建立起充分、和谐的交流关系。再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提问”这个环节,让学生拥有足够的表达渠道。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包含不同难度、不同层面,力图让每一位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提问,并可以适当地发挥创新能力。不光教师向学生发问,学生还可以主动提问,培养出自身“敢问和会问”的素质。这种相互之间的“提问”环节,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的过程。对于学生所萌发出的一些创新思想或者行径,教师应当予以及时的鼓励,让他们持续保持思维的活跃性。
3.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凸显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中包含较多的抽象性内容,特别是一些理论概念、古文知识,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如果高中语文课程还是沿着单一化的教学路径,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滋生消极抵触的心理。仅仅凭借死记硬背是学不好语文的,“理解”是学习进程中的一道重要“关卡”。唯有冲过这道“关卡”,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到语文的学习世界之中,掌握语文知识的内涵与真谛。面对大量抽象性极强的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尝试“情境化”的教学形式,用可感知的形式去消除语文距离感,从而达到“唤醒”高中语文课程这一目的。
例如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技术,利用图片、声音、影像等载体来立体化呈现语文知识,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试听感受。比如学习《孔雀东南飞》这篇诗歌时,教师可以事先播放一段影视作品,让学生们了解这一段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再比如《蒹葭》一诗的意蕴较为深远,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古典音乐,或者配合与诗文意境相仿的水墨画。这些创造出来的教学情境都可以增强语文知识的可感知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内涵。同时,这种体验式的感知过程,其实也是发挥语文学科美育功能的过程。“没有美育,语文教学是片面的;没有审美,人生是残缺的”。[3]通过语文课程,学生们可以找寻到一条发现美、接近美、认识美的通道,继而提升对美的认知能力。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开掘文化之美时,高中语文课程自然也迈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必然会表现出更耀眼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许典祥,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主义批判[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1)。
[2]郑玉琼,高中语文教学反思[J].语文研究(教研天地),2006(11)。
[3]潘 枫,高中语文美育探索[J].现代语文(高中版),2006(3)。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