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合作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一些思考
语文合作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一些思考
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理论是模式建构的基础。理论不同,教学相对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就合作教学来说说,他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要求的是学生通过和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来建构知识。因此合作教学十分重视合作、交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合作教学的研究主要放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上,但是却严重的忽视了课外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合作很不充分。特别是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文本的深处,形成自我的一种独特的认识,结果给学生的合作、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所以,合作交流也就停留在表面上,起不到合作教学的应有的效果。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我们特别重视课外学习这一环节。通过课外学习来补充课内学习的不足。所以,我们的合作教学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教学有区别。一般的合作学习知识把合作学习放在课堂教学内,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但是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合作学习很难展开,发挥不出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我们的合作学习是打通课内和课外,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形成大语文教学的合作教学。所以,尽管我们建构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与一般的合作教学没有区别。但是,由于我们的合作教学是借鉴了大语文教学的观念的许多观点,打通了课内和课外,课内和课外互动的课堂教学,形成课内外连成一体的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具有与一般合作教学模式不同的特点。同时我们又克服了大语文课堂教学的许多弊端。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十分重视课内和课外的结合。但是,由于他们并没有把课外的学习和课内的学习结合起来,虽然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但是,这种阅读是自发的,没有计划的。这种课外阅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但是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的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所以,大语文教学的这种结合是不充分的,是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我们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课外阅读时课内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进一步深化。这样,才能真正大会课外阅读的效果。我们认为,大语文教学中的“大”是有限度的。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那些与我们的教学没有关系的知识。课外学习必须与课内学习结合来,课外学习是为课内学习做准备,课内学习是对课外学得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样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发挥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同时就合作学习来说,合作学习必须是在有效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知识丰富,对文本的认识深刻,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如果学生对文本只是一知半解,对所要谈论交流的问题还没有形成认识,那么学生很难在合作中有所作为。因此,合作交流的前提是每个学生首先建构起对文本的认识,形成自我的知识体系。而这需要在课前进行深入的学习。或者阅读相关的资料,或者研读文本。这就成为合作学习必要的一环。许多教师把这一环放在课内,但是由于课内时间有限,学生很难对文本有很深的认识,因此,在课外课前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学习不惜要紧扣课文展开。教师要提供一些学习研究文本必要的资料,特别是农村学生,更应该如此。通过资料的提供,结合文本的研习,学生很容易能形成自己的认识。这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交流十分有利。
其次,要想使合作教学有效进行,必须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合作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展开学习,不要随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干扰。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探讨,不对学生的发言做肯定或者否定性的回答。那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什么呢?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不做肯定或者否定性的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师只是看客。其实教师应该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对文本的深刻的认识与把握,根据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问题,适时、适当的提出一些能启迪思维、深化认识,促使其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讨。或者是相矛盾的问题,或者是延伸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深化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深入交流的目的。
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合作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传统教学的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的。我们只有让学生通过课外的自我学习和课内的合作学习,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我们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学生的主体性怎么才算得到了体现呢?我想就是学生有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思考,积极的谈论问题,深入地探讨交流。只有把学生地思考能力培育出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了,学生的合作才能更有效进行。所以,合作学习就是要对文本的拓展和深化,是对文本深层次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而不是浮在表面的东西的重复。
其次,处理好教师的主体和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过去我们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今天我们提倡双主体,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一个什么程度就合适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又如何发挥,却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我们知道合作教学高扬的是学生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主体应该在什么位置,我们应该怎么来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是合作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这个问题解决好看了,合作教学才能有效进行,否则,合作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首先教师要有过硬的知识根底。很高的个人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师主体地位能否发挥效用的关键。现在许多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知识储备不够,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责任心不强。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都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把责任一味的推到教学评价上,等、靠思想严重,指望这样的教师进行课改,无疑是纸上谈兵。
再次,合作教学更多的是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我学习就成为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自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所以,合作学习非常重视学习策略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的讲解,同时,还要求学生要不间断的进行一些学习策略的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以便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策略性是合作探究教学的重要内容。
合作教学还必须要破除学生对知识,对教师,对学习好的同学的迷信。树立起自信心。没有自信心就没有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体现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要有主体意识,而主体意识有赖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首先要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树立首先要平破除对教师对知识的迷信。任何知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有限度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任何知识要抱着批判的态度来学习,要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让学生要大胆的怀疑,小心求证,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某个结论。对文本的解读我们主张还是要提倡多元化,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阅读文本中的作用。文本对学生要开放。不能死守参考书中的解析。
总之,合作教学要很好的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教学。不能墨守成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开拓性的教学。这样,合作教学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