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语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必须要改革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7阅读:
字号:|

  语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必须要改革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的特点,语文教师应当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主动性、积极性和直观性、趣味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针对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强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需要采用直观性、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可以利用直观性、趣味性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心理学实验材料表明:人对信息的接受,视觉占百分之八十三,听觉占百分之十一,嗅觉占百分之三点五,触觉占百分之一点五,味觉占百分之一,这其中视听觉占百分之九十四。而人对信息的记忆保持,单凭视觉为百分之二十五,单凭听觉为百分之十五,视听结合可达百分之六十五。因此专家认为,语文教学中运用有关教学手段,形声并举、音画同步的同时刺激学生感官,可以收到一加一等于三的效果,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而现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在一定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到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革命豪情,感受到戴望舒《雨巷》中的朦胧爱情,感受到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不舍离情,感受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深挚赤子情,可以让学生很快抓住诗歌的主要情感。欣赏着这样的具有情感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美声朗读,学生能不兴趣盎然吗?

  (二)可以组织趣味性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探究式语文课堂是学生全体参与其中的课堂,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组织趣味性的活动——辩论、课本剧、小组学习等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进行开放性思考题的训练时,比如说讨论荆轲刺秦王是对是错这样的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自然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还想争个输赢。在进行小说、戏剧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演出。比如说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祝福》这样较长的小说时,让学生课下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小说戏剧的兴趣。针对学生竞争性强的特点,可以利用一些较长难学的课文,比如像《过秦论》、《师说》、《劝学》、《寡人之于国也》这样的文言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块学习、小组竞争讲课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独立性和启发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针对学生独立性强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教师需要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性学习的能力。

  (一)可以组织启发性的辩论活动,给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琵琶行》这首诗时,可以组织一次辩论活动,给出反方观点和理由。比如,反方观点和理由:我方认为,琵琶女虽有高超的演奏技艺,但她以娱人为业,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五陵年少争缠头”是因为她年轻貌美而不完全是演唱技艺高超,既嫁之后,依然处于被观赏、被驱遣的地位,是个受侮辱、受损害、毫无社会地位的古代妇女的代表。而且琵琶女在遭遇了如此多的变故之后,仍然以“少年之事”为荣,毫不觉悟,非常可悲,可为现实之鉴。学生同意此观点的可以从文章里寻找更多的理由去申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不同意此观点的可以担任正方代表,树立自己独立性的观点,并从文章里寻找更多的理由去申述自己独立性的观点,学生各抒己见,各有理由,真有一点儿学术争论的气氛。

  (二)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

  比如在学习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结合语境,如何理解“黄泉共为友”?学生独立学习分别从文章里寻找信息,从三个方面挖掘句子的含义。1、联系上下文: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可见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2.联系全文: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②在焦母“遣去慎莫留!”的压力下,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由此可见,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焦仲卿早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古今中外 “梁祝”、“牛郎织女”、“陆游唐婉”、“罗密欧与朱丽叶” 等爱情故事,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使学生更快、更深、更独立地抓住文章的主题。

  (三)可以组织启发性的讨论活动,给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

  比如在进行材料作文审题确立论点的训练时,可以通过启发性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确立自己具有独立性的观点。一个材料如何审题确立论点,有独特的方法:多人物多论法、多原因多论法、正反侧多论法、逆向思维法。比如从《滥竽充数》的材料中确立论点,学生讨论后,各个角度的观点都想到了。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够深入群众。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启发性的讨论活动确实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的思维更加发散,能够促使学生能够准确的审题,形成更好、更适合自己、更独立的论点。

  三、独特性与民主性   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

  针对学生独特性强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教师需要采用民主性的教学方式,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一)设置一些探究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思考,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性的观点,教师要尊重学生所有富有个性的见解

  比如:在学习诗歌《离骚》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屈原当时除了一死还有可能走别的路吗?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1、伺机讨楚王欢心,以期重回楚王身边。2、揭竿而起,推翻腐朽的楚政权。3、退隐山林,超然世外。4、去国远游,骋志他方。课堂上充溢着民主、平等的和谐的气氛。还可以给学生这样探究性的作文小片段练习;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看法写成短文(200字)。学生在片段作文中充分的发表了自己独特性的看法,教师对此都要进行肯定,不能有唯一的答案存在。 (二)针对材料作文审题并确立论点,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特性的论点

  比如,针对《安泰与赫拉克勒斯》这个材料,学生从各个角度出发树立了很多观点。从安泰角度分析,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失去力量的来源。据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②党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③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④时刻不忘中国母亲的栽培。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①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②让“安泰”们早些独立;③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出奇才能制胜;③要讲究方法。如果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假设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离开母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到空中,由此可以提炼出:④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而不胜;⑤做什么事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⒀要不断完善自我。这些观点都切合材料的主题,具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所有见解,学生便可以应对材料作文这样特别难的作文题,能够很快的确立独特、新颖、明确的论点。

  四、体验性与感染性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就会失去其教育意义和发展人的价值。

  针对学生体验性强的语文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创设感染性强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从广义看,创设情境是为了创设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审美场”。它不局限于课堂这样一个狭隘天地,也不限于对艺术美的鉴赏。而是扩大到校园、图书馆、家庭、青少年宫、公园、社区等广阔的场所,拓展到自然美、社会美、各类艺术美的宽大范围,让学生全方位的接受美的熏陶。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感染性强语文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广泛接触社会美的机会,创设一个巨大的“审美场”。组织调查、参观、访问、考察等语文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审美的视野,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社会美”、“人性美”等的教育。组织旅行、游览等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广泛地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和滋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从狭义看,创设情境专指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和作文题材,创设相应的情境,造成一个审美的心理场,使其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语文的感染性强学习情境,拓展延伸一些故事情节及评价材料。学习《鸿门宴》,我们可以展示项羽“破釜沉舟”、“垓下之围”、“坑杀秦降卒二十多万人”、“火烧咸阳三月大火不灭”等故事情节,可以展示刘邦“对待韩信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接受樊哙张良劝谏退出咸阳”等故事情节,可以展示司马迁《项羽本纪》中对项羽“自矜功伐”的评价,可以展示杜牧、王安石、李清照、毛泽东等人对项羽或褒或贬的评价,这些都是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对项羽和刘邦有一个全面、辩证的认识,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失败有可能来源于性格上的弱点,一个人的成功有可能来源于性格上的优点,从而审视自己身上的优缺点,以便于完善自我。

  五、问题性与探究性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针对学生问题性强的语文学习特点,语文教师要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出一些探究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比如,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这篇文章时,设计一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 1、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来提问:动物为什么游戏着实令人迷惑,课文里提供了几种假说请你总结一下,你对各种假说的认同度如何,请用“*”号表示(最高为五星),并说明理由。2、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与我们同处在一片蓝天下的生灵? (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这样两个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激发学生能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更有探索性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我们必须采用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感染性、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愉快地健康的地全面发展。

上一篇: 语文学习中的伪鉴赏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