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适合学生“口味”
语文教学要适合学生“口味”
摘要: 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样,才能适合学生口味。语文教学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才能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中学; 传统教学; 语文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提倡“面面俱到”,一些“好心”的老师也总是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于是乎,从内容到形式,从篇章结构到遣词造句,以至标点符号的运用,讲得是津津有味,十分投入,可惜,下面的学生动静是哈欠掀天,如坐针毡。象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学校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尽管报纸上把语文教改宣传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但圈内的老师却是叫苦不迭,普遍都有这么一处想法:语文,怎么啦,越教越不会教。
确实,纵观当前语文教学,老师厌教,气氛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学生自觉意识不强,认为语文拉分不大,题目又太活,难以把握,还不如把这份精力放在数理化上,稳拿分数。这种心理作用,决定了学生对语文只能报以冷遇。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奉在还牵着众人的鼻子走,老师、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在观念上没有更新。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的沉闷状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须真正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改变传统观念,真正做到“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让语文教学适合学生的“口味”。具体说来,需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代语文教师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对象。语文教学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其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使其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2.主体意识的交流唤醒
在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头脑中,师生间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老师十分卖力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都不肯放过,样样都抓,想让学生吃个饱。但事实上怎样呢?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对老师的教也只是机械式地接受,思维记忆都受到严重压抑,甚至有的学生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效率相当差。其实教育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学生的亲切感和信任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愿意参与,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情投资(比如:在每节课的开头面带微笑,用坦诚的话语和学生进行交谈,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无斥责教育,鼓励为主,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或是回答基本正确,都应当及时肯定和表扬。如果学生上课走神或写字不规范,背书丢词添字,也尽量做到不伤其自尊心,用有意义的故事去教育他,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在作业、作文的批改中,象“重做”、“太差”这样严厉的训斥的话尽量不用,而改成交谈式批语。比如“你的字不能写得更好些吗?”、“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只要努力,你会成功的。”等等)学生也容易接受,愿意参与课堂教学,这种平等地参与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他们就会积极地思考课文,取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激发兴趣与巧设悬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巧妙设置悬念,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急于阅读课文,究源探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需要,找准切口,提出新的问题来。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充分钻研教材,把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加以归纳整理,抓住要害提出来,激发学生思考。比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用一个形容词来准确描绘他?既让学生急于回答,又迫使他们反复阅读课文才能作答。
4.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教学中不应盲目地以“多”取胜,上文讲的“面面俱到”更是要不得。蜻蜓点水必定不能学得扎实,贪多也会消化不良,而且学生也感到茫然。“老师一张嘴,学生两耳听”,讲得天花乱坠也只能是过眼云烟。因此,语文老师更应该在整体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其中一项,让学生学有所得,心中感觉到踏实。如果让学生感觉到这节课如云里雾里,绕来绕去,即使是鲜花朵朵,他也可能是空手而归,失望情绪顿生,那么你的语文教学当然就会不受欢迎。
5.单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要让语文教学适合学生“口味”,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要善于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模式。当然必须揣摩课本,自读、朗诵,找出关键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题,然后进行构思。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从过去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参与,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课堂质疑解惑的应用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想象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大多是没有自己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木偶人。所幸的是,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占据了整个课堂,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反而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
7.阅读方法的高度重视
阅读方法是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的整合。传统的阅读教学一直都强调精读,也比较注意朗读和默读,但往往忽略了略读和浏览。从《语文课程标准》对略读、浏览的叙述来看,是把它们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来定位的,因此,该阅读法不容忽视。
总之,语文教学要真正从应试教育桎梏中解放出来,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杜威)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样,才能适合学生口味。语文教学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