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素质教育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8阅读:
字号:|

  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素质教育

  教学评价的作用不仅在于评价,而且在于导向与激励。当前,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尽合理,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以便促进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一、当前语文教学评价的不足及其负面影响

  1.听说训练评价不足。多年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平时检测还是各种统考都轻视听说。几年前的语文试题从未涉及听说,近几年的语文试题虽略有涉及,但形式单一,考查面窄,与日常交际以听说为主的情况极不相称。

  由于统考轻视听说,语文教学轻听说的现象也就极为普遍。如:处理课后练习,凡涉及听说的不予重视甚至跳开不管;进行单元训练,凡听说训练不去进行;安排语文活动,凡听说活动也不作安排……何以如此?因为不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是语文教学获取“高质量”的惯用绝招;如果老老实实地按教材安排去做,面面俱到,多处用力,就不能在统考中夺“高平均分”、“高及格率”。费力而不讨好,谁愿这样!

  由于教学轻视听说,学生听说能力之差十分惊人!如:课后练习中的问答题,学生不能有条有理地口头回答,且不说说话是否流畅,声音是否响亮;听说训练中的练习题,因教师未组织练习,学生达不到应有要求。再用统编教材初语第五册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最后一次讲演》的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听一遍课文范读后了解作者讲演的思路,选出练习题答案A、B、C、D中能体现全篇思路的一项,并以该项加以补充,把思路整理得更完整……一般来说,学生是没有这种能力,达不到这个要求的。该册教材中安排的“开新闻发布会”、“开演讲或辩论会”、“演课本剧”等语文活动,教师一般不组织学生进行,学生也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如果以通顺明白为要求,可以说,现在很多中学生还不会“说话”。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2.思维训练评价不足。近几年,语文考卷中的客观题比重太大。之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客观题适应标准化考试,有评分准确、选拔公正等优点。答案唯一,选对得分,且由机器阅卷,避免人情干扰,看起来很准确公正,但这是表面现象,它掩盖了问题的实质。选择题由机器阅卷,且不说答案输入错误时会影响评分公正(事实上,输错答案的情况时有发生),仅就考生填涂情况看,在很大程度上是瞎蒙乱猜,其结果准确公正与否不言而喻。不乏这样的事例:选择题得分高的并非语文学得好能力强的。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低年级学生做他们从未学过有关内容的高年级试题中的选择题,其得分居然不算太低!客观题的准确与否,由此可见!

  考试多考客观题,使教学为在统考中夺高平均分和高及格率而重视答案“标准”、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题,忽视答案不“标准”但能训练学生思维的问答题。在练习的讲解和测试的讲评中,涉及学生思维训练的问题,教师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告诉学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而对“为什么”往往点拨讲解不够。这些,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差。前面谈及,学生对课本中的问答题几乎都不能有条理地口头回答,这除了“说”的能力欠缺外,缺乏相应的思维能力也是原因之一。应该说,教材中的很多问题对训练学生思维是很有作用的,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相当强的思维能力。但由于考试多考客观题,教学评价较少涉及问答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与教材要求相去甚远。思维能力差导致认识能力差,思维的混乱导致语言的混乱,故语文教学虽在语言训练方面下了力,但学生还是语言贫乏,表达能力差。

  由于答客观题多为划“√”划“×”或涂黑疤疤,学生无需写字,字写不好也可得高分,这与现在的学生书写普遍较差、错别字多不无关系。作文评分虽对写字略有要求,但微不足道。因教学评价对写字的要求不高,故不要说中学,就是小学有很多也未开写字课。这自然会导致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素质。

  3.思想教育评价不足。多年来,语文教学存在重语言训练、轻思想教育现象。这既与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提法不够科学有关,也与教学评价对思想教育的评价不够重视有关。一段时间内(特别是文革时期),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忽视了语言训练,忽视了学生对语言工具的掌握。文革后,语文教学拨乱反正,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明确认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性质。有人认为,“工具性”的确立使语文教学摆脱政治干扰,重视语言训练,是有历史功绩的。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还应该看到:“工具性”的提法有所偏颇,不够全面,其负面影响也非常之大。由于只提“工具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功能目的多有“误解”,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搞语言训练,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而对其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功能目的重视不够,只把它置于附带从属的地位。于是乎,语文教学多将有血有肉、充满作家深刻思想和深厚情感的作品拆散肢解,只把它作为语言训练的材料。不信且看:语文练习或作业,多为注意释词、辨字组词、指出修辞手法、分析短语类型等内容,各种教辅资料如《家庭作业》《同步练习》《精讲精练》等也是这些内容唱主角。由于只提“工具性”,语文考试也多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学生审美情趣等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考查,虽不能说全无涉及,但至少还体现不够。对思想教育缺乏有效评价,是语文教学轻视思想教育的原因之一。

  教学评价对思想教育不能有效评价,使教师认为思想教育任务较软,因而落实较少;故学生虽然学了多年的语文,学了很多文质优美的课文,但思想素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还令人忧虑,以致社会上怨声日盛。这虽然不能全怪语文教学,但不能说与语文教学全无关系。

  4.课外学习评价不足。多年来,语文教学很大程度是考课本、教课本、学课本,且考教学的只是课本中的讲读课文。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如何,出刊办报情况怎样,不要说统考卷管不到,就是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语文成绩评分定等时,也丝毫不会顾及。教学评价未能重视课外学习,使很多学校语文课外活动(乃至整个课外活动)长期未开展或开展不好,以致学生除了看武打言情小说之外,中外名著很少光顾。如果让学生有选择地看看课外书,看看电影电视,不要说其他教师觉得不可思议,就是语文教师自己,何尝不也忧心忡忡?由于不考,教师对课本中的自读课文只是“点到为止”,参读课文更是“不屑顾及”,学生对自读课本《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更无读的“希望”。面窄量小,孤陋寡闻,不能不使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受影响。

  以上主要谈及的是作为教学评价主要形式的考试。评价形式本应多种多样,而目前的语文教学评价,除考试之外似乎再无其他,无论是行政管理的,还是教师个人的。评价形式的单一和不足,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欠缺,导致了学生听说能力差、思维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知识面不宽以及道德素质差和审美情趣不高。而且,应该指出:学生语文素质除以上谈及的欠缺外,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重视的方面也并非都尽如人意,因为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形成,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如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素质,就因听说及思维能力、素质欠缺而不高。所以,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并不理想。这无论从教师自身感受看还是从社会评价看,抑或从多年来的教学产品——走上工作岗位的人——运用语文的情况看,乃至于从有关部门对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语文素质的调查情况看,都得到充分的证明。应该说,20年来,语文教研最活跃,语文教坛最热闹,语文教师最辛劳(语文课比其他课重要而难教),但还是免不了“少慢差费”、“高分低能”乃至“误尽苍生”的责难!何以如此?评价的不足和教学的欠缺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看来,建立一套完善合理、有利于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评价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完善评价机制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设想

  学生的语文素质应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语文能力方面,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等;二是思想情操方面,包括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审美修养等。因此,语文教学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学评价应对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进行全面的反馈、评价,以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内容的欠缺和评价的不足,笔者认为,改进语文教学和完善教学评价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听说训练及其评价。在日常交际中,听说比读写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由于声音有传播速度快等优点,人们日常交际以听说为主。声音缺乏稳定性,稍纵即逝,它对人交际时在思维的快速敏捷、表达的明白准确、领悟的迅速正确等方面具有比读写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对听说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和特点给予足够重视,多联系学生日常实际,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与素质。练习中的问答题应要求学生口头回答有条理;语文活动中的演讲、辩论、开新闻发布会应组织学生进行;讲课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边听边记笔记,有的课文可让学生先听后说再看。教学评价更应重视听说,应在统考卷中增加听说考查的比重。还可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平时的语文成绩可依据其平时听说情况定等记分;中、高考可引入外语考试考听力、口试等形式。当前,如何加强听说评价,有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2.加强思维训练及其评价。思维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语文教学应重视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教学应多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练习中的问答题应作为训练材料充分利用,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中学语文教材删去逻辑知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十分不利,教师应尽可能引进一些逻辑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考试应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和有一定分量的分析简答题,且允许答案有一定弹性,以引导教学重视思维训练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必担心这样做会使得评分不公正。非选拔性考试有一定评分误差无关紧要;选拔考试只要组织严密、评卷教师素质高也能准确评分,作文的得分情况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质证明了这点。针对标准化考试的严重弊端,有人主张语文考试只考一篇作文。这虽然有失偏颇,但并非全无道理,应引起专家注意。

  3.加强思想教育及其评价。应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工具,而且要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这不仅由语言符号的特点(形式意义合一)所决定,而且为语言运用的传统(文道统一)所证明。故语文教学应既重语言训练也重思想教育。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语文学科性质应为工具性和思想性(参见《我看语文科性质》,《语文教学之友》1997年10期)。这一看法虽有守旧之嫌,但朴素实在,便于理解,便于操作。针对纯“工具性”提法所造成的“误解”和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端正教育思想、加强思想教育,应对语文学科性质重新认定。如果语文学科工具性和思想性的性质能够确立,那语文教学就应该既重语言训练也重思想教育。应把思想教育看作语文教学的份内职责,因为语文学科比所有学科都更具情感性、审美性,更容易作用于人的心灵。其他科尚且要教书育人,何况语文乎?既然语文教学要重思想教育,那么,教学评价应有相应的反映。多年的各种语文考试虽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作文题目的确定等对思想教育的考查有所涉及,但范围较窄、分量较少,对思想教育的激励作用还较微弱;且仅凭考试这一评价形式也不可能对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各个方面作出评价与实施激励。故要加强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审美能力,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增加考查内容,一方面要研究如何采取多种形式。虽然这很困难,但只要我们承认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就应该在这方面多花力气,多作探索。

  4.加强课外学习及其评价。“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些都说明:语文学习仅靠课内学习远远不够,还必须在课外学习。应开辟好第二课堂,以便让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的“例子”得到迁移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为此,应将报刊时文及电影电视的适宜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评价应在这方面有相当充分的体现,考试内容也有一定分量的自读课文、参读课文及其他课外阅读材料,以促进学生课外学习。

  总之,实施什么样的教育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作保证,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这才能够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 语文教学要适合学生“口味”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