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 语文课改从起步到现在快要十年了。这十年,我们语文教学第一线教师们的艰难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时至今日,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逐步一致起来,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借此机会和同行切磋切磋。??? 一、语文教师的误区:被他信力左右??? 十年路程走下来,我们很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自信力都很少,往往是不知道课怎么上。我想这样一种心态,会影响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相当程度是被他信力所左右。??? 第一,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 第二,信教学时尚。比如说,我们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还有信什么呢,信评价标准。教师上课就是怕评价,评价就好像是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我参加过一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有时我看那论文中评价一节课有三十几个指标。三十几个指标,多少项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微笑几次,学生微笑几次……我想这叫什么课?我也听过一些评课教师的高见,如: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会怎么怎么上,我想这大概不叫评课,这是评课人自己的亮相、自己的诉说。任何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钥匙,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 还有,信一课一练。如果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可以靠题海题库这样来一课一练的话,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呢?诸如此类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教师,导致教学自信力消解,被他信力左右:到底什么是语文搞不清楚了,到底怎么教语文、教什么也不知道了。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是差不多的模式,差不多的样式。??? 二、加强自信力:树立理想,提升修养??? 我希望我们的优秀教师要有自信力,要树立教学人生的目标,建设你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美国一位管理大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石匠,在建筑教堂。有人问第一个石匠:“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只是在这混饭吃的。”问第二个石匠,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要盖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教堂。”说完就埋头敲石头,他要做一个能工巧匠。问第三个石匠,第三个石匠目光遥视远方,然后说道:“我要盖一个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教堂!”同样是石匠,他们的目标不一样,他们的道路和成果也就迥然不同。??? 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个调研,有一届毕业生,无目标的是27%,目标比较模糊的是60%,有近期目标的是10%,有3%是有远期目标的。25年之后,再追踪调查,这有远期目标的3%成为了美国的精英。因此,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树立目标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 我树立的目标是终身做一名教师,我一辈子树立的目标是做一名合格的基础教育的教师。我认为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求学时期,学生的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成长的。因此,教师须建设教学人生。日本哲人池田大作讲过:人一辈子都在建设,没有建设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一定是随波逐流的。??? 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教学人生,我热切地期望我们中青年教师能够人才辈出。台湾作家白先勇讲过,百年中文是内忧外患。外患什么呢?西方语言的冲击。上海小学一年级就要学外语,跟语文平行。初中的保送生,测试两门:数学和外语,没有把语文当回事。语文建科以来,一百多年的时间,老觉得语文是难题,如果五十年以后仍然是难题,一百年以后还是难题,那么我们这一代一代人在干什么呀?因此,我想我们建设的教学人生,要有一种雄心壮志,要破解这个百年以来中文教学的难题。???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言文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根,但是现在我们自己没有多少发言权,而让国外很多的概念术语来左右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教学常被作为例子作为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某个概念的正确性。那么我们中国培养这么多教师做什么???? 外患是外部来的,内忧就是奴性——崇洋。中国语文,汉语言文字是世界非常优秀的双脑文字,有它独特的东西,是人家没有的。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重振价值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我们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的自信力。如果我们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地认识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个难题总有破解的日子。??? 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以下说三点。??? 第一是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知识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础。我们过去的一些大学的、中学的教师文化积淀很深,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参考书,拿起一个教本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他们的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我们现在上课就怕学生问,一问就不知道怎么办,回答不上来。???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发明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的化妆。??? 第二是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浅阅读,为什么会误读,就是没有通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 不深思,你怎么知道这些文字背后的东西呢?感性的认知都是蒙眬的,因此你要学生真正理解,获得清晰的认识,就一定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统的语言,形成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语言整体里的一个部分,七级浮屠呀,拆下来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宝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 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语言本身是双刃剑,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和义乃至文外的东西。品味语言是中国的特色,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语每年的新词大概要增加两万,所以莎士比亚的文章,现在英国人读不懂了。中国的词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组合一下就好了。过去是牛车、马车、人力车、自行车,现在是火车、磁悬浮车、动车,你怎么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语言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言过其实,就是语言的陷阱;我们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词句拖着走,文没有了,被肢解了。??? 教课,一是要研究语文和语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学生。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你的方向引得对,方法正确,修行还要看学生自己。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语言文字非亲身实践不可,要读,要说,要写,要听。教师要养成倾听学生的好习惯。学生有很多思想、意见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必须知心,一定要养成倾听的习惯。所以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三、执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我非常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出现很多流派,百花齐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进。我们什么时候有教师专门从美育入手来教语文,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也可以从文言文这个角度入手,从朗读入手,从写作入手,等等。应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教师一定要充实自己,研究自己,要认识你自己,这叫自信力。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入,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逐步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 到底教师要不要教学个性?我觉得改革到今日十年了,如果我们全国各地都能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优秀教师,一定可以顶起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片天,而不是都“差不多”。这个差不多,绝对不是胡适先生讲的“差不多先生”,而是我们的课基本上面貌是差不多的。我们听了很多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丝丝入扣,分秒不差。对怎么教考虑得很多,但对教什么考虑得显然不够。??? 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各个地方很多教师都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我不是说这些个性都非常完美,从科学的层面、从哲学的层面、从语文本体的层面,也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个人的教学就是这个人的,不是其他人的,这就叫个性。差不多一个模式,我是比较反对的。大家用一个模式,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标准化的教师就无法张扬个性,你这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了。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很有才华,但是被框住了,潜能出不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已经是死水一潭了。语文教材中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文章,怎么可能是一个模式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对象。难道你用一个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吗?套不住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危害。??? 我们语文学科太需要领军教师了。放眼看全国,前不久,季羡林老先生过世了,东方文化的大学者呀;钱学森老先生过世了,任继愈老先生过世了,继承发展的大师何在?当然,那是学术界、科学界的大事。但我们教语文的也要深思,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啊,我们太需要全国性的出类拔萃的领军的语文教师。可是没有个性就根本没有可能领军,不可能出类拔萃。出类拔萃需要有智慧。我们的课堂是时间和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个场所。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 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昨天下午约好了去补牙齿,医生跟我讲修牙用的小小材料不到两克重,却比金子还贵。他说这种材料在中国是没有的,是日本的材料、技术,在我国昆山造的,我们只会模仿。众所周知,模仿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它不可能有创新。因此我就想,如果我们总是跟在人家后面走,那是永远不能超越的。什么叫超越?要赶上人家,超越人家,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做法。??? 我作为一名老教师,想诉说的就是无限的期望。我一直在想,什么叫未来?未来就在自己的脚底下。语文是陪伴人的终生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不跟语言文字打交道。传统不是“统”,传统就是把我们最精彩的传给我们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一个对当前工作不全力以赴的人,是没有资格讲未来的。所以我们要树立宏大的目标,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终能够破解百年语文这个难题,能够真正找到我们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规律。??? 祝愿我们的中青年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千锤百炼,炼出钢筋铁骨,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既有知识又有文化,更有对学生对学识的无限挚爱,能够出现出类拔萃的语文教育家,这是我这个80岁老人的迫切心愿,谢谢大家。??? (本文为于漪老师在“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上的讲话,《语文学习》记者根据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