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具备的阅读学修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阅读学修养
语文教师除了学会并善于“探究文本”,来加强自己的阅读学修养以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学修养呢? 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首先,应当做到搜寻信息、博览群书。
众所周知,语文新教材所选的课文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学技术,风俗人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时驾驭自如,游刃有余,才能不被学生突如其来的“怪”问题所问倒,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教师。
例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有关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我国乃至世界的传统文化知识做必要的了解。比如,教《社戏》,就要知道: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了。南宋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假如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话,那就势必会被学生问倒。
又如,教材中还有许多科技类的文章,如《化石吟》,《看云识天气》,《死海不死》,《诱人的海洋资源》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懂一点科学知识,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若是教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在这方面,老前辈于漪老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她在备课时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的,执教《故乡》一文时,为了弄清中国妇女何时开始缠小脚的疑问,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种教学严谨的作风,是值得称颂和发扬的。
其次,应当做到情感交融、传播审美。
哲学家大卫·休谟说:事物的美存在于思考者的心中,教师首先要学会研究教材,语文教师一定要有独立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教师首先要有一双善于从教材中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怪的东西上发现处美来”。教师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不少作品,塑造了具体而生动的感性形象,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 审美评价。每个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学作品 时,应该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使学生引起强烈的审美直觉,从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例如,教《 白杨礼赞》 这篇课文,学生在对生长在西北抗日根据地极普通的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的品质进行审美体验时,随着文中的思路产生种种联想,感情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就该因势利导,让学生的审美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让他们的审美理想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对正在“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敌后抗日军民产生崇敬之情,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崇高的美好的榜样,从而激发了学生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审美理想。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句,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如教老舍的散文《 济南的冬天》,在赏析“济南的冬景”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处处流露出来的赞美之情,其写法:一是直接抒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后面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还可以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教朱自清的散文《 春》 ,赏析“春雨图”时,可指导学生辨析“笼”、“逼”等词的表达效果,从而获得敏锐的审美感知。
第三,应当做到以读导写、左右逢源。 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体系,但另一方面,阅读与写作又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无论是先读后写、以读导写,还是以写促读,读写结合,都无非是想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读会写,然而,要谈写,还得先从读谈起。读的过程,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的过程;写的过程,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的过程。前者是赏析借鉴,后者是创造欣赏,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以,“读”为“写”之本源,“写”以“读”为基础。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写,写作主体要形成想象,形成创造,必然会有一个吸收、体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要经过一个“内孕”阶段,只有“内孕”才能外化。只有承认读能促写,读能引写,才能更好地领会写对读的反作用。 特级教师于漪在《 语文教学谈艺录》 中,对阅读与写作的辩证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她提出的“取法乎上,以读促写”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认为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而在学校里,除组织的活动外,绝大部分时间进行各科学习,因此读书是他们增加生活阅历,社会阅历,间接获取生活体验的最有效的途径。美国的约翰·卢保克在《 读书的乐趣》 中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这就是说,读既可丰富思想,也可汲取素材,当我们认识到要在“读”“写”之间架一座桥,一座沟通读写关系的桥,并以“读”作地基,让学生学会广泛的阅读,写作教学的良好契机也就随之出现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激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有依托感,且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例如,阅读课文《 最后一课》 ,我要求学生从韩麦尔先生宣布下课以后开始续写。结果,有的学生写出了师生告别的感人场景;有的学生发挥了联想:“放学了,小弗郎士走在路上,画眉已不再歌唱,锯木场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收操,他恨恨地想,我一定要牢记先生的教诲,牢记法兰西的语言,这是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我要永远拿着它,等到胜利的那一天。”……还有学生把写作场景放到了韩麦尔先生的宿舍,写出了催人泪下的动人场面。 又如,学习课文《丰碑》,当读到“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足有一分钟。”时,同学们的表情特别严肃凝重,他们已经被深深地打动,情郁于内,发之于外。这正是以读促写的良好时机,在我的点拨下,同学们顺利地把那段“一分钟的定格(空白)”补了进能力。
第四,应当做到美文美读、多才多艺。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形态的形象的直接感知,是审美感知在语文学习与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所以诵读乃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也就成为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情感熏陶的有效方法和必要途径。 要做到美读,首先要读得正确,只有读得正确,才能准确深刻地品味作品的情感,感受作者描绘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启迪。如在教《 黄河颂》一文时,读到“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子时,如能琢磨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感情,领悟作者所要展现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那种赞美、歌颂之情,只能通过声气的控制,声音由高亢到宛转,才能深情自然地表达出来,朗读就能达到声情并茂、传情达意的效果。 其次,根据语体、内容和对象选择读法,确定基调,寻找主旋律,读出作品的韵律美。如教《陋室铭》时,就应准确把握重音和停顿以及语调。可以这样处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全篇以“德馨”统领,“山”“仙”“水”“龙”均可作为重音,以类比来点明主旨,托物言志,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最后一句引用孔圣人的话作结,宜用高声调。这样就能使学生体味文章的节奏美,从而更好地熟读成诵。 再次,借助丰富的想象,加强艺术感受,体会课文的艺术美。如教散文《听潮》,对于文中三个富于变化的海潮阶段,精心选择三段适宜的音乐配合朗读,为学生的审美想象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天地。“落潮”阶段,选配韵律舒缓的《梦幻曲》,让学生感受大海熟睡时的温柔、宁静。“潮起”阶段,选配《春之声圆舞曲》,“涨潮”阶段,选配《钢琴协奏曲--黄河》,让学生在气势磅礴、雄浑壮阔的音乐背景中,领略大海雄奇奔放的艺术魅力,丰富深刻的哲理意蕴。
“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从古到今,人们对教师的期望都很高。学生对语文老师的期待同样很高——“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就在于能够在中小学阶段遇到一两位好的语文教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启迪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影响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更应树立起肩负使命的信心和勇?气,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尽快加强和提高自己的阅读学修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语文教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