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诵读——通向文言文的桥梁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50阅读:
字号:|

  诵读——通向文言文的桥梁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些要求不只是专家思想的精华,更是这么多年语文教学沉淀下来的精华。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是核心、是关键,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立足点。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缺乏严格的诵读训练,诵读的时间、次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文言文水平乃至语文素养的提高。

  ??? 有人说,教文言文教得最好的是古人,我们今天教文言文都不如古人。诚哉斯言。然古人已逝,无由相逢,无法直接求教。但是古人教学留下的宝贵经验却流传了下来,我们在教学中不妨从中借鉴若干。古人教学的方法很多,诵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不过应该给诵读这个概念作个界定。诵读是放声朗读,但不是只要放声读都可以称为诵读的,诵读专指结合作品的内容读出其中的情绪、情感、精神、气韵和节奏的朗读,是一种高要求、高水平的朗读。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一.多积累阅读量、背诵量才能更有效诵读

  拿到一篇浅显的文言文能粗知大意,具体的说,就是大部分语句能理解,个别的虽不能解也猜得出几分。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不断地积累背诵量,这就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要坚持不断地诵读。不能坚持诵读,背诵量不足,则如孟子所云:“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   根据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需要和目前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始阶段可以背诵一些简易的文言文,量也要注意略少些,以后逐渐增加。学生背诵的篇目越多,记诵的速度就会越快。   以一个高中学生为例,如果学生在第一学年里确实养成了诵读习惯,并且多少掌握了一些记诵的方法,老师就应该在今后两年内再增加一些量,除了课本要求背诵的文言,还应补充一些简易文言文,包括一些篇幅稍长一点的古代诗歌(例如《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都应该诵读并且背诵下来。背诵量达到一定标准,读浅易文言文是不会有困难的。

  二.诵读前期准备

  诵读的准备一般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课前预习在诵读课教学中十分重要,因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诵读练习,包括含教师领读、学生试读和背诵的检查;准备得不充分就会拖延进度,影响课堂气氛。韩愈的《师说》并不晦涩难懂,课文结构清晰,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课前预习通晓大意,因此预习工作更显其必要性。课前布置学生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试读课文,看注释及有关提示,划难疑点和关键语句,划分结构层次,通过查阅参考资料了解作者和背景等。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记诵的需要布置思考性的作业题,视需要而定。

  三.朗读注意的问题

  1.大胆开口朗读:文言课文必须要开口朗读。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准字音,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异读字要特别注意,同时还要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长短的朗读训练,以至慢慢地养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良好的诵读习惯。? ?????? 2.朗读时要却准确,避免错漏字加字等。背诵对只字只句的要求非常严格,决不允许错字、漏字、窜句、换句,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小心谨慎,一字一句去读、去记忆。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则可采取指读法,一般是左手按书,右手指字,逐字逐行地进行诵读,这样既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又有利于对文句意义的感知和理解。? ?????? 3.有心静读是一个有效方法。文言文诵读的关键是领会课文的内容和字词句的准确意义,如果对字词句不求甚解或对课文整体理解模糊,那么诵背起来就会感觉费力不讨好,不管读多少遍都没有多少印象,并且对课文的内容还是一头雾水。因此在朗读一两遍、指读一遍之后,静下心来,默默地研读一两遍,研读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注释和课堂笔记弄清字句意义、疏通全文大意、把握结构安排,为背诵全文奠定记忆的框架基础。? ????? ?4. 诵读中,要把握好评价的分寸。不评价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简单笼统的评价对学生指导毫无意义,讽刺挖苦式的评价更不可取。正确的评价应包括明确指出学生诵读的优缺点;分析读得好或不好的原因;及时鼓励,以保护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5.文言诵读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我们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

   总之,诵读是我们接触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理解文言文、解读文言文的桥梁。

上一篇: 诵读——文言文学习和教学的利器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