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切入点找准突破口
选好切入点 找准突破口
——文本品读途径举隅(上)
有人说,数学课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课是模模糊糊一大片。有人说,语文教学就是“冰山体”教学,要引导学生透过浮在“水面上七分之一的语言文字”而看到隐在“水面下七分之六的深层意蕴”。诚如斯言,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抓的“点”很多,如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等,师生应该从何入手对文本进行品读呢?“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老的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面笔者略举几例,以飨读者。
一、品课文题目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利用课题来组织教学,可以突出重点,加深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的题目文字精练,内涵丰富,就像人的眼睛一样醒目传神,或高度概括着文章的内容,或揭示着文章的主旨,或暗含文章的重点,具有提纲挈领之功能。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题眼”,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的突破口,藉此可使教学中各个难题迎刃而解,让教学目标的达成变得水到渠成。
如《可贵的沉默》这个课题,中心词是“沉默”还是“可贵”?文本中“沉默”这个词出现了六次。这六个“沉默”意思一样吗?内涵一样吗?有一句说“沉默了足足一分钟”,还有一句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两个“沉默”有没有区别?通过对课题和文本的品读,我们发现前一个“沉默”是从时间角度说的,这一分钟,是每一个孩子自我觉醒的过程,后一个“沉默”是从空间角度来讲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在沉默。只有这样去推敲、咀嚼,文本解读才能扎根在语言本身,扎根在学生的心里。
二、品标点符号
“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种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的警觉。”(王崧舟语)文本品读,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还要对标点符号进行品读。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题目本身就很特别,用上了引号,且引号里的内容是两句非常矛盾的极端的断言。通过题目会知道这是引用人物的语言,两句话中包含着如山的父爱和如水的母爱。“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读到这里,我们发现这里三个词语用上了三个句号,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品读,我们明白了,这里用句号表示时间很长,进而突出“我”焦急等待的心情。三个句号与后边的“还”字连起来,会让学生们产生无限遐想,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学中,有教师出示另一句相仿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让学生分别读一读,比较两句话传达出的巴迪焦急的程度。然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的感悟、体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丰盈”。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回忆自己解读《秋天的怀念》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在读到母亲说的:“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我的心为之一动!我捧着书本,反复地朗读这句话。读着读着,感觉出来了:母亲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说,而是用问的语气?一个小小的问号告诉了我们多少东西啊!母亲在有病的儿子面前,真是小心翼翼呀!生怕哪句话没说好,惹儿子发脾气!我朗读时,就连母亲的表情都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这个问号回答了母爱是什么——是平等,是商量,是尊重,是小心翼翼呀!
三、品关键词语
有些教师不懂得如何从词句切入品读文本,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认读一下文本中的生词,再朗读几遍,接着就进入了对文本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弊端是词语脱离具体语境,失去了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文本内容没有具体的词语来体现,就苍白无力、空洞单薄、毫无深度。如果能让学生仔细品读文中的关键词语,熔词语与内容于一炉,语文课自然可以上得厚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所谓“读”,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还讲求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氏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则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话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句,“譬如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沦沦,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 “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个万伞”一句,“山”、“伞”湘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的印证和发展。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具有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的特点。这样表达,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另外,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叠音词,才能真正明白非同一般的表达效果。
再如毛泽东主席《七律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暖”和“寒”两个字分别是什么含义?这两个字能否对调,为什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去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已见。这个过程,既是训练学生自主读书、搜集处理信息以及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的良好习惯。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领会到:“暖”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字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两个字不能对调的另一层原因是:“水拍云崖”与“暖”,“铁索”与“寒”同现实比较接近,更何况与历史事实又很贴近。在这个品味与赏析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咬文嚼字带给自己的快乐,更加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内容。
四、品重点句子
课文中的中心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这些关键句,就等于抓紧了网络的纲领,提起了衣服的领子,一句串联全篇,让学生以纲带目轻松理解。
《听听那冷雨》中,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我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五、品典型段落
一篇课文,一般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有些课文,有明显的重点段,抓住重点段精心指导,就可以拔通全篇;有些课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导,其余各段则只需略加指点即可弄通。
《听听那冷雨》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通过这样的分析导读,就能体会到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所产生的强烈效果和明确寓意。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