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心灵有关
阅读,与心灵有关
一说起语文教学,我的脑海中就出现这样一幅图景:九条河流,一同奔向大海,各自在自己的航道,规矩地奔流;语文,就是其中的一条河。我是感到不平的,为语文的卑处一隅。而阅读更是被人们忽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几千年来,文人士子从经史子集中汲取历史的智慧,然后,学而优则仕,依仗所学、施展抱负。在对古文化的继承发展中,中华民族得以支撑起一个厚重知礼的国家。然而,目前的中国,缺少读书的氛围,却已经是由来已久的问题。而在与我们一样国土辽阔,文化博大精深的俄罗斯,他们的语文课,是分为文法和文学两科的。而我们的学生,显然没有读书的时间,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更是无从谈起。就大环境而言,我们希望,社会上读书的风气浓厚一些。?
最近我看柏拉图对话录《斐多》,是带着欣悦接受他的观点,用欣喜的眼光看待他所描述的那个世界。这本对话录描绘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受刑前与弟子们对话的场面。因为苏格拉底马上就要被雅典的统治者执行死刑,他的学生们赶来为他送行,最后一次聆听老师的教导。而苏格拉底这个一生追求真理的人,此时正为将要走向它所希冀的世界而感到欣慰。
这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有着接近天堂的灵魂。那么,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我们人类有几千年的文明,却从来没有一个人知晓,我们到底从哪里来,我们有没有灵魂。我们一直活在谜中。处在这样不可突破的迷雾里,我们应该坚持寻求人的本源和归宿,还是踏踏实实过好我们眼前的生活就可以了呢?这两种人,都可能是快乐并且无悔的。第一种人,会终其一生而一无所得,用“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走过了”来安慰自己(看来,想得开,也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第二种人中的智者,或许会得出关于人生最质朴的道理,也或许,只是逃避了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能回答子孙后代同样的疑问。
那么,我们该选择怎样的生活呢?该怎样走完这一辈子呢?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一直没有间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解决我们的种种疑惑,而阅读也能塑造我们的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这就是阅读的必要性。
那么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如何贯彻阅读教学呢?具体到的实际的教学工作上,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应当注意:
1、?????????????? 老师忌自满。作为老师,要善于学习,积极弥补自身不足,填充新鲜知识,提高教学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性的准备,二是课堂掌控能力的提高。这两点中,知识性的储备是基础性的。如果一位教师,能够达到各方面知识触类旁通的境界,课堂技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 课堂不能终结于一篇课文。课文是载体,是教育者传达精神与思想的工具,不是最终目的。老师对于一篇课文,首先要进得去,出得来,能够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上看问题。不拘泥,不盲从,我们才能帮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3、?????????????? 语文学习不止步于课堂。语文教学要巩固内核,扩大外延。语文教学有着工具性和人文型的双重特点。既然是日后学习的工具,语言基础一定要打牢,记诵说写都不能放松。不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工具,学生以后还是不能行走在文学道路上。另外,老师要发挥好桥梁的作用,让学生把语文的课外学习变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因为,语文与心灵相关。
当然,有些情况是课堂行为无能为力的。比如如何在浮躁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或许需要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定一个标准,教给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书,也免得日后还要剔除已经刻下的印记。而现在的出版书籍和网络阅读中的文字,质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开始展现在学生眼前的就是言情、色情、玄幻、仙侠,让学校用什么来规整、填充学生的心灵世界?即使老师用力宣传纯文学的美妙和智慧,又怎么抵得过不需品位就能满足追求刺激心理的垃圾思想?
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病灶并不在教育上。是社会病了!
无论哪个行业,都以追营逐利为终极目标,由此衍生出无数游戏人生的手段。这部分人在社会上占了上风。他们装满了自己的口袋,代价是无数无辜者的生命。
有感于最近学生的阅读质量低下与网瘾少年的遭遇,作此感想。
心有愤慨,而无奈让心压抑万分。但是无奈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我还需打起精神。把学生的心灵看作自己的一件艺术品,充满兴趣地雕琢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