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隐逸诗人忧患心————论陶渊明的忧患意识及原因探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5:10阅读:
字号:|

  隐逸诗人忧患心————论陶渊明的忧患意识及原因探究

  内容摘要:陶渊明,这个辉耀千古的伟大隐者,以其耿介的性格,任真自得的情趣,旷达的生死态度,平淡而自得的诗风,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欣赏、所称道、所崇敬。但是,在对其家庭、教育、仕途、生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政治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后,不难发现,在其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患意识:一、忧身,二、忧家,三、忧国,四、忧天下。

  关键词:陶渊明,忧患意识,原因探究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江西宜丰澄塘(一说为江西九江)人。他是我国晋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梁钟嵘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①

  一千多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陶渊明始终是一个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的人。他的诗歌平淡而自然,不带丝毫的矫揉造作。陶渊明正以这两方面,影响着后来的许多文人学子,为后世的失意士大夫构筑了一个超然于世俗的精神家园。

  以上是陶渊明显露给历史的一面。

  但是在对陶渊明的家庭、教育、仕途、生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政治进行完整而真实的深入探究之后,不难发现:在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的背后,却分明看见了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隐者——陶渊明!

  从公元393年到公元405年这十三年间,陶渊明先后多次为官,但每次都任职不久。终于在历经了多次的官场失败的深切体验后,陶渊明对生命的感悟终于达到了一个彻底性。他终于归隐了,致力于过那种不问政治,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以此远避祸害,追求精神的自由。

  然而,人生的经历及社会的动乱、政治的腐败又无法让他达到真正的完全彻底的“静穆”。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的他,在享受归隐之乐的同时,内心深处却依然不能够忘怀于对社会的关注,不能忘怀于“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② 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独祗修 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感士不遇赋》)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翦。(《杂诗》之五)

  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之五)

  由此可见,在“静穆”之外,陶渊明对世事并未完全遗忘和冷淡。 “士不平则鸣”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宿命。陶渊明这个大隐士也未能真正的摆脱。嵇康选择了一条“怒目金刚”式的“怪”、“狂”、“傲”之路,最终招来杀身之祸。而陶渊明则吸取前车之鉴,明智地选择了另一条路;在彻底的归隐中,借助于文学,委婉隐晦地表达出了他对家国人生命运的深深的忧患。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其忧患意识:

  一、 对青春不再、事业无成、“素抱”不展的忧患。

  儒家提倡“静以修身”的修身准则。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从小对于身心的修养十分的用功,从不肯放松自己。“先师遗训,余岂之坠?”(《荣木》之四),又《杂诗》之五中言:“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从这些中,晚年所写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修身是要求严格的。这样,才形成了他耿介、清高的性格和奠定了对事业追求的人生目标。

  而官场的险恶和社会的动乱,又注定了他仕途的失败。他不得不归隐田园,固穷守节。这样,他严于修身的结果,就转为对自己人生命运的忧患。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荣木》之一)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关,怛焉内疚。(《荣木》之三)

  《荣木》一诗,当作于404年,诗人闲居在家,眼见木槿花开花落,顿生“白首无成”之感概。从以上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感叹流年似水,转瞬即逝,却事业无成,不正充分表达了陶渊明内心的惆怅与忧虑吗?故宋代真德秀评价此诗主旨时说:“《荣木》之忧,逝川之叹也。”③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好。”(《和郭主簿》之二)表达了诗人对素志“不获展”而所流露出的一丝淡淡的忧虑。“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还旧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苦短的忧叹。纵使到了晚年,陶渊明的这种忧患乃时有所现: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拟古》之七)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之十五)

  在这些诗句里,还能看出乐天知命的陶渊明吗?不能。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诗人陶渊明突现在人们面前:他依然忧心于青春难再,忧心于生命苦短,忧心于固穷守节的“素抱”不能实现……

  另外,他的诗中还流露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前景的忧虑。如:“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之二)

  二、 对子女不争气、家庭生活贫困的忧患

  在人们的眼中,陶渊明是一个十分率真、豁达之人,但是,在这率真、豁达的背后,却又隐藏着对家庭的忧虑,并且时不时地折磨着他,让他内心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陶渊明是一个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人,在其彻底归隐之后,想到仕途的失败,理想的破灭,不由感慨万千。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自己的理想不得实现,陶渊明就转而把这种理想延续给下一代,希望他们能有所出息。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直立。三千之罪,无后为患。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庶其企面。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在以上诗中,陶渊明感慨自己事业无成,表达了自己对儿子俨的期望,期望儿子能够成才,继承祖业。“尔之不才,亦已焉哉!”一句,显然流露出了诗人陶渊明对儿子不争气的深深忧虑。而这种忧虑,又突出地表现在《责子》一诗中: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在诗中,诗人总希望他们能帮忙干活,能立志于学习,能有所出息,可是事与愿违。失望之余,诗人只好借杯中之物来排遣忧愁。全诗虽然以戏谐的笔调道出,可忧患之心又是何 等的昭然。

  另外,诗人陶渊明对家庭生活极端贫困而产生的忧患也非常明显: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已

  何怨天?离忧凄目前。(《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炎火”“螟蜮”“风雨”这些自然天灾,使得诗人在夏天的长昼里盼天黑,冬天的长夜里盼天亮。这种凄苦的煎熬和无处倾诉的孤苦是何等的深刻?“在已何怨天,离忧凄目前。”深深地道出了诗人的家贫之忧。

  三、 对刘裕以宋易晋的忧国之情

  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是出了名的,他们纵使受到君王的冷落或仕途失败,依然念念不忘国家。像屈原、杜甫、陆游……可以开列出一长串的名单来。陶渊明也不例外。

  自魏晋以来,一大批的中国知识分子因为不满于腐败的政治和丑恶的现实,结果招来杀身之祸。这样,导致许多文人学子有了生命之危的感受。

  陶渊明正处于晋宋易代之际,他目睹了现实的残酷与政治的腐败,前人的杀身之祸又时时警醒着他,他只有选择归隐田园,借以在乱世中避祸以全身。这样,他的爱国之心就转而化为一份深深的忧国之情。只不过这份忧国情怀在其诗文中表现得非常的含蓄、隐晦,目的是以免招致杀身之祸。“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和刘柴桑》)写晋末战争造成的残破景象,诗人感受极深,暗示出诗人陶渊明深深的忧国情怀。

  而最能体现其忧国意识的,莫过于刘裕鸠杀安帝、晋建宋这两件事了。请看他写于永初二年的《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素砾 修诸,南岳无馀云。豫章搞高门,重华固灵坟。流泪怨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双陵甫云育,三趾显奇文。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峨峨西岭内,偃息常听亲。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鲁迅在评价其诗时说:“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④在诗中,陶渊明对刘裕鸠杀安帝、恭帝并篡晋建宋的行为极为愤概,却没有象董诸梁那种的人来讨伐无道,恢复晋室江山。诗人的忧国情怀,何其昭然?诗中之言,全用隐语表达,可见其内心的忧愤与痛苦。“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这是何等的悲切,可见其忧之深!

  在《拟古》九首中,也表现出了陶渊明的忧国情怀: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

  植高原,今日复何悔!(之九)

  在诗中,诗人以桑树被种在长江边,暗喻恭帝为刘裕所立,柯叶摧折,根株浮海,暗示晋室江山被刘裕所篡。诗中充分表达了陶渊明对晋室江山被篡的忧叹。另外,诗人在杂诗之二中写道:“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有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在此诗人借季节变易来暗示晋宋易代。每念及此事,就心怀悲凄,以致彻夜不得平静。可见作者忧故国之深。

  四、 对天下黎民百姓的忧患

  尽管陶渊明终于归隐田园,过着那种“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田园躬耕生活。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已完全忘却尘世的俗事,完全超然于黑暗现实之外。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使以往知识分子所常有的对天下黎民百姓的忧患意识,在陶渊明身上也有所继承,有所体现,只不过不如他们热烈明显罢了。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黄唐莫逮,慨独在余。”这是出自《时运》一诗中的语句,诗人幻想一个太平社会,却又明知道是不可能得到。诗人以上古社会的质朴自然反照出当时的社会,暗示出陶渊明对处于乱世的天下的忧患。

  诗人归田之后,对农村的破坏现象也有所目睹,在其诗中也有鲜明的反映。如《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面对一片破败景象,诗人不由得感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但是,在虚无放达的背后,又何尝不隐藏着诗人对天下百姓悲惨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在诗人的晚年,生活尤其艰难。“老至更长机,菽麦实所羡。”“ 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这些诗虽然描述的是诗人自己的生活遭遇,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天下百姓的悲惨情景,流露出了陶渊明对百姓的忧患情怀。

  永初二年,陶渊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是,不论它充满怎样的幻想,都应当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或者说它的产生是离不开当时的现实基础。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百姓遭受着十分残酷的剥削压迫,繁重的徭役使百姓一年“殆无三日休停,至有残形剪发,要求复除,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妻娶。”⑤加上战乱和天灾,逼得百姓们“逃亡去就,不避幽深。”⑥所以,他写《桃花源记》时,必然要想到百姓逃亡的惨景。他幻想没有剥削压迫的桃花源,实际是为苦难者构设一个理想社会,并以此反照出现实社会的战乱、剥削、压迫、饥寒、困苦,以此委婉地表达出陶渊明对天下黎民百姓的忧患之情。

  可以说,桃花源的理想社会,既是诗人坎坷人生的理想追求,他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还寄托了诗人对天下黎民百姓苦难命运的忧心。如果没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心,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

  原因探究:

  一、 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具有了一些政治理想

  陶渊明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但是,他的家庭曾经也辉煌过。他的曾祖陶侃是历史上有名的人士,是东晋的开国功臣,官至都督八州军事,领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追赠大司马。梁启超评价他是“在东晋各位名臣里头,算是气魄最大,品格最高的一个人”。⑦他的祖父和父亲陶茂、陶敏虽然不如曾祖陶侃位高名重,但也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对他影响较大,是当时有名的文士,长期做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僚佐,最后官至桓温的长史。

  陶渊明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渴望长大以后能像他的先辈们一样,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为家庭的影响,事实上,和所有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样,陶渊明从少年时代起就很想在人生和社会上干一番事业的。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翦。(《杂诗》其五)

  这种理想这种志向几乎一直萦绕在他的脑际,即使在他仕途失败而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这种愿望仍常使他彻夜难眠,欲罢不能。这点,还可以从他的《命于》诗中找到例证: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

  族以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逸虬绕云,奔鲸骇流。天集有汉,眷

  予愍侯。

  于赫愍侯,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书誓山河,启土开封。 丞相,允

  迪前踪。

  浑浑长源,郁郁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时有语默,运因隆窳。在我晋中,业

  融长沙。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熟谓斯心,而

  近可得?……

  写这首诗时诗人已彻底脱离官场,归隐田园。在诗中,陶渊明热情地歌颂了他们陶氏家庭的辉煌历史,赞美了他们陶氏先辈的武功德勋,固然在于教育儿子俨,希望他能成才。但又何尝不是他心中的伟大志向和人生目标呢?

  二、 儒家思想的影响让他从小就具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自汉朝董仲舒提倡“罢黔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入世的思想就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一直左右着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知识分子的命运。“学而优则仕”成为他们走向仕途,实现人生抱负的唯一准则。

  尽管在魏晋时期《庄》《老》思想盛行,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强烈的冲击。但在那个时期陶渊明不仅像一般的文人学习那样学习了《庄》《老》,而且更深入地系统地学习了儒家的《六经》,并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

  因为“游好在六经”,使青少年时代的陶渊明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儒家的入世思想,立志要有所作为,以至于到了晚年他依然不能忘怀:

  忆我年少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翦。(《杂诗》之五)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杂诗》之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之十)

  可以想象,风华正茂的陶渊明,是那么的富有理想、抱负,想望自己能如鸟儿一般展翅高飞,展示自己超越四海的远大志向。

  三、 仕途的失败使他走向田园,固穷守节

  在封建社会中,“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往往成为知识分子宿命般的因袭与虔诚,使他们顺从腐败政治的扭曲,走向“治国平天下”的道路。而它,主要表现在出仕上。屈原是如此,李白、杜甫是如此,苏轼是如此……。陶渊明也照例未能摆脱这条一贯的规律。

  但陶渊明又与许多入仕的知识分子有所不同, 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性格与志趣。他生性高傲耿介,从不与世俗之徒为伍,对于那班为追逐名利而体现出毫无节义操守之俗人,他把他们称为“狂驰子”。在其志趣上,因受先辈和道家超然境界的影响,他从小便养成了“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一方面因为家境的困窘,一方面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陶渊明于29岁那年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但不久便因“不堪吏职”而解职归田。以后他时而归隐时而出仕,又陆续做过桓玄的僚佐、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县令之职。但都任职不久便辞官。

  每次的为官,因为他的性格,他的志趣,使他总是与官场腐败风气,与官场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阿谀奉承、毫无操守的现象格格不入;每一次为官,都获得与他的理想追求相反的人生经验,以致信仰动摇。终于,在他41岁之时,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断然辞去彭泽县令,决定归隐田园,终老一生。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四、 生活的变化使他历尽人生的艰辛

  陶渊明虽然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但是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先后为官,尤其是其曾祖曾经显赫一时。因此,到陶渊明时即使家道衰落,但其经济状况也决不是一般平常百姓家庭所能相比的。这样,至少他的青少年生活应该是不用为生计所愁的。

  陶渊明自幼生活在宜丰,那里山川秀丽,风物宜人,虽地处僻远,却也远离战乱。至今,宜丰澄塘、敖桥一带,遍布着其青少年时期读书游历的遗迹:东皋岭、赋诗湾、读书堂、洗笔池、藏书墩、醉卧石……

  “东皋岭,渊明游息处。今新昌县义钧乡十五都清水桥下古冈山是也。《归去来兮辞》

  云:“‘登东皋以舒啸’,故又名舒啸台。”⑧

  “赋诗湾,清水桥之左侧,东皋岭下。昔先生赋诗之所。《归去来兮辞》云‘临清

  流而赋诗’”。⑨

  “晋太元庚寅冬,先生燕游于义钧乡十五都浒溪山下延禧琳宇,见溪流环抱,林木森

  蔚。辛卯冬遂构书堂于其侧。”⑩

  “(醉卧)石在古冈山清水桥下,先生醉酣于上卧息,故诗云‘醉卧松下石’,后人

  呼为渊明醉石。”⑾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陶渊明过着一种赋诗、饮酒、读书、燕游的安适生活。

  另外,从他的诗中也略有反映: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

  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杂诗》五)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共一)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家庭人口的增加,加上他不善经营,家境也越来越衰落,生活也就-越来越困难。义熙四年六月,陶渊明隐居的上京旧宅失火,房子全部被烧,损失很大。从此,生活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归隐以后,虽然陶渊明勉力勤于农事,但仍然摆脱不了生活的贫寒,饥与寒仍然时时威胁着他。在饥寒的折磨下,他的身体也垮了下来,过早地衰老,并且病痛也时不时地折磨着他。到了晚年,他穷得以致到了乞食的地步。在饥寒交迫中,他痛苦地写道:

  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饮酒》十六)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 以应阳。正尔 不能得,哀哉亦可伤!(《杂诗十二首》之八)

  五、 社会的动乱及政治的腐败使他理想破灭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

  在北方,自西晋灭之后,整个黄河流域便四分五裂,各少数民族形成许多割据政权,相互混战,并对南方进行威胁、骚扰。

  而在南方,东晋王朝因为靠士族大地主的支持而建国,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腐朽性。它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竭力维护士族阶层的利益。“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世家大族的人可以作大官,而寒门士子则入仕无门。

  东晋王朝从建朝起就不稳定。社会矛盾重重: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统治集团与人民的矛盾,特别是帝室和大士族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到陶渊明生活的时期,各种矛盾又更加复杂,并且日趋激烈。门阀士族大量兼并土地,赋税徭役连年加重,人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不断加剧,社会动乱不安。加上各军阀之间的争权、兼并斗争,导致“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⑿战乱使社会凋弊和荒疏,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逃世归隐成了一时的风气。

  陶渊明看透了这个世道的黑暗,也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实现理想的希望随之破灭。终于,他彻底地归隐田园。

  诗人远去了。

  他把他的诗文和思想留给了历史,为无数的后代文人所景仰。但是,同时他也把他的深深的忧患意识留给了后人,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士人。

  所以,陶渊明是不朽的。

  注释:

  ①、钟嵘《诗品》第九十七页,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②、凡文中所引诗文皆出自郭建平解评的《陶渊明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③郭建平《陶渊明集》第11页所引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④、郭建平《陶渊明集》第147所引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⑤谷云义《陶渊明》第91页所引《晋书·范汪传附子宁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⑥⑿谷云义《陶渊明》第5页所引《晋书·刘毅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⑦郭建平《陶渊明集》所引“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代序)》”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⑧⑨⑩⑾、吴卫华、凌诚沛主编《陶渊明始家宜丰资料集》第72——74所引《秀溪陶氏族谱》《新昌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

  1、《陶渊明始家宜丰资料集》吴卫华、凌诚沛主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陶渊明集》郭建平解评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

  3、《陶渊明诗文选》王克俭主编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4、《陶渊明》谷云义编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5、《文学家丛书·陶渊明》湘瑶编著 1995

  6、《中国隐士》聂雄前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7、《中国古代文学》于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于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上一篇: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语...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