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开语文教学的窗口
阅读:打开语文教学的窗口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
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法)罗曼·罗兰(名人传)序》]——代题记’
一、学校应是一个读书的地方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教师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和导师——引导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旅行。这些本来应该是美好的真实命题,现在却成了教育的乌托邦。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喜爱书籍。爱好阅读,应该是“学会学习”最主要的内容。然而,现在呢?当一个学生读了六年书离开小学,或者读了六年书离开中学的时候,却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完成任务和成功了吗?甚或相反,我们的学生是带着对书本和学校的反感厌倦甚至深恶痛绝离开学校的话——不是有许许多多的学生在中考或高考以后将教材(也是一种书籍)撕掉扔掉烧掉——难道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失败和悲哀吗?
学生能不能真正阅读的关键是语文老师。“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帕夫雷什中学》P28)。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读书习惯和阅读风气会影响学生,影响学风和校风。“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给教师的建议》喃8)。“阅读应当
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给教师的建议》P75)。他说:“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文学或,历史、物理或制图、生物或化学),你都应当(只要你想成为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给教师的建议》P76)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学校应该是一个读书的地方。我想,哪一个地方,哪一所学校,哪一位老师。有了这样的认识,那里的语文教育就一定有着自由清新的空气。
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优秀书籍的滋养。而且,中学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是自由阅读和超量阅读。这并非指没有指导而胡乱读书,它的反面是“为功利而读”。听听林语堂先生的演说吧:“所以读书向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做相士,古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够了,够了。“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如今虽时代更替,然应试教学题海战术,为功利而读的教育现状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使人啼笑皆非。
还是这位林老夫子,批评当时学校“所读非书”——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极有限,不许读书——在课堂和学校看课外书有犯校规,书读不好——不会阅读的人连教科书也读不好。每当读到和想到这段文字,我总生出一种重重的担忧:70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改观、进步和发展了吗?
二。阅读是学生精神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王尚文主编《新语文读本编者的话》),这是阅读的根本目的。
书籍,特别是经过了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认可接受的那些名家名著,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请听一听雨果的自白:“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指《悲惨世界》)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闻听此言,在心灵震撼之余,我们完全有理由和责任说,为了办好真正的学校,为了实施真正的语文人文教育,任何时候,阅读都不会是无用的!
伟大的作家一定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社会的良知和时代的代言人。曾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萨特,把书房看作教堂,“引天下为己任,逆转乾坤救人类”,自信他的作品能“保护人类不滚入悬崖深渊中”,宣称“二十亿人躺着安睡,惟有我孑然一身为他们站岗放哨”。巴尔扎克希望成为同时代的书记员,中国当代优秀诗人以“黑暗给了我一双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为自己的心灵写照,都给人以精神和灵魂的震撼。我们的下一代如果没有这种心灵的感染和震撼,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吗?
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首先能在学生面前展现他们自身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能使孩子认识到人的精神的伟大。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因此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
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这一点也决定着青年人的观点和情感的形成,决定着他对自己的义务的态度”。
好书是“自我教育”的老师。苏氏提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代给教师的建议》P341)他又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而如果少年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上课、听讲和单单为了识记而死抠书本,那么这种衡量、自我认识就是不可能的。”然而,“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给教师的建议》P392)。“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给教师的建议》P359)。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人实现毕业后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终身教育思想,应该给我们自觉实施以阅读为基础的语文人文教育以有益的启迪。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全球教育的一个基本共识。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成为美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话题,所以布什上台后向国会提出的一个重要法案就是教育改革法案。获国会批准的该法案拨款240亿美元,要求所有中小学校都须进行阅读和数学考试,合格才能毕业。我不知道美国的中考、高考是否有像我们一样的阅读题,但重视中小学生的阅读这一点是肯定值得我们借鉴的。“让孩子在学校里学好该学的,把玩耍的时间还给孩子”。大洋彼岸的这一口号同样适用于中国的校园。
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让图书馆成为全体学生的“精神王国”,’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让一本好书和一份优秀报刊伴随学生成长,这是我校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和追求。我校为各年级学生都开设了阅读课程,规定学生必须订阅两种以上的语文(文学)报刊。据统 计,近两年来,我校全体学生人均订阅报刊的经费在100元上下。我们认为,以读书为重要内容的精神生活消费指数和师生的生存发展质量是成正比的。我校制订了《张家港高级中学学生必读书目》,并试行必读书目考核毕业制度。每年7月上旬,在给高一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都要给学生寄去一份我以书友名义写给他们的“阅读通信”。我始终抱着一个基本的教育宗旨: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一位“读者”。
课堂以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快打开阅读这扇语文教育的窗口吧,优秀书籍是学生与占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们进行对话的桥梁。只有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出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情言语世界的奥秘,同时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新语文读书·出版说明》)。
三、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
大量实践表明,广泛阅读有利于培养兴趣,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成绩。“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老师的建议》PIO)。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1998年毕业于四川资阳中学的任羽中,当年获全省文科高考第一名,现就读于北大国际政治专业。他著文介绍说:“要广泛涉猎,努力拓宽知识面,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点点东西是绝对不够的……特别应该多读那些看似对考试‘无用’但都已有定评的经典著作,水平的提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而成的。我在高二时订了课外读书计划。每天临睡前用30---60分钟读课外书.即使除夕夜也没有中断。结果两年下来,我把《史记》中的‘列传“本纪“世家’读完了,把朱东润编写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和翦伯赞先生编的《中国史纲要》读完了。”可见.任羽中优异高考成绩的得来不是靠废寝忘食,某种程度上是靠每天雷打不动的半小时阅读得来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搞好学科学习就必须有广泛的课外阅读。“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你的选修课)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你的时间的后备就越多。因为在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它们吸引着必修的知识向着人们周围的知识的海洋伸展开去”。
提倡阅读,有利于转化差生,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生学习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然而,学校教学论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譬如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在九年级和十年级,学生所阅读的东西。则应当比要求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多4至5倍”(《给教师的建议》P149)。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给教师的建议》P149)。因此,他呼吁:“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给教师的建议》P150)“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第三度差的照像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给教师的建议》P50)。“由读书引起的精神振奋的状态,是一个强大的杠杆,借助它能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在这种状态下,脑力劳动的强大源泉——不随意注意和无意识记。就会被打开而汹涌奔流”。
他认为,热爱书籍爱阅读才会有学习愿望。“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给教师的建议》P166)。因此,要让儿童“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阅读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美的教育”(《给教师的建议》P167)。而一个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劳动者,“他在十四五岁的年纪,就应当在自己灵魂的深处有一份丰富的精神宝藏二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给教师的建议》P354)。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中,有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即提倡阅读就必须提倡背诵记忆和积累。国学大师陈寅恪一部二十四史烂熟于胸。他晚年收了一个教授级的中年教师做研究生,因为双目失明,施教全凭耳听和口授。涉及的书籍文章、作者,各种统计数字,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三教九流、政经史地,他无所不知,全凭记忆一一道来,如数家珍。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