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鲁迅作品教学三题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5:12阅读:
字号:|

  鲁迅作品教学三题

  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可谓研究者甚众。人们研究了很多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和意义,却忽略了一个庞大的中学生阅读群体,他们从鲁迅作品中学习什么?怎样解读鲁迅作品?他们学习鲁迅作品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做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一、中学生从鲁迅作品中学习什么?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本质意义的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1 、鲁迅作品的精神价值。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上超前的独步者,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人格孤峰,是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用他奇崛的文笔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猛烈地抨击了传统的封建文化,无情地撕破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外衣。他具有崇高的气节和操守,一生不与强权结盟,从不屈服于权势,蔑视功名利禄,憎恶奴颜婢膝,始终维护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尊严。他深深地热爱着我们这个历史悠久而又多灾多难的民族,这主要表现在对我们民族自身“劣根性”的彻底否定上。他对我们这个积贫积弱、风雨飘摇、多灾多难的民族以疗治民族精神病疾为己任。因此他作品的思想具有了极度的超前性。他战斗的姿态与犀利的锋芒,他坚定的立场,深刻的见解,韧性的战斗精神,他智者的幽默与哲人的风度,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是民族精神传承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这些正是中学生需要学习并不断延续的。

  2 、鲁迅作品的语言学价值。我们知道,20 世纪20 年代初,国内各书局和各省教育厅及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在他们自行编写的国文或国语类课本中编入鲁迅的作品。在长达八十年的鲁迅作品阅读历史中,无疑鲁迅作品的语言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语言之中,成为滋养了几代人语言发展的重要营养成分。其作品的语言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与我们民族的基本性质紧密相连民族语言的内在基本要素。因此,在今天,他的语言是中学生用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表达自我的语言之路的基石。中学生必须要学习它。“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样的语言,永远是中学生语言学习的典范。

  二、中学生对鲁迅作品应作怎样的解读

  这个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鲁迅作品放在政治学的坐标中进行解析,人们很怕讲错了作品的思想意义,中学生们接受的都是老师的“正确分析”。几十年来,鲁迅作品教学在教法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在中学生刚刚接触鲁迅作品时,教师就把几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浓缩、改写或讲述的形式条分缕析灌输给学生,中学生仿佛开始就进入了对鲁迅作品的学术研究,超越了阅读的初级阶段,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自然规律,忽视了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而八十年的鲁迅作品阅读史告诉我们,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一直就是多元的,人们对于鲁迅作品的阅读理解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以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故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传统篇目, 1924 年,商务印书馆编印、顾颉刚、叶绍钧、朱经农主编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就收录了《故乡》(见[ 日] 藤井省三著《〈故乡〉阅读史》P48-49)。30 年代傅东华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等都选入了《故乡》。但是从鲁迅先生发表这篇文章之后,无论是社会阅读还是中学语文教学,人们从各个角度和各种政治需要出发,对这篇作品进行了种种不同的分析,“事实的文学”和“感情的文学”都对作品的结构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李霁野先生也曾就文中的一些细节请教过鲁迅本人(见[ 日] 藤井省三著《〈故乡〉阅读史》P55),人们反复讨论“碗碟事件”,讨论“杨二嫂是小偷”、“闰土是小偷”,于是文人学者莫衷一是,最后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出来解释,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出来解释等等(详见《〈故乡〉阅读史》)《故乡》的主题及十年来也众说纷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分析是“使学生认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农民生活日趋恶化的痛苦和作者对农民的深厚同情,学习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培养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品质”。近年又有:“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或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及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不同解说。

  种种事实说明,对于《故乡》的阅读,人们总是在极力“正确”阅读,但由于解读的目的与出发点不同,情感经验与思想观念不同及思想的局限性,对作品的解读也是不同的。

  被阅读是作品存在的形式之一,而阅读又是十分个性化的行为。在今天这个思想观念开放自由、获取信息便捷的时代,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教师不能用一种声音代替学生的多种声音。

  鲁迅作品不是死的标本,它应该是生动的、鲜活的,鲁迅作品所描写的人生和事件、所议论的各种问题,我们今天可以感受它,感悟它。当然,它们所能够暗示的内容却是无限的,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解读和体悟不断地去补充、去挖掘、去发现。

  鲁迅作品的语言极有个性并风格独特,鲁迅语言含义深刻隽永,其言外之意有时候师生很难领会,非要有丰富的学养、良好的语感和一定的阅历不能完全理解。而课堂的乐趣正在于探索和发现,鲁迅作品是一个语言的迷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他能更多地看出其中的奥妙,体悟到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是鲁迅作品教学的佳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没有终点的,八十年《故乡》阅读史就告诉我们,对同一文本的阅读存在着片面性和虚假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作者——作品——读者(教师、学生)这三个主体始终处于互动之中,学生与鲁迅对话,与鲁迅作品中人物对话,师生相互对话,这样作品就不断丰满、丰富,学生也不断充实。这样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也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发力,使他们爱上鲁迅的作品,并能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在精神意蕴。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探索鲁迅作品、体验鲁迅作品,分析鲁迅作品,使他们爱上民族的语言,爱上民族之魂,爱上语文学习,并将用其一生不断地阅读欣赏语言精品,这正是语文教学所企求的效果。

  三、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当下”意义与“长远”意义

  所谓“当下”意义就是眼前的意义,就是学习鲁迅作品对于中学生究竟有什么好处?人们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就升学考试来说的。“长远”意义就是历史意义,它是关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甚至一个民族的发展的,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的。我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只注重“当下”意义而忽视“长远”意义,这是一种短视行为,而只注重“长远”意义而忽视“当下”意义,那是虚无主义的态度,那是不切实际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两者充分地结合起来。

  那种认为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没有多大意义的观点,主要是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的。他们认为鲁迅作品的语言在中学生的交流与表达中已不能使用,他们甚至还提到鲁迅作品中的消极因素。这些都是片面的。

  其实,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其“当下”意义与“长远”意义是并存的。

  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对他们是一种文化的奠基,通过鲁迅作品的学习,能够培养他们对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鲁迅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脊梁,鲁迅的作品是民族语言作品库的作品,它充分表现了民族语言的内在潜力。因此,对于鲁迅作品的认同就是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认同。而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鲁迅先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方法和态度,给中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鲁迅通过自己笔下的狂人、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闰土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及其吃人的本质,揭露和批判了民族的劣根性,他极力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些,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都是需要培养的。现在的中学生缺少对社会的关注,他们的文章尽是些无病呻吟,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字,通过鲁迅作品的学习矫正这种不良的现象,不仅有当下的意义,也具有长远意义。

  鲁迅作品中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力量也是当今中学生缺失的。如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深刻地论述了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态度,既是评论精当的文艺论文,又是文辞精彩的议论散文。他在千余字的杂文中清楚、准确、深刻地论述了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做到了形象性与逻辑性的完美统一。他的“随感录”也时时处处闪烁着思想家的哲理光辉。而这些都正是我们中学生缺少的,他们对事物、对社会只作感性的认识,缺少理性的思考,这些是他们急需补上的一课。

  鲁迅作品中的深邃的思想及对民族的爱是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鲁迅的爱是一种大爱,更多的是对民族、民众、弱势阶层的爱。他的文章中表现的对麻木人们的唤醒与悲惘,对现实的深刻的认识和对自己及对整个民族的解剖,就是对民族和人民的大爱。而中学生表现的狭隘的个人意识,对平民的忽视,通过鲁迅作品的学习可以得到矫正。鲁迅的独立精神和反思能力也是中学生应当继承的。今天的中学生,他们正在逐渐地迷失自我而成为各种思潮的附庸,成为某一个人物或风气的“粉丝”或“玉米”。他们对社会缺少透视的眼光,对社会现象失去批判的力量,缺少反思的能力,人云亦云,没有独立的精神。而鲁迅先生却独立思考,对任何个人、学说和主义都绝不盲从,对任何事物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有独到的见解,始终维护自己高尚的人格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这正是中学生学习的典范,这些意义既是当下的也是长远的。

  中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责任,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取大学,更是为了形成高尚的人格,为进入社会之后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所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从时效性来考虑问题。

  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人物,所以我们要“拥护、爱戴、崇仰”他,培养高素质的当代青年,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所在。

上一篇: 鲁迅会让我们沉静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