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生物 -> 正文

构建生物新型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6:50:01阅读:
字号:|

  构建生物新型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213172) 黄惠涛

  新世纪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具备创新的活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任何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样,在生物教学中,必须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世纪新型的生物教学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构建新型的生物教学课堂

  1.新型生物教学课堂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把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为此,课堂本身必须热情洋溢,营造愉悦气氛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要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强调苦学到创造条件使学生乐学,由单向知识传授到双向感情交流,由一味指责失误到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之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有“学生是上帝”的博大情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情感不仅具有动力价值,而且具有精神价值,美育价值和信息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价值特性,运用情感的感染性、情境性,培养学生的品格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枯燥感和厌学情绪,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向往和知识的追求。

  2.新型生物教学课堂应是能动的课堂

  新型课堂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努力,充分表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打破正襟危坐的“听—记—练”模式,提倡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用眼看、开口说、动手做,表演、摹拟、探索、实践。要摒弃死记硬背,提倡质疑发问,鼓励奇思异想,学生的荒唐问题和不当观点不应遭到批评和否定,而应加以引导,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

  3.新型生物教学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现代的新型课堂应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教师的思想要开放,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发展为主,立足于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有开放性的备课、开放式的教学,形成开放的系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土壤。在教学内容上把课本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形式上以个人、小组、班级等学习组织走出教室,走向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走向田野、工厂、博物馆等,在教师指导下,建立起自主探究型的创新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激发创新的灵感。

  4.新型生物教学课堂应是现代教育技术武装的课堂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带来的将是课堂革命性变化和突破性进展,在计算机房,学生随时可以打开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教育网等获得许许多多丰富的知识,课堂空间得到了延伸,信息得到了无限拓展。另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用在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一道题目的解决过程可以从不同途径去思考,有的教学内容,从一个图像就可以分化出多项内容。这些内容如果用计算机按步骤、分层次显示出来,都可以让学生发言讨论。这样,教学就生动活泼,就很有条理和层次了。同时,个别化的异步教学,以及因材施教也成了可能和现实,并且在运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取信息、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二、新型课堂应充分体现教学的基本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就一般的教学而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对学生的能力、品格、社会产生某些影响,但对于能力、品格、方法价值的实现并没有成为一个目的明确的自觉过程,明显地妨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品格为保证、以方法为手段。这就是说,青少年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就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灵活的思维方式。而这些素质的形成却必须依靠教师通过新型课堂实施创新教育来培养。

  1.在知识传授中夯实学生创新的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要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就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如:只有在了解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具有较强的显微镜操作能力,才能在操作中寻求更快捷的方法,或提出改进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措施。又如:只有在充分了解植物根、茎、叶和花、果实、种子的知识及现行植物分类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对植物分类提出新的有创建性的意见。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应知识的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

  当然,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削弱了创造力产生的根基。生物学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本,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甚至向其他学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的。广博的知识修养,是创造智慧之花盛开的沃土,特别是在当今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尤显重要。

  2.在兴趣激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也就是具有创新的动机、动力和欲望。而兴趣是生物教学的磁石,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必经过程。例如,孟德尔由于对豌豆花的不同色彩感兴趣,由兴趣吸引着他去实践、探索,才有了后来的孟德尔定律;而李时珍也是在对医药学发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肩背药筐,不辞辛劳到处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因此,生物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使学生能够产生兴趣的知识点,研究教学语言,讲究教学艺术,力争使每一节课、每一句话都能吸引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在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表现为一个人的奋斗精神,敢于、善于批评、否定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精神,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创新精神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青少年还未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要通过教育教学来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乐于思考,一丝不苟、团结协作、胸怀宽广、坚忍不拔以及自尊自信等品格。生物学课本中能够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内容很多。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提质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造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4.在改革教法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新思维的技巧,创新思维的方法及组织和合作的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变就范式教学为创新式教学,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思维。在生物学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共同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或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按知识的重演律探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植物叶子上的气孔大多分布在叶的下表面,教师针对这一点可提出问题:在进化中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有没有叶的上表面气孔多或气孔只分布在叶的上表面的植物?这些问题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引发学生独立去思考,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学生中有多种讲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并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最终寻求理想的结果。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暴露,让学生在看到教师思维过程的同时,教师也看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能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维。学生在寻求答案获取新知的过程中,也就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而得到答案后,接着要再追问一些启发式问题,如你是如何想到这个答案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这样解决问题是否合适?能否再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等,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

  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5.在多彩活动中展现学生的创新才华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创新活动可为促进学生积极创新提供良好的机会,努力创造这种机会,对于激励和鞭策学生不间断地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做生物实验时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经过独立思维后得出结论;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围绕某一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并撰写论文,提出建议等。生物教师在开展活动中力争要有创新内容,要把活动变为学生产生创新动力的加油站,使学生的创新理念长盛不衰。

  总之,新世纪的新型课堂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创造,要靠教师的高瞻远瞩、观念更新、锐意改革、教法创新,以及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等等;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21世纪的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