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会考插上高考的翅膀后--浅议如何提高文科班的生物教学效率
给会考插上高考的翅膀后——浅议如何提高文科班的生物教学效率
在当前高考模式下,文科生除语文、数学、英语外,主修政治、历史和地理,生物只要求通过会考考试就可以了。当今年开始,由浙工大、杭师大首次尝试深化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即将考生的高中会考成绩按一定比例算进高考成绩后,我们要改变文科生对生物会考的“分不在高,通过就行”的看法。针对这样的学情,如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三点: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文科学生来说,对他们讲学习生物是如何如何重要,还不如告诉他们生物是多么有趣的一门学科,更容易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古语亦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对文科生来说,学好生物的前提是对生物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文科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1.上好第一节生物课
“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是老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也是“生物课”与学生的初次见面。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否会喜欢老师,是否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生物。所以,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首先,我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的课堂组成非常有意思:作为老师的我是生物,作为学生的你们也是生物,而我教你们的还是生物,很凑巧我还姓盛,我希望你们以后能叫我盛老师而不是生物老师。说到这里,同学们都笑了,同时也记住了我的姓。接下来就很轻松地跟学生聊我们身边的生物学现象或知识。比如问学生:为什么很多树木在春夏季节叶片是绿色的,而在秋冬季节叶片却变黄了?为什么一个家庭父母亲分别是A、B血型,却生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也可以和学生谈谈克隆羊是怎么诞生的?转基因食品是怎么一回事等等。通过多个生物学话题让学生体会到生物是多么有趣的一门学科,对生物产生兴趣,对生物课产生期待。同时,也留给学生一个幽默风趣,知识广博的美好印象。
2.精心设计每堂课的课堂导入
新课的引入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关系到教师是否能真正进入角色,从而影响着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使其主动自觉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学习《特异性免疫一节》时,设问:“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在讲解《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这样设疑:“为什么子女和父母有相似之处?”“父母传给子女的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心学习。再如在讲《伴性遗传》时可以用“生物学史”导入: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作为圣诞节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了弟弟和周围其他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那么,色盲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为什么道尔顿和弟弟是色盲,而妈妈和妹妹都正常呢?色盲有什么遗传特点呢?生物科学史是人类探究生命奥秘的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人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逐步形成的,体现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系统的知识结构,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应用生物科学史开展教学能对生物学难点的突破起到独特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典故、谚语、仿生学、广告词等知识导入新课。总之,导入的方式千变万化,至于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来确定。采用的方法要恰当、贴切,并能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生物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
二、注重教材处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处理,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增删、重组等艺术处理,使教学内容更趋合理。
1.化繁为简,让学生易学
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挖掘、梳理和浓缩,可使课堂教学内容化繁为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及应用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近几年会考、高考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考查亲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的推断以及相关几率计算的题不在少数,而且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自由组合定律是以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但其中的每一对相对性状都可以独立遗传即都分别遵循分离定律。故在解题时可以把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分解成几个分离定律,再用分离定律有关结论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或相乘。
例如:已知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求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有 种和基因型的种类 种。
解析:AaBb×Aabb分解成Aa×Aa和Bb×bb;Aa×Aa→2种表现型(显性和隐性),有3种基因型(AA、Aa和aa),Bb×bb→2种表现型(显性和隐性),2种基因型(Bb和bb),两对相对性状属独立事件,依乘法定理,故子代表现型的种数=2×2=4种;子代基因型的种数=3×2=6种。
答案:4种 6种
2.化静为动,使学生乐学
现在的高中生物教科书图文并茂,色彩斑斓,但这些图都是静止不动的死图,让学生通过这些图去理解一些动态的过程是很难凑效的。比如在教学“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和翻译”等生命活动的过程时,通过制作动态的课件来演示,使学生能在教材静态图示的基础上,感受复杂的生命过程的动态变化,更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
3.调整重组,使学生会学
教师在充分理解与把握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与重组知识,形成知识组块,可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编码,从而达到易懂会学的目的。
对“细胞器”等相关知识,可根据有无膜结构的特点,将细胞器分为无膜结构、单膜结构、双膜结构的细胞器,也可根据细胞器在动植物中分布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类,即动植物细胞共有、植物细胞特有、动物特有的细胞器;这样调整重组,可提高组块水平,扩大短时记忆的信息量,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记忆与理解的效率。在学习了生物变异的应用——育种后,可以归纳并整理出五大育种方法,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并列表对五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关键步骤、优缺点及应用等进行归类比较。在学习了遗传信息的功能后,对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生理过程从反应场所、时间、原料、产物、模板、条件等多方面进行比较。这样整合处理,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全面而系统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洞悉知识的内在本质,也可把握各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最终达到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知识,灵活而有效地运用知识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作业,用心批改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系统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认知水平和创造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取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布置了,就应该检查批改。检查批改作业可以反馈教情、学情,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检查批改作业,还可以成为师生信息感情交流的桥梁。
比如一个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如果在某次作业中答出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这时,老师可在这个题的旁边批上“非常不错!”“非常好!”多数学生能从老师的简单的几个字里感受到关注和鼓励,这种关注和鼓励将转化为学生无尽的学习动力!极有可能,这个学生因为这几个字而爱上生物课!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