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7阅读:
字号:|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和惊讶开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会学”是建立在思考问题基础上的,问题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构建、知识的生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营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问题要“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轶闻趣事、谜语故事、写实诗歌等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的能力。

  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教学设计时,笔者引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章炳麟的《讽慈禧太后七十生辰》诗。通过该诗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根据此诗分组讨论:慈禧太后有哪些卖国行径?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危害?在设计《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笔者拿出父亲保存的我们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些老照片和一张最近我们去旅游拍的照片,让学生尽量找出两个时期拍的照片的不同之处。最后,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总结出变化,并让学生结合自身讨论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得出认识。

  二、设计问题要“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在历史学习中,诸多历史事件本身是孤立的,怎样让诸多孤立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把孤立的历史事件放到历史长河中讨论,为学生拓展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饶有兴趣、思维活跃地探究,进而得出既符合历史事实又符合时代特色的独特观点,让学生不但会学而且会用。如在《戊戌变法》一课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生活在中国19世纪末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何要发动戊戌变法?如果我们参与这场变法,会做哪些准备?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有哪些进步之处?如果这些措施能推行将有何作用?假使袁世凯不告密,维新强国梦会实现吗?戊戌变法在近代化中的地位如何?应用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设计问题要“巧”,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性

  学生能不能将现有的知识结构重新组合?能不能对已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来认识?能不能将所学知识和能力应用到新的情境,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和规律?这是衡量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从学会走向会学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教师巧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即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来降低衔接难度,及时唤醒那些与新知识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

  例如设计《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时,在导入本节课之前,先设计问题: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过几次工业(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巧妙地完成了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并形成对工业革命发生条件和影响的规律性认识,以便学生用此规律解决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相关问题。

  四、设计问题要“精”,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处设疑。所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由易到难,重视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例如在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课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是谁创立了该家思想?战国、汉代、宋明时期该学派思想有何发展?为什么这一思想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该思想有何现实意义?为什么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学习这一思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通过问题的设计,把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开放化,而且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这样就使教学过程成为训练学生思维层次的过程。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创设问题情境策略教学的主要特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成为乐学、会学的主人。

上一篇: 高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