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浅谈新课改中地理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05阅读:
字号:|

  浅谈新课改中地理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使得地理教学的实施举步维艰,教学效率低下。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高效和终身发展,就需要我们执教者坦然面对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并认真反思,不断地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

  一、在课改困惑中反思情感教育的渗透

  初中学生往往在地理学习上感到很难很吃力,刚到初一就碰到较抽象的天文地理领域的知识,尽管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标、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为地理教学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情境,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不尽如人意。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思绪似乎游离在外,更有甚者上课时表情冷漠,眼神空洞并设法逃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承认并允许学生一时跟不上,耐心帮助学生慢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激发学习地理的信心,换取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感情上的融洽,做到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变化,任何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冷落、歧视,都会挫伤他们自尊心,窒息刚燃起的求知之火,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立。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为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纳,在行动上接近,从思想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二、在课堂“动”起来的困惑中反思如何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无所适从、无暇以对,甚至感到特别紧张,结果造成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为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再现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及时地调控课堂教学环节。

  三、在学生“活”起来的困惑中反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部分课堂上,教师为了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数量,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主动等问题,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思考和活动,忽视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等。其实,课堂教学固然要对问题进行预设,但问题的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问题的出现要适时、难易适度,且正好适合接受和认知能力。要让学生的思维围绕着教师的提问,要更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要让更多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探究,主动提出围绕本节课的问题。针对问题,教师要正确引导,不能急功近利,要和学生共同合作,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找出自己的答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确实与本节课没有任何联系,教师不能不理睬,而应巧妙引导,对学生自己的主动要肯定,少否定,使他们的提问在预设中、调控中进行。问题是思维体操,思维是课堂的真谛,师生在互动过程中要有思想火花闪现与撞击,“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四、从主动“争”出来的困惑中反思对学困生的态度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班里的学困生,总认为他们不是重点,不用管他们,结果他们在考试中考得很不理想,而且越考越糟糕。一名学生在给我的纸条中写道:“老师你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但你如果能关心我们这些学困生,那么您将得到全班同学的拥护,那么我们班的成绩也可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他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相信教师只要为学困生们加油打气,对他们给予更多关注和关爱,进行及时、必要的辅导,让他们重树信心,师生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轰轰烈烈的“翻身仗”。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新气象,也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身为一线教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课改试验教学,我受益匪浅。课改让我困惑,困惑让我反思,反思让我不断进步。

上一篇: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课程开发策略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