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中的环境保护
--环境学导论课题报告
指导老师:
年级专业:
组员:
中国民俗中的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摘要]
民俗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事象,它能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民族文化发展规律,也能够折射出民族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思维模式。各个民族的民俗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民俗。如北方游牧民、西北维吾尔族及西南藏族及其它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丧葬、狩猎、畜牧、信仰、游艺竞技等习俗之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它不仅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而且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珍贵的人类文化资源和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各种民俗之生态观,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民俗;生态环境;恶化;探析;轮牧;信仰
一、研究背景: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部、西南各地,从所占民族人口数量、地域面积来看,居住在我国北部、西北、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总类繁多,各具特色。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衍生了许多环境问题,虽然人们逐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些难题,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却无法彻底改变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而民俗却在不同的地域发挥着保护环境的作用,延缓了环境恶化的步伐。
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孙秀华认为:民俗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并沿习而成,民俗活动具有以下环境保护作用:民俗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民俗在环境保护自然环境、规范行为、提高环保参与性和创新性方面都具有实践性作用。
二、研究目的:
民俗是各个民族面对生存环境做出的文化选择。这些文化选择,即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各个民族创造性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反映了各个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念,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内容。在当今社会环境恶化的条件下,民俗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为发展我国成为现代化的美好环境作出一定的潜在贡献。
三、研究方法: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的民俗各具特色,因此我们的研究将从三种民俗角度剖析保护环境的具体民俗形式,分析民俗体现出来的环保伦理,探讨具体的民俗和抽象的环境伦理最终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作用。
(1)地域——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
(2)信仰——不同信仰对民俗环保思想的影响
(3)生活——生活生产中的环保行为
我们将结合三者于一体,完成本次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四、研究进程:
前期:
陈云昌 蒋峰 ————南方地区的资料收集
关雪萍 ————北方地区的资料收集
黎秋菊 ————汇总两方材料,提供初步大纲
后期:
关雪萍 ————制作演示文稿(PPT)
黎秋菊 ————完成书面报告
五、研究内容:
人们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自然养育了人类,人类必须服从自然。这种意识自发地形成了若干有利于环保和生态的规则。
北方民族
草原民俗是北方游牧民族面对生存环境做出的文化选择。这些文化选择,即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创造性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念,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内容。
据有关文献记载,北方游牧民族不仅有很多生态伦理规范,禁忌习俗等,而且还有很多有关保护草原、草场、水资源、食物资源、野生动物、树木森林的法律条文,因此,民俗与生态共同构成有机联系和彼此制约完满的有机整体。
居住 :世界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建筑样式,北方游牧民族创造了独特的建筑形式蒙古包。蒙古包的建材不需要土坯和砖瓦,无需金属材料,只需要少量的木杆、毡子和皮筋,把建造房屋的自然资源消耗降低到了最低点蒙古包是独具特色的生态环保建筑,当蒙古包拆迁后,不久就会看到原址上,生态还原,绿草如茵。
丧葬:在北方游牧民族丧葬习俗中,无论是秘葬、野葬,还是火葬,总是让死者的遗体在草原上自然而然地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这样既减少了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和对树木的砍伐,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
信仰:北方游牧民族信仰习俗的联结与构建无疑具有某种生态性质,不仅以北方特有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而且均程度不同地折射着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态意识和价值取向。如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崇拜(对草、树木、水源等的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狼、鹰、鸟类等的崇拜)、祖先崇拜等等。
具体来讲,如北方游牧民族崇拜火,慎用火,不用火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其熄灭,即使是在空旷之地的篝火也是如此,他们充分认识到火对自然环境,尤其是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力。此外,在燃料使用方面也包含了丰富的草原生态文化观念。北方游牧民族传统燃料是牛粪、马粪。每到夏季,他们总是把大量的牛马粪收集起来,做成粪坨晒干储存,以备取暖、煮茶之需。
北方游牧民族常以四季轮牧、倒场放牧等方式去保护草场植被,确保草木的更新、生态的平衡。狩猎时不射杀或惊吓受孕的动物,围猎结束后,一般把不同的雌雄动物双双放生,避免动物绝种,这些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狩猎习俗中所体现的生态观。北方游牧民族倒场轮牧的生产方式,是北方游牧民族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天人和谐,长期共存的生态观的体现。
许多民族禁捕、禁杀、禁食他们所崇拜的作为图腾的动物和植物。他们认为图腾动植物是他们的祖先,是可敬仰的,必须加以保护;如果伤害了自己的祖先图腾,图腾动植物也会翻脸不认亲,以同样的手段报复本群体的成员,并从此不再担负不伤害或保护群体成员的义务。因此,就有蒙古人禁猎苍狼、哈萨克人禁猎或肉食天鹅肉、满族人禁食狗肉、维吾尔人忌打杀燕子等禁忌。这些民间禁忌很好地保护了动物,营造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使之与人类协调发展。
同时,古代维吾尔人对树木顶礼膜拜,将其视为民族始祖,这种意识至今仍没有消失,如不允许砍伐院内、田边、河边的独树,特别是老树,不能在树干、树枝上晾衣服,不能在树下倒污水和垃圾等。可见树木虽为植物,但人们的行为和所为必须实施考虑到树木所具有的神圣性,若危害和玷污树木,则会带来惩罚的灾难。
另外,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非常注重饮水水源的卫生,尤其对饮用水的清洁程度极为重视。诸如:在水井、水泉、水窖、涝坝旁边,禁忌洗手、洗脸、洗脚、饮牲口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说明他们注重保护与节约水资源,从而能减轻自然灾害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的破坏。
南方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是非常重视对鸟类和各种动物的保护。在云南鹤庆县西山一带的白族中,流传着一个“祭鸟节”。每年清明前后,人们身着盛装,吹着唢呐集中到山野草坪,先由一位长者在乐器伴奏下唱歌,赞颂鸟类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哈尼族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以他们特有的方法将高山密林中凹潭和溪流的水引入盘山而下的水沟,水沟迂回曲折流经层层梯田。每块梯田根据其面积规定的用水量,然后通过一个木槽,十分巧妙地将水引入田中。正因为有了梯田和水,才把大片的山区变成了盛产谷米的良田。凡到过哈尼族山寨的人,都会为哈尼族人民的这一独特创造赞赏不已。
水资源利用:西南地区虽然多为山区,但在许多地方,人们有一种充满自豪感的说法“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族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山坡上修筑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上下可以垒叠数百层。这么高的地方水从哪里来?
轮休制度:一般观念认为“刀耕火种”是破坏环境资源的落后的耕作方式,但是有的学者经过细致的考察,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发现了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的轮休制度:他们的“刀耕火种”也并非某些人想像的那样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凡进行“刀耕火种”的地方,都要将其土地划为若干片(一般是1~20片),在这些分为片的土地上,有的是耕种一年后即让该片土地轮歇;有的是耕种2~3年但轮种不同的作物后让该片土地轮歇。而在轮歇抛荒的土地上,人们又种上速生树木或经济林木。
六、研究意义:
作为一种精神观念而言,各民族的民俗之生态观在各民族中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和客观实在性,它能够规范群体的情感、心理和意识活动。同时它作为经过实践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知识而被提炼和约定起来的观念形式,能够为人们提供某些共同认可的社会观念与思维模式,从而成为群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加以利用。如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草原民俗之生态观,建设北方生态绿色屏障,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七、总结:
民族在环境保护中切实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有效作用。虽不及官方法律的强而有力,却通过民众的内在意识和外在行为自发地、潜移默化地保护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化、大众化的工程,需要全民参与。这与民俗的特点相一致,民俗是大众化的行为模式。在保护环境方面,民俗利用其独特的优势,让我们生存环境得到尊重和保护,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环境保护中必须予以重视的保护方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