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10阅读:
字号:|

  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区域地理学习基本的方法,是地理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就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与技巧进行探讨,与广大同仁商榷。

  1.运用地图,建立空间概念,学会空间定位。

  区域空间定位的一般方法如下:①从形状轮廓特点进行直觉推测。在识记时将轮廓赋予某种熟悉的形象,如黑龙江似天鹅、湖北似大盖帽,意大利似长筒靴,等等。②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加以准确定位,如美国本土主体经纬度为西经75°至西经120°、北纬30°至北纬49°,西邻太平洋,东邻大西洋。③利用地理事物(地形、河流、地名及资源分布等)加以辅助判断。如某区域标有鲁尔河及埃森等,则该区域有可能是鲁尔工业区。注意构建中国和世界的“心理地图”;加强对重要国家、特征区域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心理记忆。

  2.运用综合的方法,归纳区域特征。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水系、植被、土壤等方面归纳概括,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人口、工农业、交通通信、城市等方面归纳概括。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故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观察能力是对地理事象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各种地理能力的基础。观察是同学们思维的触角,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得越细致、越全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越深入,思维就越活跃。因此,地理观察力在地理智力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

  一个人地理观察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地理感性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对观察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图所包含的内容大大超过了同样篇幅的文字记载量,地图对地理事象的定性、定量、定位、定向、定型等五大方面的功能表现出较高的精确度,它还展示了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变化规律。可见,地图语言的内容最精炼,表达最直观,使同学们容易辨认、判断、理解和记忆。原因是图像系统比文字系统更形象、更直观。实验证明,同一地理信息,用语言描述传递,需2.8秒,用素描图像传递,需1.5秒;用彩色图像传递,只需0.9秒。可见,在同一时空,大家对地理事物的感知和有效反应差别较大,对清晰、形象、鲜明的图像系统反应灵敏,兴趣浓厚。

  4.重挖掘,抓联系。

  综合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发生改变,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区域地理教学一定要抓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要素的内在联系,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不断“派生”新的知识。研究区域,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思路:将任何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状况或变化引入下图中,用以解释和探讨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成因联系,综合分析的结果必然得出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再联系人类活动,人类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植被、水域、土壤等),进而影响其他要素的思路继续深入探讨。这样思维线索的深刻意义是帮助学生解决任何一个区域的实际问题,从而渗透有用地理的学习理念。

  5.利用案例教学。

  5.1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于1870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其目的是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以期达到对法律规则的理解,从而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5.2地理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目前主要见于高中地理新教材,它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直观形象的典型案例,供师生使用。此外,高中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正是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加快了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和使用。地理案例教学主要有以下作用。

  5.2.1便于理解知识

  采用地理案例教学,便于加深对抽象地理知识及原理的理解。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数据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也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

  5.2.2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地理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学生经过准备、参与讨论、分析思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有助于所学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巩固,有利于地理学习的内化。

  6.树立区域整体性思想。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它为认识区域总体特征提供了必须遵循的教学指导思想。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中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地理学十分重视在区域内把各种地理要素综合在一起研究,力求从整体中观察事物的特性,从各种事象相互关联中把握整体属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要求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渐学会从地理要素之间、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入手,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综合性。

  7.讲练结合。

  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赶进度,因而每节课老师都把内容安排得满满的,直到下课铃响,老师还意犹未尽,恨不得再拖堂几分钟。老师这样做的心意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好心不一定就能办好事,学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慢慢地就离不开老师的“教”,离开了老师便不会“走路”,能力也就退化了。洋思中学之所以成功,原因就在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应适当穿插一些经典的高考题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这样做的目的,重点不是教会学生解这些题,而是在解题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探寻解题思维方式或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感悟高考试题,知道高考是怎么在考,从而把握高考的方向,树立学习的信心。

上一篇: 高三第二、三轮地理教学计划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