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高中地理解题的奠基石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3:49阅读:
字号:|

  高中地理解题的奠基石

  一直以来,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大量问题是从区域地理入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先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再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去理解和解答问题。以下就历年高考试题中一些针对考生区域地理定位能力方面的考查题来具体分析区域定位的几种方法。

  一、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

  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是地理区域定位几种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利用经、纬线定位首先要在脑海里构建一幅“心理地图”,该图应包括“点定位”、“线定位”以及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的定位。

  “点定位”即要求记住一位重要城市、海峡、河口、运河、内海、湖泊、港口的地理坐标,例如纽约的坐标约为(72W、41N),新加坡的坐标约为(104E、20N)等。“线定位”即记住一些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重要地形区。重要纬线有:0°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纬30°、北纬40°;重要经线有:0°经线、30°E、60°E、90°E、120°E、180°、120°W、90°W,例如30°N自0°经线开始向东依次穿过的重要地形区有: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北部、伊朗高原、青藏高原的南部、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墨西哥高原的北部、密西西比河的河口处、佛罗里达半岛的北部。记住这些经纬线基本上可以构成覆盖地球表面的粗略经纬网,这些粗略经纬网附近的地理事物往往是地理考查的重点区域。

  例题(2008·全国Ⅰ):读下图,完成第(2)题要求。

  ■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解析]本小题答题的关键在于根据经纬网作出准确的定位,一旦位置确定下来,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点拨]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为非洲赤道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降水丰富,再加上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因此,该河流量非常丰富。(G河——刚果河的水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二)

  二、通过地理事物的面积、轮廓、形状定位

  不同地理事物的面积大小各不相同,轮廓、形状也各具特征,据此也可以进行区域定位。

  例题(2004·全国文综卷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2)①区主要农作物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A.广东B.吉林C.新疆D.陕西

  (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点拨]答本题的关键先根据轮廓、形状定位,根据国土面积、轮廓及五大湖轮廓、形状判断该地区为美国。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形成了多个农业带,图示的是小麦带和玉米带。该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①区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我国的玉米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以松辽平原最集中,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三、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例题(2006·全国文综Ⅱ):根据相关资料,完成第(1)小题。青藏铁路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

  (1)读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回答:

  a为 山脉,b为 山脉;c、d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 。

  [点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所在地)的南缘为昆仑山脉,青藏高原中部横艮着唐古拉山脉。所以a为昆仑山,b为唐古拉山。据图可知c、d两地高差大,坡度陡。铁路工程量大(土石方多,桥梁、隧道多),造价高。

  四、根据图中的图例或景观特征定位

  有的题目在阅读材料中提示了区域范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等特征,对区域定位和解题有很大帮助。所以在解答材料题时应注意审好材料中的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和区域特征,再借助图中的一些图例、景观照片等来解答问题。

  例题(2006·四川文综):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第(2)小题。

  ■

  (2)图中A是所在河流迄今争议最少的水利工程,其名称是。该水利工程以下河段径流量沿途变化的趋势是,试分析原因。

  [点拨]据此水利工程在图中的位置及景观照片可判断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其下游支流汇入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故水量逐渐减少。

  地理解题中以上几种区域定位法应是相辅相成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并用,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识记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空间联系以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各地的自然景观、气候类型等。解题时把这些知识有机结合运用,这样既能提高区域定位的准确性,又能加快解题的速度。

上一篇: 高中地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