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情境 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优化问题情境 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摘要: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待落实。本文论述了优化问题情境促进情感目标的落实可行性,同时通过对相关教学实践的反思,提出了优化问题情境落实情感目标的可操作性策略。
关键词:情感 失落 问题情境 和谐
一、科学课堂教学现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失落
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三维教学目标已经为广大初中科学教师们熟悉,然而,现实科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在教学中忽视、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很少考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评价中不易也很少涉及,在“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支配下,不少教师教学中只关注考试中可以体现的“考点”。
第二,不好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具体到操作层面不好把握,不少想在落实该目标方面做些工作的人也无章可依,最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常常不了了之。
第三,素材“偏理”。与人文学科相比,科学课本身的学科特点上更多的偏向于“概念”“现象”“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过程都偏向于理性,感性的材料需要挖掘。因此,教学中很多原本可以“由理生情”的切入口被忽视。
二、优化问题情景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1、问题情境影响落实情感目标的教学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不可能借助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依托科学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因此,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为其后的探究留下广阔的问题空间,能否在探究过程中落实情感目标(后文均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问题情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好的问题情境给出了发现问题所需的充分的相关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问题发散空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发现问题因素,从而顺利地展开包括落实情感目标在内的问题探究教学。
2、问题情境能激活落实情感目标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探究学习也是落实情感目标的有效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主要元素包括自主、创新、合作,开放等等特点,单纯地依靠复习提问、开门见山提问等常规的问题呈现方式往往不能激活探究学习的要素。借助多种形式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构建问题空间的热情,能有目的地刺激学生模仿、思考科学问题的深层意思,能调动学生自发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问题情境能丰富落实情感目标的教学内容
正像课程标准中所说,情感目标的落实不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只能依托相关的教学内容来渗透。科学课程内容的五个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很多知识点都可以找出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的内容,在这些结合点都可以设置直接指向情感目标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探究。另一方面可以化理为情,拓展材料内涵。针对一些理论性、概念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基于情感目标找到合适的问题情境来丰富有关情感目标的教学内容。
4、问题情境能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场
心理学表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有效的途径是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能有效地、长久地在学生的内心激荡。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场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从教育心理学来看,真实的问题情景能促进高级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理直感、美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体验的产生。积极联系科学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能在课堂上创造出一个情感体验的场,让学生在情感场中体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
三、 优化问题情境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的实践分析
1、 丰富内容为突破口 优化情境
问题情境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特点设计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问题情境。我们可以结合《地球上的水》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的教育,以展示中国水资源不足为问题情境;利用“能源”教学对学生进行节能意识已经科学发展能源(核能),以展示汽油价格节节攀升为问题情境;结合“二氧化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温室效应”的利与弊以及“热岛效应”的等环保教育,以各地出现的“暖冬”为问题情境。
笔者在执教《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节时,发现教材对通篇内容都是从全球水资源现状客观的角度进行介绍,而且学生对水很熟悉,于是设计了一个触动学生认识的情境,情境以故事的方式呈现。讲的是《读者》中看到的一则老牛为小牛讨水而挨鞭子的故事。因为这个情境设置,学生对水有了在情感上的重新认识,触动了学生内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应当正确对待自然中的平凡之物。作为情感目标之一的爱的教育通过问题情境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体验活动为主 优化情境
以体验活动为形式的问题情境,希望学生从体验活动中发现所要探究的问题,希望学生能从亲身经历的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内心深处体验自然的和谐,感受科学的美感。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活动,布置好活动的任务,为下一节课提出问题做情境准备。比如上动物植物教学内容时,让学生到校园草地花坛发现植物种类或者动物的种类;另一种是直接在课堂活动,重视学生体验,重视活动中的问题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比如在《温度计的使用》课堂上,让学生使用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有学生提出自己的体温是38.3摄氏度,最后发现是该生不停的搓动的结果,笔者将学生的错误测量变成了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的实事求是。
3、展示真实生活场景 优化情境
围绕学生生活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常常能引起学生的强烈情感共鸣。教师只要能勤于观察和发现,做个有心人收集好那些资料,常常能创设出能极好的落实情感目标的问题情境。讲到环境时,笔者给学生展示录制好的本城区一角的视频,天空中大片浓烟,小河中浮在黑水上的垃圾给学生极大的震撼,学生纷纷流露出要保护好环境的真情实感。讲到运动时,笔者以不久前本班学生运动会上短跑比赛的一段视频为问题情境,在那震天的加油声中,在那整个的百米冲刺中,情境激发的不是单一的运动中的问题,还有再一次感受到集体的团结力量与荣誉感。
4、诗情画意 丰富情境内涵
一方面很多初中学生对诗画感兴趣,诗情画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诗情画意的问题情境本身能给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感染、熏陶。如在学习《几种重要的盐》讲碳酸钙的性质前,可以从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诗篇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碳酸钙经受“烈火焚烧”的洗礼,生石灰遇水的“粉身碎骨”及最后成“清白”的氢氧化钙的变化现象。在讲月相时,由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引入,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所体现的情感和月相变化;让学生来感受“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美丽,分析其中的具体情境;在讲月相练习时,找了一张影视中月亮画面,让学生来发现其中的不正确之处。在讲光的问题时,我们还拿出名画《蒙那丽沙的微笑》让学生们讨论其中的光和影。学生对自然美、科学美的感受和品味,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对问题情境的研究之中。
四、优化问题情境的反思
1、教师理念是优化问题情境的前提
在优化问题情境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容易依旧是以另一种方法在维持着凯洛夫的教学——“我们充分利用情感让学生动口动手”。设计问题情境时,有意无意地仅仅看上了情感因素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工具特点,仅仅满足于吸引学生眼球,从而忽视、忽略问题情境的情感目标功能。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明确情感目标不仅仅是手段更是目标。优化问题情境必须把情感目标真正当成三维目标之一,处处提醒自己尽可能的拓展情境的情感元素,时时检查自己情感目标是否落实到位。
2、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是关键
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老师们认为是很有针对性很有意义的情境,课堂上却很难引导到情感目标上来,有时甚至出现了与设计的情感目标相抵触的局面。这些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往往是情境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情绪活动方面情感体验迅速、情绪状态富于活力而且外露,同时情绪活动具有强烈的两极性,喜怒哀乐快速多变。初中生价值观方面趋于理想化,因此常常缺乏社会意义。问题情境的设计和处理时如果不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特点,要落实情感目标是不可能的。
因此,问题情景设计上既要新奇有足够吸引力,但也不能仅仅为了吸引学生耍耍花枪,也要考虑到他们已经是“小大人”,能读懂其中的情感;问题情景要简单明了迅速引起情感共鸣,但不能仅仅满足激发学生的单一思维,应该有较为广阔的情感体验空间。问题情境的探究时,无论学生提出看法多么幼稚可笑,教师都不要轻易作出否定或肯定性的结论对学生进行压服,特别是一些价值观方面的观点,一定要试图理解学生,引导他们主动的树立相对正确的价值观。
3、问题情境与情感目标的和谐是归宿
问题情境的形式多样,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问题情境都应该与相应的情感目标的因素对应,否则成了空中楼阁。通过实践,结合科学课程的情感目标要素,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境可以和相关情感目标相关要求和谐交融。
趣味型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同时强化尊重科学原理的意识。
审美欣赏型问题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净化心灵,能帮助学生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科学前沿型的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开放讨论型的问题情境,能培养反对迷信的创新意识,能让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学会沟通、交流与共享。
社会责任型的问题情境,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总而言之,优化问题情景,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层次需求,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开拓思维,活跃思想,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坚,《中学科学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田慧生,《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黄煜峰,雷雳编,《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张月飞,《构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科学课堂》,宁波教育学会网站,慈溪市长河初级中学??
5. 朱铁成?,《物理教学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9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