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在反省中成长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4阅读:
字号:|

  在反省中成长

  我们班级的各科成绩很好,但是有两个孩子,顾州和嵇壮壮,学习好,个性强,易骄傲。上课总是喜欢顶嘴,,听不得一句逆耳之言,在班级中影响极坏。

  我向来很尊重孩子的个性,在孩子不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下,我一般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倡导自由的,民主的课堂。但是孩子课堂习惯性的顶嘴不行,不顾老师感受,顶次数多了,我在学生面前会失去威信;如果我不批评,别的孩子又会觉得我不公平,我还是会失去威信。 到底该怎么办?

  我尝试个别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能记得,但是一到他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或者他认为不公平还会乱发脾气。这个方法有效果,但是效果甚微。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方法,必须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所有人都一样,而且对他甚至更好,因为他成绩好。于是我决定在集体中解决这个问题。我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在反省中成长

  我首先要求孩子们不要随便讲话,先自己思考一下开学几个月来的自己的言行,包括上课,课间,就餐,就寝,以及和家长相处过程中,自己的优点是什么,自己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孩子们思考了一会,但是没有人举手说,可能是孩子们觉得难为情,他们可能在想:老师平时教育我们都是谦虚啊,低调啊,这我们怎么好意思说呢?于是,我告诉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不仅要学到一技之长,学到过硬的本领,还要善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必要时显露自己的闪光点,让你的同学和老师赏识你,像你学习。这时,教室有些动静,我暗喜,知道他们已经开始“放下戒备”了,我又鼓励孩子先动笔写在纸上,然后举手读出来。同学们一下子热情高涨,纷纷动笔写。这时,我留意一下顾州和嵇壮壮,他们写的特别认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闪光点的确很多吧。

  我开始指名孩子来说自己的优点,而且尽量引导他们放松一点,畅所欲言。看着举起的一双双手,我喜上眉梢,左炜说自己的优点是钢笔字特别漂亮,值得大家学习,汪明星说自己的朗诵水平很高值得大家学习,惠康靖说他上课时认真听讲值得大家学习,王广扬说他特别有礼貌值得大家学习......我让好多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点,但是我没有让他们俩说,尽管他们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喊着“我,我......”。

  讨论了一会儿,我觉得时机成熟了,我延伸了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都有值得自己自豪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都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的不足,就像完美洁白的玉石上有一小块瑕疵一样,影响自己的前程。那么,你们有什么缺点呢,能敞开心扉和大家交流吗?想做一个老师喜欢,家长引以为傲,同学愿意接近,走上社会被社会接纳的好学生吗?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55双眼睛注视着我,然后异口同声的说:“想。”我在黑板上写下我们班会的主题:在反省中成长。我对他们说:“请把你的缺点写在优点后面,可以结合期中考试成绩来谈,并思考你自己的改进措施。”

  同学们纷纷动笔书写,教室里一直很安静,他们认真仔细的思考,然后工整的写在本子上。我提了两个同学后,让“顶嘴大王”嵇壮壮说,他很恭敬的站起来说:“我的优点是书法好,成绩也不错,值得大家学习。我的缺点是爱发脾气,不团结同学,爱顶嘴,期中考试,我的语文和数学进步了,英语退步了,我对这次考试有点不满意,我以后要发愤图强,一定要改掉顶嘴的坏习惯,做个好学生。”说完后,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到顾州身上,我也顺势提了他。他低着头,诚恳的说:“我的优点是读了大量的课外书,课外知识很丰富,另外回家帮家长做家务,这点值得大家学习,我的缺点是喜欢自以为是,上课自己会的就不听,还喜欢耍小性子,我希望大家学习我的优点,帮助我改正缺点。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听殷老师的话,因为殷老师对我们特别负责,我们不能忘恩负义......”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顾州讲完了,我的眼睛觉得酸酸的,我突然觉得我自己做的也不够好。于是,我也对孩子们进行了反思:老师是个要强的人,往往对你们要求太严格,有时对你们凶巴巴的,甚至着急的时候还会骂你们,老师今天觉得我们应该平等,应该互相尊重,但是,老师说的对的你们也要听,毕竟,老师是希望你们好的啊......

  就这样,嵇壮壮和顾州两个“顽石”在悄悄的改变,我的班级,也在悄悄改变。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往往期望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方向去发展,但是孩子毕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建议您不要急躁,耐下心来,尝试和孩子们开诚布公的一起反省自己,相信您会有新的收获。

上一篇: 在农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快乐的学...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