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政治 -> 正文

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要求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8:22:08阅读:
字号:|

  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要求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政治学科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高考试卷有多个试题涉及到这一目标的考查,体现了高中政治教学的新进展和高考命题的新要求。分析、总结这些试题的设计方式和考查特点,有利于新的命题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

  一、以不同角度的观点创设问题情境

  ?

  新课程政治试题的问题情境,大多通过不同于教材、教学中的新材料创设,因而有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之说。多角度试题,主要是通过提出新角度的观点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方法大体上有以下两种。

  ?

  一种是从不同于教材和教学角度提出新的政治结论的方法。2010年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1)问就是这种类型的试题:

  ?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新航路开辟的学习内容,教材大多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顺序展开。在这一叙述体系中,哥伦布航行美洲与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海一样,只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个事件。试题将这一事件抽象为新航路开辟的政治现象,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哥伦布航抵美洲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新观点,从而创设了不同于教材和教学的新情境。

  ?

  2010年江苏卷第22题也属于这种类型的试题,它是这样表述的:

  ?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

  试题借助于《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提及的辛亥革命性质的两种角度,要求考生对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政治观点做出解释说明。显然,从这种角度界定辛亥革命性质的政治观点与教材、教学的角度和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人们对辛亥革命以“革命”的名号标识是没有异议的,各版本教科书也是按照革命的定义来组织内容的,如反清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组织的建立、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以及清廷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试题则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角度创设了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意义的新观点问题。

  ?

  另一种是借助于材料创设新角度观点的问题情境。2011年课程标准全国文综卷第41题,以西方崛起的内容为材料创设了新的问题情境。它是这样表述的:

  ?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政治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政治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政治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政治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在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中,“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以及“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等政治现象,分属于政治制度、人文精神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专题。在试题中,它们则是作为西方崛起的材料出现的。试题通过一、二两段材料,形成了西方崛起在过程、原因和影响方面观点明显不同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针对材料的不同观点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和评价。

  ?

  2010年课程标准版全国卷第40题,新情境的设计思路与其基本相同。它先是通过两条材料和问题展示了中英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发展的内容。其中,第一问要求概括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即从材料中归纳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第二问要求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概括材料中所提及的两个阶段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第三问要求结合中英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的不同历程,阐述对恩格斯提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有在政治前提具备时才能形成的观点。如果将机器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载体的话,此题实际上指的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问题。但怎样的政治前提才是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恩格斯的观点中没有提及,教科书这方面的表述也比较笼统。人教版和人民版在阐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时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都提到了海外市场、劳动力、资本、生产技术,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等因素。岳麓版还提到了政府保护私人产权、丰富的煤铁资源以及牛顿力学的创立等政治条件。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也没有定论,有的认为主要是市场因素、有的认为主要是制度因素,有的则认为是几个因素的合力。试题通过材料和设问,创设了从新的角度观察中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问题的新观点。

  ?

  山东卷的新航路开辟题和江苏卷的辛亥革命题,并没有呈现大段材料,只是从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视角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试题的情境不仅教材中没有,教学中也极少有老师涉及。全国卷的试题,虽然引出了相关的材料,但试题新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如何认识材料所反映的政治问题所形成的。可以说,多角度观点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这类试题的鲜明特色。

  ?

  二、着眼于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

  ?

  论证是指引用论据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政治考试中主要表现为对政治观点或问题的解释、说明和证明的能力。探究就是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政治考试中主要表现为从政治材料中提出和论证问题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多角度政治试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

  一是运用判断、归纳、比较和推论等方法论证政治问题或评价政治观点。判断是指明某一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活动过程。政治考试中主要通过试题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政治观点或概念的定义对相关的政治结论或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说明或评价。

  ?

  对美洲的“发现”是偶然或必然的这一观点的判断,首先要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定义,然后将所学的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与其进行对照,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定义。如果从孤立事件的角度看,哥伦布航抵美洲这件事可以认为是偶然的,因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印度或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他本人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因此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如果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看,其首航的结果可以看成是必然的,因为当时“发现”美洲的政治时机已经成熟,如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寻金热的出现、传播天主教的要求和科技条件的具备,加上陆上商路受阻等原因。综合起来看,哥伦布航抵美洲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

  归纳是指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的认知过程。政治试题中,可以要求从具体的政治事实中抽象出政治概念,也可以要求从材料信息中概括出主题或写出简短的要点。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不同的背景出发可以对其性质做出不同的结论。将其放在“1911年秋至1912年春”政治背景下审视,它只是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变革方面。将其放在1900—1913年的背景下审视,它是一种政治现象,即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现象。其对中国的影响,除政治变革以外,还包括社会思想的变革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试题正是要求考生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中抽象出政治革命的概念,并从社会革命的定义出发概括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生活习俗的出现等具体的政治事件。

  ?

  比较是指把事物与现象加以区别,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与关系的认知过程。它可以在同类或异类的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推论涉及在一系列例子或事例中发现模式,一般出现在学生能够抽象出一组例子或事件的概念或原理的时候。当比较连同推论等认知过程一起使用时,比较有助于类比推理和对政治观点的证明。2010年全国文综卷第40题的最后一问就考查这样的思维方法。试题要求考生先通过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获得其异同点的认识,即中英两国虽然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结果不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形成而中国则没有形成。然后,将政治前提的要素与中英两国进行比照,分析其不同结果的原因。在对照中容易发现,英国具备了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前提而中国没有。

  ?

  二是通过分析和综合等认知过程论证政治问题。分析是将认识对象分解为它的构成部分以及确定部分怎样联系及其与总体结构如何联系的思维方法,包括区分、组织和归属三个认知过程。其中,区分是根据适当性或重要性将一整体结构分解为部分;组织涉及鉴别一份材料或一个情境的成分并识别它们如何组织成为一个内在一致的结构;归属涉及解构过程,要求学生弄清楚隐藏在交流材料中的观点、偏好、价值或意图。三者紧密联系,往往在试题中一起出现。以下2010年全国文综卷第40题最后一问为例做一说明。这一问是这样表述的:

  ?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政治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政治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政治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目比较概括,考生首先需要明确试题的要求,这可以看成是解题的第一阶段。设问实际上有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所组成。一是恩格斯所说的“政治前提”的观点是什么?二是怎样解释和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从材料看,恩格斯认为只有在政治前提已经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脱离萌芽状态而正式形成、才能从“原初工业化”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也就是说,解决试题的关键问题是怎样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这就进入了解题的第二阶段。对这一观点的论证,论据可以来自材料也可以来自所学知识,论证的方法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归纳法,考虑到试题所提出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以对政治前提的认识为中心”的要求,本题可以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采用归纳法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解题的第三阶段是在试卷上书写有关答案,不仅考查相关的证据,还考查了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表述方法和书写格式。由于试题对政治前提的认识是一种开放性的要求,即政治前提可以是一种要素或多种要素。如以市场这一政治前提的要素为例可以对本题做出这样的表述:

  ?

  论点:只有在政治前提具备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正式形成。

  ?

  论证:

  ?

  英国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海外市场的需求,进而极大地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

  ?

  中国明清时期,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和的农民贫困导致的购买力低、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的限制,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导致海外市场萎缩,从而使中国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

  结论:当市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前提时,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

  按照“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这种类似于三段式的表述方式,可以对恩格斯有关“政治前提”的观点做出上述的阐述。当然,政治前提也可以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资本”、“技术”和“煤铁资源”等要素,只要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即可,其表达方式可以仿照上例进行。试题的考查重点,就在于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论证说明政治观点的方法与能力。2011年相关省区自主命题的高考卷也有这样的考查倾向。如,江苏卷第22题第(3)问:“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再如,广东卷第38题的最后两问:“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有学者认为,政治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北京卷第37题的第(4)问也是如此。它要求考生提炼资料的主题,并对补充主题的新资料加以简要的阐释。

  ?

  三是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政治观点,独立地对政治问题和政治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2011年全国卷第40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的设问,实际上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二段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同意这一观点?第一问,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纳和概括能力;第二、三两问,主要考查对政治观点的评价能力。作答时,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史实知识对两段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辨析。材料中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作出不同的归纳。从叙述者的角度看,一种是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一种是反对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从叙述内容的角度看,一种是西方崛起过程的观点、一种是西方崛起原因的观点。两条材料围绕西方崛起的时间、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史实证据,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就要求考生在熟悉西方崛起的过程、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动相关的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相关观点做出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

  2011年自主命题省区有关试题也有这样的命题倾向。如,山东卷的第27题的最后两问:“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浙江文综卷的第38题第(2)问的相关内容:“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上海卷第39题的最后一问:“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

  ?

  四是用准确的语言和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论证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准确的语言,指政治学科语言的正确使用,即在书写有关答案时尽量使用政治学科的专用术语表达有关史实、概念和政治评价等。正确的逻辑关系,指科学的政治思维方法,即在解题和书写有关答案中所表现出的清晰的思路、有序而完整的结构以及史论结合的写作方法。其中,对解题的清晰思路的考查尤为重要。解题的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所组成:问题表征阶段需要考生理解任务并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解题计划阶段要求考生考察各种可能性并提出可操作的计划;解题执行阶段学生成功地贯彻计划。

  ?

  三、对传统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破解作用

  ?

  多角度政治题无论是情境还是设问都以新角度、新观点的面貌出现。所考查的内容,既是政治课程和教材的主干知识,也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考查的认知过程,不是与知识的保持紧密相关的记忆能力,而是与知识的迁移最为密切的理解、运用、分析和评价能力,着眼于政治学习方法与运用能力的考查。这些试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用确切、已知和低层次的政治问题和方法来分析、论证或评价考生不明确、未知和高层次的政治问题。它们拓宽了命题的思路,符合能力立意的要求,适应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对中学政治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它对人们从教材、教学和评价观念的解放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

  ?

  就教材观而言,教科书中与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和政治现象有关的原因和条件、作用和影响以及性质等方面的表述,是编者从一定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形成的。这样的说法不是必然正确的,它会随着时代、社会和学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对教科书上的这些结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可将此当圣经看待。

  ?

  就教学而言,多角度政治观点问题以其看问题角度的新颖、独特和视野的开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和学习的效率。课堂教学中应当增强这一方面内容的学习,并注意采用多种方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政治观点进行解释说明,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不同于教材中的政治观点并选择相关的材料进行说明论证。

  ?

  就评价而言,多角度试题涉及到政治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考查。从一段史料或一个政治现象中能否发现认识它的视角,有多少种认识的视角,对衡量考生政治学习的方法、观点和知识具有一定的意义。政治学科是一门解释性的学科,就政治现象的性质以及政治事物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而言,站在不同立场的人运用不同的观点就有不同的看法。多角度试题体现了政治学科的这一特色,以其为考点,可以检测考生对相关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情况。此外,试题设问的选择性、答案的开放性以及分层次计分等特点,凸显出多角度试题的新课程特点。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千百年前宋朝的苏轼用他的饱含哲理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多彩的角度。每个问题都是一座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风景。对政治问题的认识也同样如此,正所谓多一个视角便多一分政治见识。

上一篇: 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