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政治 -> 正文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探析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8:22:08阅读:
字号:|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探析

     中学思想政治课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因此,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生活是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教学内容要从生活中来。      1.取材于现实。   人们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总是源于和基于现实生活。中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虽然简单,但它是中学生获得认识的来源。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起自生活,社会是教育和学习的大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他们也会经常尝试着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历去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但是间接经验对学生而言毕竟是抽象、不易理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社会实际,应尽可能地去挖掘学生们生活中的经验,把他们移植到课堂上来,使学生们“身在课堂,心在社会”,真正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中学生生活的内容除了自身的生活之外,还应该包括自身之外但对他们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大如党代会、人代会的召开以及发布的各种信息、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改革,小如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也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或观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临时产生的各种想法、观点会逐渐沉淀并整合到他们的认知系统,从而形成比较稳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得结合时事,仔细揣摩哪些事件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将它们引入到课堂中,在课堂中展开分析、讨论,帮助学生们正确分析,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应该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工作中。      2.落实于课堂。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习惯于围绕着理论知识的体系来捕捉生活。教师千方百计挖掘出来的生活素材也仅仅是作为教学的补充,是为解释教材内容服务的。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势必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教师在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能力的获得和情感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关注教学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产生共鸣,也就意味着整个学习过程只是教师的个人说教而已。教师只有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正确体验认识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取认识,获得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如,今年以来,国内猪肉等农副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很多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生活支出,增加了负担。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猪肉的供应,稳定物价,抑制物价的快速涨升,以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的稳定。这种事例,因为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并直接影响到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因而,肯定是学生比较关注并且想知道原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将此类例子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教学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更好地生活”是中学生学习的目的。   “更好地生活”当然要包括吃好、穿好、玩好、住好等我们传统意义上对“好生活”的理解,更要包括如何能更好地工作,服务于社会,从而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将生活的意义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1.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中学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个人从七岁开始上小学,到读完大学,要花掉自己一生中近四分之一的时间。十多年勤奋学习的目的正是为了学成之后能更好地走入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不能把政治课教学强调的生活性理解为让学生简单的去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要激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改造社会。但是,中学生政治课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他们的实践活动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实践活动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中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往往量小面窄,内容敷浅,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去改变现实世界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中学生实践的主要目的不是改造客观世界,而主要是认识世界,为将来能更好地生存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思想认识的准备。   2.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认识来源于实践,最终还得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指导实践。中学生要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但是,我们不可能在中学生的整个中学生涯结束了,才开始检验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学习,获得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实践中的检验——形成新的认识”,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并尝试去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具体运用中消化吸收课堂所学,将它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认识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这一角度来看,课堂不再是一个封闭和孤立的系统,而应该成为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实际的开放系统。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应该要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高中生已经具备收集资料、归纳整理等初步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教学中的“一言堂”,将学生探究、教师指导或者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中。   生活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更多的时候,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走进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捕捉材料,然后把这些素材带进课堂。既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更可以使学生感知到生活的鲜活和生动。   即使是刚编写好,刚印刷好的新教材,与不断发展的时代相比总是滞后的。走进生活,可以使学生的所学内容更具现实感、时代感,让政治课也显得更加活泼、生动,从而使学生消除对思想政治课“抽象、古板、说教”的传统看法。如讲到有关国家的税收的知识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本区的税务部门去走访,调查本区的税收征收情况,并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资料。通过走访,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税收的基本特征、各种构成要素和种类等,充分理解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逐步树立要依法纳税的观念,为他们走上社会后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守法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建立一套合理而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保证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对自己先前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作出修正,以保证行动之初设定的目标得以贯彻落实。从长远来看,通过对整个事件的评价,评价体系也可以帮助修正人们的行为目标。   1.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社会阅历短缺,在实践中产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对他们的不足给予帮助,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师要对学生实践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在政治课的学业评价中,也应该把实践作为重要的一环,要有一定的权重比。传统学业评价体系中,学生政治课学业成绩的评定只是通过阶段性的考试来实现的。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内容往往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上,对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缺乏具体操作,因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是抽象和敷浅的。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社会生活实践的评定结果作为思想政治课最终学业成绩的一部分就可以在制度上保证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

上一篇: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拓展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