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现代文阅读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苏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2阅读:
字号:|
江苏省泗阳中学  王向阳      
考纲要求: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等级:分析综合C)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知识回顾:
(一)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一、散文 
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村广泛(富有抒情性,行散神不散);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 
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鲁迅的《五猖会》。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 
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景物加以生动得描绘,可以起到下列的作用: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思想感情④铺垫情节⑤更好地表现主题,如老舍的《想北平》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陆蠡的《囚绿记》、周国平的《面对苦难》 
二、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基本特征:一,性格刻画丰富、细致;二,情节构造完整、复杂;三,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情节:开端 、 发展 、 高潮  、结局   
叙述方式: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环境:自然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和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二)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1、引用  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考题引路:
(一)雨和瓦
                                                 ——苏童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矫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见郁积在屋檐上的雨声听凭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了!回家了!    智利诗人聂鲁达是个爱雨的人,他说,雨是一种敏感、恐怖的力量。他对雨的观察和总结让我感到惘然。是什么东西使雨敏感?又是什么东西使雨变得恐怖?我对这个无意义的问题充满了兴趣。请想象一场大雨将所有行人赶到了屋檐下,请想象人们来到室内,再大的雨点也不能淋湿你的衣服和文件,那么是什么东西替代我们去体会雨的敏感和恐怖呢? 
  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准备练习跳水的时候,我头一次注意到我家屋顶上的那一片蓝黑色的小瓦,它们像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壮美。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次奇特的记忆。奇特的还有那天的天气,一场暴雨突然来临,几个练习跳水的男孩干脆冒雨留在高高的仓库顶上,看着雨点急促地从天空中泻落,冲刷着对岸热腾腾的街道和房屋,冲刷着我们自己的身体。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肉眼看见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棱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我第一次仔细观察雨水在屋顶上制作音乐的过程,并且有了新的发现: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说起来是多么奇怪,我从此认为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唯心的认识,这种认识与自然知识已经失去了关联,只是与某个记忆有关。记忆赋予人的只是记忆,我记得我20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说到的雨中的屋顶,还有我们家洞开的窗户,远远地,隔着茫茫的雨帘,我看见了母亲,她在家里,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我和哥哥的衬衣。 
现在我已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已去世多年。但是20年前的一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
1、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一自然段是如何对“雨”进行描写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引用聂鲁达评说“雨”的语句,这在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评析。
(二)火驹
谢志强
      他的居室,贴满了千姿百态的马的图片。最醒目的是卧室床头的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那丹青极为传神,仿佛能听到马蹄得得和昂首嘶鸣声。他一直期望能有一匹活生生的马相伴。他一生无所作为,平平庸庸,却独爱马。他说:要能亲眼看见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就好了。
      他豁不出去,既没有去草原,也没见过骏马,直到年老病卧不起。整天,惟一的生活乐趣就是欣赏壁上那静立或奔腾的马。他恍惚觉得死亡之神即将降临。我多么虚弱、衰老呀!他想。他遥想了意气奋发的少年时代和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
一天,他对一旁照料的儿子说:“院子里进来一匹马。”
  儿子说:“哪儿可能?城里没有马,有也是公园里的马,驯服得再老实不过了。”
      他说:“你上院子里去看看。”
      儿子回来说:“院子里空空的,恐怕是风吹梨树的声音。”
      他固执地说:“我分明听得马蹄声,像踏在我的心里。”
      儿子倒出砂锅内的药汁:“该吃药了。”
      喝了苦涩的药汁,他像是经过一番长途跋涉,疲乏不堪,垂下了眼皮。
      儿子问他晚餐的蔬菜,他说没有胃口。于是儿子告辞了。可是,他认定院子里有匹马,甚至在撞击门,欲闯进他的卧室。他担心门没拴上锁,闯进居室多麻烦,他想。他甚至想象室内被践踏得乱糟糟的情景,他受不了。他一向讲究清洁、整齐。只是,现在,他身不由己,无力起来阻止那匹野性勃勃的马了。他甚至想象出那匹马像红绸缎一样的皮毛。
      这种担忧持续到钥匙在锁孔内咯噔一声,他说:“那匹马折腾了一个下午,它要冲进来。”
      儿子诧异地说;“门关得很紧。”
      他说:“你去把马赶远点,我心里很不舒服。”
      儿子出去片刻,说:“我已经把它赶出院门外了。”
      他舒了口气:“一下午,它又是叫,又是撞,它闯进来,我还真拿它没办法。”
      “怎么可能?”儿子说,“爸爸,你可能太乏了,以往,你那么喜欢马。”
      “我讨厌和马一道,它太喧闹。”
      “爸爸,你先喝药还是先吃饭?”
      “我嘴里发苦。”他想撑起身子,终于没起来,他指指墙壁上的画,“揭下来。”
      “这……”
      “闯进院子的那匹马可能有什么感应,我这儿有这么多马,马喜欢合群……”停了片刻,他又说,“对,全部揭下来,你带走。”
      “怎么处理?”
      “随你。”他说,“我曾经想抛开一切,去牧场,我连这勇气也没有,现在……”隔两日,他咽了气。
      送葬时,儿子将他搜集了一生的马图点燃。儿子看着火苗渐渐大起来,形成很猛的火势。最旺时,仿佛一匹辉煌的火驹脱颖而出,原地挺立、嘶鸣,似乎一只无形的手在扯拉缰绳,那是爸爸,儿子想。末了,火驹离去,留下纸烬,翩翩飞舞,儿子看着父亲遗像,默默地说:“爸爸,你安息吧!”
1、小说写他“独爱马”,所以他的居室贴满了马的图片。在年老病卧不起时,他惟一的乐趣就是欣赏壁上的马。可是他后来又要求把画都“揭下来”。看似矛盾的描述中,反映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2、两次“吃药”的细节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答题指导:
1、高考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思考,分小点答题。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表达。 一 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 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 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强化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告别三峡 赵本夫
     告别三峡,已经讲了几年。其间除去旅游部门炒作的成分,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多是怀着真诚惜别的心情去三峡的。长江浩浩荡荡,自由自在地奔腾了亿万年,第一次被人类强行改变它的面目。今年六月大坝蓄水后,上游六百多公里的长江,将变成一个狭长而巨大的水库,三峡将不再是昔日的三峡,长江也不再是过去的长江了。它将失去许多原始的形态和野性,变得温顺、驯服。建造三峡大坝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我们不怀疑它将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发挥特殊的功用。但当这条亘古以来一直追求自由的大水终被锁住时,人们还是蓦然生出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
    去年十月底,我终于去了三峡。正是深秋时节,长江两岸的山峦有些冷峻之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的确感受到了大江的气势。但老实说,三峡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丽奇伟,山不够绿,水也不够清,浑黄的江水泥汤一样翻滚流淌。江面上往来船只很多,有客轮,那上头满载着告别三峡的游人;也有货船,装满各种各样的物资,船体吃水很深,看了让人揪心。江面繁忙而嘈杂,即使面对美景,也少了从容欣赏的情趣,只感到一种紧迫和忙乱。此时,距三峡明渠截流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届时将要断航,该运的急用的货物要赶快运出,天南海北赶来的游客要最后看一眼原始的三峡。那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都显得多情而惆怅。但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实地目睹了涪陵、万州、云阳、巫山等地移民拆迁的许多现场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和游人的多情惆怅是多么的空洞。
   在整个三峡库区,有一百多万移民,其中有十二万人迁去外省定居,剩下的或远或近,也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园。长江两岸,到处可见残墙断壁,瓦砾成堆,一座座县城,一个个乡镇和村落,全都成了废墟。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那时我才真切感到,他们才是告别三峡的主角。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
     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远离长江的地方,我同样也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和村镇,三峡移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建设新的家园。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移民已不应再被看成苦难的象征。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急速发展,正是因为新移民走了进来。而为数更多的遍布全国的打工族和流动人口,正像鸟儿寻找新的栖息之地,随时准备把家乡作故乡,把他乡作家乡。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和生离死别,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种的优化。移民从来就是一股活水。当年,如果没有欧洲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利坚。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2003.2.14)
   1.“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答:
2.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4分)
答: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答:
   3.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6分)
答:

   4.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焰火的变奏 赵丽宏
   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二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护理……
   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
   天上的烟花像什么?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竟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干的景象。那是战争中的夜景: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鹅,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也使烟和火……
   这样的恶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想。
   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坑,为破环,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同样是火花,同样是爆炸,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1、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4分)
   答: 
    2、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火焰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又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6分)
   答: 

    3、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
   答: 

   4、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6分)
   答: 
 

附:答案
一、
1.(4分)(1)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2)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
2.(6分) (1)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 (2)①过渡②总领后文
3.(6分)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①惆怅而失落②感动与崇敬③肯定和褒扬
4.(6分)(1)不矛盾。(2)前者是从情感的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①“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表现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②“搬走”“临行”正说明了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二、
1、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4分)
   答: 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2、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火焰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又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6分)
   答: 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作者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意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
   3、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
   答: 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4、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6分)
   答: 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