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化 学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 23 Al 27 Mn 55 Fe 56 Cu 64 1.化学实验可以验证化学假说,获得化学事实。下列实验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④普通漏斗 ②量筒③蒸馏烧瓶④滴定管⑤分液漏斗⑥容量瓶 A.③⑤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根据甲和乙两个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3.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其中物质类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氯水、氯化钾、胆矾 B.液溴、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氮气、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D.白磷、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4.不考虑水的电离,下列水溶液中的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且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的是
5.含有N元素的化合物,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HN03具有氧化性 B.NH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N2只具有还原性 D.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6.下列有关NaHC03和Na2 C0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03 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03 C.等质量的NaH C03和Na2C0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02的量:Na2C03 D.等物质的量的NaHC03和Na2 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02多 7.铝、铍( 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已知;BeCl2 +Na2BeO2 +2H20 =2NaCl+ 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B.BeCI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 C.Na2 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0 D.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是BeCl2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中: B.c(Fe3+)=0.lmol/L)的溶液中: C. pH=12的溶液中: D.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0. 1mol/L的氨水中有0. 1NA个NH4+ B.标准状况下,22. 4L盐酸含有NA个HCI分子 C.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的混合气体含有0.5NA个原子 D.标准状况下,6. 72L N0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 10.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合理的是 11.下列关于FeCl2、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都带电荷 B.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产物都是三氧化二铁 C.FeCl2、FeCl3溶液能稳定存在,而Fe(OH)3胶体不能稳定存在 D.一定条件下可完成转化:FeCl2溶液→FeCl3溶液→Fe(OH)3胶体 1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n2+是氧化产物 B.Na2O2作氧化剂 C.高锰酸钾溶液用浓盐酸酸化 D.标准状况下产生22. 4L O2时转移2mol e一 13.向NaOH和Na2 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l稀盐酸,CO2生成量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 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4.向含有Mn2+的酸性溶液中滴加过二硫酸钾(K2S208)溶液,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不考虑滴加后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B.该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是Mn2+ C.有1mol还原剂参加反应时,转移4mol电子 D.检验Mn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紫红色消失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及其应用均正确的是 A.氢氟酸具有强酸性,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B.FeCl3具有氧化性,用FeCl3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 C.Na2O2中含有O2,所以用过氧化钠可为潜水艇舱提供氧气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1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铁与氢硫酸反应: B.铁与稀硝酸反应: C.磁性氧化铁与浓盐酸反应: D.溴化亚铁溶液与氯水反应: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Mg(HCO3)2溶液: B.向足量NaHSO4溶液中逐渐滴人Ba(HCO3)2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与H2O2反应: D.向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HI溶液: 18.某溶液仅含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均为1mol。若向该溶 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固体为72g B.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加入过量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9.(11分) 某液体化合物X2Y4常用做火箭燃料。16g X2Y4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 .冷却后测得生成物体积为11. 2L(标准状况下,下同),密度为1.25g.L-1,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为____;X2Y4做火箭燃料的理由(只答一点)是 ; (2)X2的摩尔质量为____;Y元素的名称是 ; (3) X2Y4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若反应生成0.Imol X2,则转移 mol电子。 20.(12分) 某废水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现进行如下 实验探究: I.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Ⅱ,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Ⅲ,向Ⅱ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Ⅳ,向Ⅱ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仅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水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 【探究一】 (1)甲同学用左图装置进行a- Fe粉末与水蒸气的反应,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二】 乙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a—Fe粉与水蒸气反应并验证产物。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试管a中的物质是 ; (3)水槽中的试管里收集的气体是 ;如果要点燃该气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 【探究三】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4)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3O4,主要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探究反思】 (5)乙同学称取5.60g Fe粉,用右图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6. 88g。取冷却后的固体与足量FeCl3溶液充分反应,测定消耗FeCl3的物质的量,最终确定产物的成分。若此装置中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为Fe3O4,则消耗FeCl3的物质的量应为____mol。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第二次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1. C 【解析】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普通漏斗用于过滤;蒸馏烧瓶用于蒸馏或分馏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选项C正确。 2. B 【解析】A项,n=;B项只能求出此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其物质的量;C项,n=cV;D项,n=。 3. B 【解析】A中氯水为混合物,胆矾是纯净物;C项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混合物,氧化镁是纯净物;D中生锈的铁钉有铁和Fe2O3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有锰酸钾、二氧化锰,二者均为混合物。 4. A 【解析】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四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时电荷守恒,A项正确;Cl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AlO和HCO发生反应,C项错误;四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时,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不相等,D项错误。 5.C 【解析】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能失电子被氧化;处于最高价时,只能得电子被还原;处于中间价时,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N元素最低价是-3,最高价是+5,所以C项错误。 6.C 【解析】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NaHCO3<Na2CO3;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大,产生的CO2多:Na2CO3<NaHCO3;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一样多。 7.A 【解析】Be(OH)2和Al(OH)3性质相似,BeCl2和AlCl3均是共价化合物;蒸干并灼烧Na2BeO2溶液后得到的残留物为Na2BeO2;BeCl2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pH<7,蒸干并灼烧该溶液可得到BeO。 8. C 【解析】pH=1的溶液呈酸性,MnO可将Fe2+氧化,A项错误。Fe3+与SCN-可形成Fe(SCN)3,B项错误;pH=12的溶液为强碱性溶液,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若呈强酸性,则SiO不能大量存在,若呈强碱性则NH不能大量存在,故D项错误。 9. D 【解析】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盐酸为液体,B项错误;14 g N2与CO的混合气体为0.5 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C项错误;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3 mol NO2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6.72LNO2为0.3mol,故转移0.2mol电子,D项正确。 10. B 【解析】Br2易溶于CCl4中,加水不能萃取溴,不能采取分液方法分离,A项错误;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可用银氨溶液鉴别,B项正确;实验室制备H2,不能用稀HNO3,因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时会生成NO,C项错误;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需要用到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剂,否则无法判断终点,D项错误。 11. C 【解析】Fe(OH)3胶粒带有正电荷,A项正确(有的分散系中的分散质不带电荷,如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等);考虑FeCl2、FeCl3的水解、Fe(OH)2易被氧化以及Fe(OH)3受热分解等因素,可知B项正确;胶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C项错误;FeCl2溶液加入氯水可制得FeCl3溶液,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并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棕色可制得Fe(OH)3胶体,D项正确。 12. D 【解析】该反应中MnO中Mn化合价降低,Na2O2中O化合价升高,因此MnO为氧化剂,Na2O2为还原剂,Mn2+为还原产物,O2为氧化产物,A项错误;B项错误;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C项错误;该反应中产生5 molO2时,转移10mole-,若产生22.4 L(标准状况下)O2,则转移2mole-,D项正确。 13. C 【解析】在0~a范围内,先发生中和反应,后发生CO与H+生成HCO的反应,A项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B项错误;因a~0.4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H++HCO===CO2↑+H2O, n(CO2)=0.01 mol,由碳元素守恒可知n(Na2CO3)=0.01mol,n(H+)=n(CO2)=0.01mol,所以a=0.3,C项正确;在0~a范围内,0.01mol Na2CO3消耗0.2 L稀盐酸,故NaOH消耗稀盐酸也是0.2 L,n(NaOH)=0.2 L×0.1 mol·L-1=0.02 mol,因此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不是1:2,D项错误。 14. A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氢离子生成,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A项正确;根据方程式中各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判断,该反应中起还原作用的是Mn2+,B项错误;若反应中有1 mol还原剂Mn2+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为5mol,C项错误;该反应常用于检验溶液中Mn2+的存在,Mn2+被氧化后生成MnO,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D项错误。 15. B 【解析】氢氟酸是弱酸,A项错误;FeCl3+Cu===2FeCl2+CuCl2,用FeCl3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B项正确;过氧化钠中含有氧气错误,C项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钝化,而铜与浓硝酸反应,不能用铜罐代替铝罐,D项错误。 16. A 【解析】氢硫酸是弱酸,不能写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铁与稀硝酸反应时,有NO生成,若铁不足则生成Fe3+,B项正确;Fe3O4可视为FeO·Fe2O3,FeO、Fe2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两式相加得到Fe3O4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Fe2++2Fe3++4H2O,C项正确;氯水过量时,Fe2+、Br-可全部被氧化,D项正确。 17. D 【解析】Mg(HCO3)2溶液量不足,所以Mg2+与HCO以1:2物质的量之比完全反应,漏掉了OH-与HCO的反应,A项错误;因为Ba(HCO3)2量不足,所以Ba2+与HCO以1:2物质的量比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O+Ba2++2H++SO===BaSO4↓+2H2O+2CO2↑,B项错误;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MnO+6H++5H2O2===2Mn2++5O2↑+8H2O,C项错误;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HI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18. A 【解析】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H+、Fe2+、NO之间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气体,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已知溶液中含有4种离子,所含离子均为1mol,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Na+;在含Na+、Fe2+、NO、SO的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氧化铁,其质量为0.5 mol×160 g/mol=80 g,A项错误;生成的NO遇空气易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B项正确;向溶液中加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C项正确;由上述推断可知,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NO,D项正确。 19.(11分) (1)11.2L(2分);产物为氮气和水,不污染环境(1分,合理均给1分) (2)28g/mol(2分,单位不写得1分);氢(2分,写化学符号不得分) (3)-2(2分);0.4(2分) 【解析】(1)由方程式可知:V(O2)=V(X2)=11.2L;产物为氮气和水,不污染环境;(2)M(X2)=1.25×22.4=28g/mol,所以X元素为氮,由题意可知:n(X2Y4)=11.2/22.4=0.5mol,M(X2Y4)=16/0.5=32g/mol,所以X元素为氮,Y元素为氢; (3)由方程式分析,生成1molN2转移4mol电子,所以生成0.1molN2转移0.4mol电子。 20.(12分) (1)Fe2+、Cu2+、NO、SO(4分);Cl-(2分); (2)3Fe2++NO+4H+===3Fe3++NO↑+2H2O(2分) (3)NH3和N2(2分); (4)AD(2分) 【解析】(1)实验Ⅰ说明废水中不含Fe3+;实验Ⅱ说明生成的无色气体为NO,则废水中一定含有Fe2+、NO,一定不含CO、SiO;实验Ⅲ说明废水中含有SO;实验Ⅳ说明废水中含有Cu2+,不含Al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Cl-; (2)加入盐酸,实质是溶液中Fe2+、H+、NO三者发生反应:3Fe2++NO+4H+===3Fe3++NO↑+2H2O; (3)还原产物是化合价降低物质对应的生成物,即NH3和N2,配平得:16Al+9NO+7OH-===16AlO+NH3↑+4N2↑+2H2O; (4)Cu2+与硫酸盐不能形成沉淀,B项错误;复杂有机物的废水通过微生物代谢处理不属于物理法,C项错误。 21.(12分) (1)溶液显蓝色(2分);Cu(2分) (2)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2分) (3)1:5(2分) (4) KMnO4 > Fe2(SO4)3 > Cu2O(2分) (5)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所测溶液立即转变为紫色,并且30秒内不褪色(2分) 【解析】(1) Cu2O溶于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u2O+2H+=Cu+Cu2++H2O,溶液显蓝色,生成的还原产物是铜; (2) Cu2O溶于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铜被Fe2(SO4)3氧化,又生成CuSO4和FeSO4,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 (3) 滴加KMnO4溶液时,发生反应为: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消耗KMnO4与Fe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4)依据上面两个方程式推断,氧化能力为:KMnO4 > Fe2(SO4)3 > Cu2O ; (5)KMnO4溶液既是氧化剂也是反应的指示剂,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所测溶液立即转变为紫色,并且30秒内不褪色。 22.(11分) (1)提供水蒸汽作为反应物(1分);Fe+H2OFeO+H2(2分) ; (2)检查气密性(1分);水(1分); (3)氢气(1分);验纯(1分); (4)Fe+2Fe3+=3Fe2+(2分,Fe+ Fe3O4+8H+=4Fe2++4H2O也给分); (5)0.08(2分) 【解析】(1) 加热试管使湿棉花中的水蒸发,湿棉花主要是提供反应物水蒸汽,与α-Fe粉发生反应:Fe+H2OFeO+H2 ; (2)反应生成气体氢气,所以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据质量守恒,生成的液态产物应该是水; (3)点燃气体前为了防止爆炸,必须对气体进行验纯; (4)步骤I只能说明生成亚铁离子,步骤II说明没有铁离子,也有可能是生成了铁离子,但因为铁粉过量,与铁离子再反应生成了亚铁离子,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3O4,Fe+2Fe3+=3Fe2+ ; (5)增加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即n(O)=0.08mol,根据关系式Fe3O4~4O~3Fe计算,消耗0.06mol铁,即剩余0.04mol铁与氯化铁反应,消耗0.08mol氯化铁。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