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凤阳衡水实验中学周考六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 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本卷共20道小题,每题4分,共80分) 1.下列关于铁及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铁可以被磁铁吸引 B.铁元素有可变化合价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D.常温下铁片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 2.下列物质性质和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具有碱性,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B.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于玻璃的腐蚀剂 C.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可作航空和潜水的供氧剂 D.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在食品袋中可用作除氧剂 3.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而不用其它试剂无法区分的一组试剂是( ) A.KOH溶液和明矾的水溶液 B.Na2CO3溶液和HCl溶液 C.NaHCO3溶液和HCl溶液 D.盐酸和NaAlO2溶液 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 B.H2SO4 C.BaCl2 D.AgNO3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2O3用作耐火材料、Al(OH)3用作阻燃剂 B.碳素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碳合金、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C.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硅,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2C与14C间的相互转化 6.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B 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C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9..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SiO2 SiCl4 Si B. FeS2 SO2 H2SO4 C. N2NH3NH4Cl(aq)D. MgCO3MgCl2Mg 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但与SO2不同 C.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D.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molH2O2在参加反应时一定转移2mol电子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在埋木桩前,可将埋入地下的一段表面用火微微烧焦 B.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医学上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盐酸与苛性钠可自发进行反应,该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和杀菌消毒作用 13. 钢化玻璃俗称普通玻璃的化身,是普通玻璃经一定物理方法处理后得到的。钢化玻璃一般不会发生自爆现象,但当钢化玻璃中含有硫化镍结核时就有可能发生自爆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制取钢化玻璃的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石英 B.钢化玻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制取钢化玻璃的主要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在碳素钢中加入镍等合金元素可以制得不锈钢及各种特种钢 14.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 及其硫酸盐的信息,用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e2O3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 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有沉淀产生 D.制备Al用电解法,制备Fe、Cu可用还原法 1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 积比Mg(OH)2的小 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问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氯气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17.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若浓盐酸过量,则理论上MnO2可全部消耗完 B. 如图:证明新制氯水只具有酸性 C. 如图: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 如图: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18.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序号 X Y Z ① 氨水 Al(OH)3 稀硫酸 ② CaCl2溶液 CO2 CaCO3 ③ NaOH溶液 Si 稀盐酸 ④ Fe Cl3溶液 Fe 浓硝酸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Al箔插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 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C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20. 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氨气 B. 制取NaHCO3 C. 分离NaHCO3 D. 干燥NaHCO3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 21.(9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稀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 → → →⑥→ ⑦→ → → 。 ⑵ 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和 (填化学式)。 ⑶ 装置B的作用是 。 ⑷ 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22(11分)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最低可以还原到?3价(NH4+)。某同学取一定量的铁铝合金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该合金中铁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 图中OC段无沉淀生成,此阶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⑶ DE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 B与A的差值为______ mol; ⑸ 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C点对应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mL。 凤阳衡水实验中学周考六试题答题卷 化学 得分: 一:选择题(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发机读卡涂在机读卡上) 二:解答题 21(1) (2) , (4) 22(1)
(3)
(5) 凤阳衡水中学周考六考化学答案 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 1. C 2.D 3.C 4.A 5.D 6.B 7.B 8.D 9.C 10.D 11.C 12.A 13. B 14.D 15..D 16.C 17.A 18.D19.B20.C 26(9分) Ⅱ、⑴ ⑤③④⑥⑦②①⑧(2分) ⑵ CaCO3 HCl(各1分) ⑶ 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1分) ⑷ A、B、C (2分) 27. ⑴ 8Fe+30H++3NO3?==8Fe3++3NH4++9H2O(2分) ⑵ H++OH?═=H2O(2分) ⑶ NH4++OH?═=NH3·H2O(2分) ⑷ 0.008(1分) ⑸ 0.032(1分) 7(1分)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