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触摸史家绝唱蕴含的精彩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5阅读:
字号:|

  触摸史家绝唱蕴含的精彩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史记》选读所选文章较长且故事性强,情节丰富,词汇丰富,大量的文言基础词汇蕴含其中,如果按常规教学方法难免使其丧失精彩而陷入枯燥无法自拔,留下枯燥与厌烦的教学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这就需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为目标,从而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课堂,让《史记》课堂“活”起来,触摸精彩,悦赏精彩。

  ????一、用情景再现再现历史画面,把握人物形象,触摸精彩

  由于《〈史记〉选读》为文言文读本,所展现的历史又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在对篇目内容的理解上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学习活动中,我把情景再现作为一个切入点,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进入角色,体味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情感及性格,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掌握知识的兴趣。

  可以用来再现的课文一般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动作形象生动,预留了较大的斟酌、想象、创造的空间。在表演前,学生需要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与主旨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才能有进一步的发挥空间。

  我试着让学生从诵读入手,实现“情景再现”;接着辅以合理的想象,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命运;最后和学生一起对课文中的场景、人物的言行等进行适当的修改,以便更好进行地表演。

  比如在学习《荆轲》里“荆轲刺秦王”的部分,在充分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学生抓住了一系列的动作: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 右手持匕首揕之”、“ 逐秦王”、“ 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表演时动作连贯,节奏急促,着重渲染生死搏斗的激烈场面。学生的表演虽然不够专业,但稍带夸张的演绎却博得满堂喝彩。《廉颇与蔺相如》里“渑池相会”部分,让学生抓住其机智、激烈、精彩的对话,体会语言在塑造人物时的恰到好处。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体验和领悟,增强了语文的表现能力,更是真正发挥了语文学习的内化作用。

  ????二、思想碰撞中产生火花,触摸精彩

  如此博大精深的著作,只有教师一味地灌输是绝对不行的,必定要有学生自己的“思”与“辩”。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常采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探寻真理。区别于一般的辩论,我所强调的并不是最后的胜负,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我要求学生事先要有所准备,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都可以,在此前提下尽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认同的观点准确表达出来。

  比如学习过《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和《屈原列传》后,自然而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选择投江而死,一个却不惜忍辱而活?遇到这样的情境,我更倾向于哪种做法?

  ????三、用理性的思维去品味《史记》,触摸精彩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备受学生追捧,他提出了“品”的三种方式:一是要还原;二是要比较;三是要分析。

  根据易中天“品”的观点,结合《〈史记〉选读》学习的实际情况,我鼓励学生充分掌握文本内容后发挥合理想象,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当他们再次阐自身的独特感受时无疑于是对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

  比如联系司马迁个人的独特经历,学生分析后提出《史记》中对于屈原极大的推崇正是源于作者的感同身受,屈原的“见放”与他的“身受极刑”都是政治上的耻辱,但他们均矢志不改,无论生死都要坚守精神家园;对信陵君“礼贤下士”的极力赞扬则表达了对作者不被重用的郁愤,以及对贤明君主的渴求;对刘邦“不虚美、不隐恶”描绘,其身上诸如知人善用、卓识远见等优秀品质与奸诈圆滑、不讲信义等性格毛病都有所交代,司马迁能够不掩盖事实真相,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突出表现了他作为一个“良史”坚持真理的求实精神,着实难能可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语文教学的实施已不能像以往那样狭隘的“以本为本”,依样画葫芦。而应立足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多侧面、全方面地分析教材,细致大胆地激活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唯我所用”又“不唯教材”所束缚,才能使课堂充分“活”起来,触摸到《史记》背后蕴含的精彩。

  教学只需一点灵活,带来的或许就是精彩!

上一篇: 解读鲁迅:须与文本相宜(品读经...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