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解读文本,从教师开始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5阅读:
字号:|

  解读文本,从教师开始

  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为基本的基本功;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但近些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则表明,现今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在普遍下降,浅读、曲读甚至错读文本的情况十分严重。教师 “以其昏昏”地解读文本,却要使学生对文本“昭昭”,岂不是天方夜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大量新文本进入语文教学的范畴,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有机会多次深入课堂听课。这些课有评优课,有研讨课,也有许多常规课,我常常为一些出彩的课叫好。但令人不安的是,即便是一些较高级别的评优课也存在着文本解读不到位的现象。这些现象大致可分为浅读、曲读和错读三类。于是我多次在我的听课笔记上写下:解读文本,从教师开始。

  1.浅读。所谓“浅读”是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比较肤浅,只凭对文本表层意思的理解就去教学,结果只把握了文本的皮毛而忽略了文本的实质。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

  去年,为提高我校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我们特意举行了文本解读研讨课。初中解读的是琼瑶的《乡愁》,高中解读的是储安平的《豁蒙楼暮色》。两篇课文都选自于初高中新课程《读本》,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担任授课任务的老师都作了认真的备课,课也上得比较精彩,但在文本的解读上总是感觉差着一口气。比如《乡愁》的教学,老师们引导学生去寻找表现作者感情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中蕴含的浓浓的乡愁。应该说解读还是不错的。问题是写乡愁的文章不少,琼瑶的《乡愁》与其他文本相比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呢?三位开课教师都没有更深入地解读。仔细读文本,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说“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从而交待了文章写作的背景:“乡愁”是由“开放大陆探亲”引起的。“开放大陆探亲”是好事呀,多年的思乡之愁可以缓解了呀,还有什么“愁”呢?这正是文本解读要解决的问题。可惜老师们均放过了。再读文本,“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勾销了吗?”此为第一“愁”。探亲是有条件的,“需要填三等亲人名字和地址”。此为第二“愁”。“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怯’的感觉。”此为第三“愁”。说白了,琼瑶在文章中要告诉我们的是对浅浅的一湾海峡人为造成的 “乡愁”的愤恨,只是囿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而无法明说而已,文章最后一句“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便婉转地表达了这一意思。(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认真解读的,但我们却放过了。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只能是粗浅的了。至于最后选择北京作为返乡的第一站,也决不是简单的是因为北京是首都。文本最后第二段写得清楚:“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和结婚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在小说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那不成熟的――‘六个梦’”!很显然作者选择北京为第一站,是因为北京是她的血脉之根,历史之根,文学之根。作者选择北京为第一站是去寻根的。但我们却不能准确地解读出来。更为可怕的是,有位教师带着正确的解读去参加市区分片的评优课活动铩羽而归,问理由,竟是解读太深了。呜呼!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同样,《豁蒙楼暮色》的解读由于未能对文章结尾段落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豁蒙”的含义也就难以落实了。

  浅读文本的现象在教学中比较普遍,由于它并不存在错误的问题,所以常常为我们所忽略。正因为如此,它造成的危害的巨大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曲读。所谓“曲读”就是仅凭对文本片言只语的理解就妄下结论,缺乏站在全文的角度来理解文本,以致造成对文本理解的不当。

  同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们又让老师去读张腾蛟的《读山》,问:“读山”究竟读到了什么?老师认真读了,也认真想了:读到了“巉岩”,读到了“林木”,读到了“嫩芽”,读到了“小径”,读到了“昆虫”,等等。应该这一切文中都有,并没读错。但文章是“读山”呀!作者写那么多的东西与山有什么关系呀?作者到底要读“山”的什么呢?我们没有很好地深入地“读”,因“浅读”而“曲读”了。作者通过写这些是要“读出”山“能承受永恒寂寞的耐心,可以容忍一切的气度和奉献他人的精神”。这只有在认真读了文本的全部,抓住揭示文本主旨的语句才能解读到的。

  去年受常州市职教系统的邀请去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优选拔赛作评委,参赛的老师都是由各职业学校推选出的优秀语文教师,参赛的文本是王剑冰的《绝版的周庄》,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文本是事先就发给老师了的,有几天的备课时间,应该说时间是很宽裕的。但遗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老师都凭着文中一句“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断定作者是担心周庄会变成第二个苏州。从局部看这似乎是有道理的,作者是写到苏州古典美的毁灭而说出这句话的,但凭这句话就可以断定作者是担心周庄变成第二个苏州吗?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前后的内容。文章先借“有人”之口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因为苏州古典美的毁灭而引起了人们对周庄古典美保护的重视。在下一段作者写到了周庄新兴的商业:“富贵茶庄”的奠基,提出这与周庄的典雅氛围十分融洽;又强调周庄历史上商业人物的代表----沈万山,周庄的商业古就有之。由此可见,作者何来担忧?再看前文,“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真的,你还是纯秀、古典。”后文写三毛到周庄,“三毛搂着周庄像搂着久别的祖母”;写周庄的夜晚:“打着鼾的周庄,民族味很浓。”这是欣赏而不是担忧。读文本是要站在全文的高度来读的,不能只凭片言只语就下结论,否则就有可能曲读甚至误读。

  3.错读。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的种种现象中,错读的危害的最大的。浅读至少没有读错,学生随着阅历的增加可以弥补当初阅读的不到位造成的影响;曲读至少在局部看来似乎还有一定的道理。但错读则将学生引到了一种错误的境地,解读文本牵强附会,观其一点不及其余,把自己的错误观点强加于作者并硬让学生去接受。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了一种错误的阅读方法,贻害无穷。

  还是那次职业高中评优课,一位教师在解读“富贵茶庄”奠基仪式讲话代表的身份时竟作了如下的错读:“代表富贵茶庄讲话的,是一位长发飘逸的女郎”,因而代表了古典之美;“周庄的首席则是位短发女子”,因而代表了现代美。这是哪到哪儿的解说呀!人家明明先说 “颇负盛名的富贵企业与颇负盛名的周庄联姻。而周庄的代表人物沈万山也名富,真是巧合”。后说“代表富贵茶庄讲话的,是一位长发飘逸的女郎,周庄的首席则是位短发女子,又是巧合”。“富贵、茶、周庄、女子,几个字词在蒙蒙春雨中格外亮丽。”(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作者通过两个“巧合”说明周庄茶庄的开设,甚至代表的选择均与周庄特有的历史、特有的环境、特有的氛围是如此的吻合,如此的和谐。不去认真阅读文本,随意地下结论,这样的解读文本岂不误人子弟?

  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是以上三种。至于教学中蜻蜓点水式的文本解读方式已不属于文本解读本身的问题,在此就不作分析。

  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造成这些文本解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去寻找。

  1.客观原因。目前一些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客观因素的干扰,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的浮躁对教学的影响。目前的社会总体呈现出浮躁的倾向,正如2006年全国高考那道有关我国国民图书阅读待续走低报道所说,“没时间”、“不习惯”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而来自社会的种种诱惑更使许多人、包括我们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耐不下寂寞,耐不下孤独,因而也就无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读书需要有安静的环境,需要有平静的心境,需要有宁静的意境。如果处在浮躁的环境中,产生浮躁的心境,就不会有宁静的意境,那么就不会下功夫对文本进行深入地研究,文本的解读必然会出现错误。

  (2)教育的功利性对阅读的影响。我们这个社会又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应试。老师只要能够“揪”、“死揪”,能够“往死里揪”,只要能多“揪”出几个本科生,能多出几个考取名校的学生,能“揪”出高分,那么“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至于文本解读能力如何那是不重要的。一旦高考成绩、哪怕是模考成绩不好,你再拥有如何高强的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将被打入另册。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自然选择去做解题的机器,去做“揪”学生的凶神恶煞,也不愿在文本的研读上下功夫了。

  2.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确实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热情,但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安静的环境固然是读书的重要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还要有平静的心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宁静的意境。可怕的是我们许多教师面对浮躁的社会自己就迷失了方向,满足于照搬教参过日子的教学方式,使自身的解读文本能力日益低下。

  (1)功利性追求对自身提高的影响。文革以前谈个人名利是可耻的,称作“小资产阶级思想”,是要受到批判的。现在追求个人名利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成名成家是值得提倡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走到反面。现在有些同志做事先问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就做,没有就不做。既然照搬教参就可以在应试教育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何必要吃辛吃苦地去钻研文本呢?我们有些老师研究课题、书写论文只是因为职称评定的规定,而不是因为自身提高的需要。因此参与课题研究也就是挂个名,论文也是七拼八调,应付了事,更不会在文本研读上下苦功夫。日长时久,文本解读的能力就大大退化了。

  (2)尚且过得去思想的束缚。有的老师目前在语文教学上尚且过得去,也在一些评优课中获过奖,教学成绩也不错,应付考试有一套长期来获得的经验,甚至有些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小有名气。于是尚且过得去的思想就束缚了他的进一步成长,研讨文本的积极性也没有以前高涨了。虽然这几年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毕竟仍是个清贫的职业。要想提高本身的素质,就需要付出与获得很不相称的努力。再加上个人的家庭负担,个人的娱乐需求,化在文本解读上的时间就越来越少,造成了文本解读能力的下降。

  (3)本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及基础的低下。毋庸讳言,近些年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质量在下降。由于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待遇不高,优秀生源不愿进师范院校就读,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又在毕业时另择高枝,一些在中学教书的优秀教师又试图选择离开教师队伍。这样的结果,造成老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不足,教学基础低下。再加上目前师范教育教学内容落后,知识更新缓慢,培养的目标又与中学教育实际脱节。种种原因形成了新入校教师质量的下降。

  三、问题解决的办法

  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存在解读不到位的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是要正视其存在,并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这一问题,尽快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的能力,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当然,文本解读能力的下降,也对作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在作文的审题上存在的审题不准等问题,是与其文本解读不准确是有相关联系的)解决文本解读不到位问题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努力。

  1.宏观方面。宏观上要解决的主要的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1)消除教学的功利性思想,克服浮躁情绪。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应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作为培养人的职业,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学生这一产品没有可回炉性,不可再来一遍。教育是一种只有通过长期努力才能收效的行当,万不可急功近利。我们常埋怨行政部门以短期行为来要求教育这一长期行当,那么我们身为教育行业中的一份子就不应单纯追求教学的功利性。想要通过教育来发财,不如别选择教育作为职业。搞教育是要耐得下心来,坐得住板凳,老老实实地读书做学问。扎扎实实地搞几个与教学有关的课题,认认真真地写几篇有实质内容的来自自己教学实践的论文,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克服浮躁情绪,沉下去,搞出点名堂来,为自己的一生负责,也为学生的一生负责。我想,如果你能这样做了,成名成家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2)加强阅读,提高阅读的敏感性。要在浮躁的社会中安一张平稳的课桌,加大自己的阅读量。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加大阅读量”;同样,要提高我们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也要加大阅读量。既要读与教材相关的书籍,也要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既要读文学书籍,也要读文艺理论书籍,读文学评论书籍,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敏感性。量变引起质变,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突变。可以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不要把读书当作任务,可以把它作为休闲的一种方式,在长期的阅读中将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长期坚持必定有效。

  2.微观方面。从微观上讲就是要掌握一些文本解读的方法。这里结合文本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知人论事。了解作者,了解作者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了解作者发表该文本时的时代背景是解读该文本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解读老舍的《想北平》,我们了解了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去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也是以北京为题材的,通过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心理特点真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想北平》流露出的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热爱之情,以及作品特有的通过描写北平最普通的事物抒发情感的方式。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了解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写此文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那么,我们就能理解文章开头“我真爱北平”,结尾“真想念北平呀”,以及文章以“爱母亲”来写“爱北平”的真挚感情的深层含义。有时候解读一些时代离我们较远,含义比较深奥的文本,“知人论事”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比较难读懂的文章,如果我们了解到刘亮程是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的,有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的经历;了解到他常在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已经与他的生命连在了一起,是他的精神寄托,这样我们对他所说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就会有深刻的理解;了解了他享有“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赞誉,我们就会以理智而冷静的心态来理解文章中那些既充满乡土气息又饱含哲理的语句,从而准确地解读文本。

  (2)全面把握文本。文章的局部内容是受文章的主旨支配的,对文章某一部分的理解绝不能脱离文章的主旨,而文章的主旨又必须在全面把握文本以后才能明确。前面说到的老师对《绝版的周庄》中关于“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的曲解的原因就是只注意了局部而忽略了全部。如果老师们能“瞻前顾后”,站在文本全局的角度来看待此句,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曲解了。再如柯灵先生的《乡土情结》,作者文章的题目强调的是“情结”,那就不是个人一时一地的情感,而是讲述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思乡、恋乡情感。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来解读《乡土情结》就可以提高准确率。文章第一自然段引用古诗说明乡土情结产生的历史的久远,第二自然段则从人生起点――童年留下的对家乡的印象角度说明乡土情结产生的缘由。第三、四、五自然段从多个角度表现人们在离家后(主动的、被动的)的思乡情结,由此在第六自然段提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命题,突出“情结”的内涵,特别提到了第一代共产党人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弃家离乡和第一代华侨为救民族危难而慷慨奉献的事例,将这种乡土情结提高了新高度,揭示乡土情结的内涵――乡土情结即爱国情结。文章的结尾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开放今天,说明祖国的强大实现了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完成了主题的升华。全面阅读文本,在把握文章的主旨后再去分析、解读文本的局部就不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就不会因旁逸斜出的枝蔓影响了我们对文本的准确解读。

  (3)注意文体的特点。不同的文体在行文上有各自的特点,因而也影响减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比如诗歌要求以形象说话,形象中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是为“意象”。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阕写到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等形象(意象),构成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了铺垫;再如食指的《相信未来》是首朦胧诗,如果我们不能对诗中“蜘蛛网”、“灰烬的余烟”、“紫葡萄”、“露水”、“鲜花”、“枯藤”等形象理解清楚,我们就根本读不懂这首诗歌的。诗歌还讲究跳跃,必须把跳跃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才能完整解读诗歌。再说散文,形散神不散是它的特点,我们就应该抓住它的“散”处找到它的“神”所在,并凭着它的“神”去进而理解它的“散”处,比如上面说到的《乡土情结》,我们抓住了“情结”――思乡为我们民族的爱国传统,全文的各部分内容就容易理解了;散文还常常安排线索,顺着线索可以理清文本的思路,找到文本的主旨,《乡土情结》以“情结”为主线,从情结的由来、情结的表现、情结的内涵到情结的新的意义,构成了文本的思路,突出了文本的主旨。其它如小说要有情节,要讲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论点,要有支撑论点的论据,要讲究论证、分析,要安排必要的论证结构等;说明文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或形象性,要有一定的说明方法。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引起注意的。

  (4)关键语段的理解。所谓关键的语段是指文章的主旨句,文章行文转接处的语句,文章前后照应的语句、充满哲理的语句和文章结尾处和语段。

  A. 主旨句。所谓主旨句,揭示文本主题的语句。对主旨句的把握当然有助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比如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作者为何最后选择了“笔”而划掉了“阳光”呢?文章倒数第三段“那生命的存在,于我还有怎样的意义?!”一句就是揭示文本主旨的关键语段。阳光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没了阳光生命就不可能存在。那么是什么比生命的存在更有意义的呢?那就是工作,就是事业。作为作家的作者,笔就是工作,就是事业;没有了笔就没有了工作,没有了事业。因此她宁可不要阳光也要留下笔,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事业心。

  B. 文章行文转接处的语句。文章行文的转接处是文章思路的变换,这些地方往往是文章主旨的所在。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很不好懂,但作者在行文中有过几处转折。文章先用“我还不懂得”、“还不知道”着笔,写年青时候不知道还有需要证明自己曾经的生活的时候,因此对所拥有的东西并不珍惜,当我们离开家乡时,“我们想它们没用处了”。到了第七自然段,作者则用了“我便知道”、“我便清楚”和“我就知道”,而“我就知道”的内容是“一个土坑漫长的等待的是什么”。那么土坑等待的是什么呢?是曾经的主人的到来,是曾经的主人需要它来证明他曾经经历的一切。文章到了这里便有了再一次的转折,作者再次用了“我却不知道”。但此时的“不知道”与前面的“不知道”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是必须读出来的。这里的“不知道”其实是“知道”,是作者已经知道故乡的一切已经牢牢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溶入到自己的血液里,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于是文章在结尾处就水到渠成地说出“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里的“家园”既是实际的,更是心灵的,家园没了,根没了,脚没了可踏之地,路途自然是虚无的了。作者就是用“知道”、“不知道”的交替转换文章的思路,一步步地将文本的主题揭示了出来。这样的语句一定要在解读文本时好好品味、咀嚼。

  C. 充满哲理的语句。充满哲理的语句往往是文本作者要向读者表明的观点,散文中的充满哲理的语句又往往是我们把握文本主旨的关键所在。但这些语句又常常较难理解,需要我们联系文本的上下文来解读。曹文轩的《前方》就有两句充满哲理的语句需要认真推敲。这两句话是:第二自然段的“人有克制不停的离家的欲望”,第十段的“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十一自然段的“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可以说这三句话构成了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人由本性决定而不断离家但又不断地想家,一生都在奔波之中。围绕这一主题,文本先从人类祖先的迁移历史说起,谈人类为心中的追求而不断地前方离家向前方奔走地习性、欲望,而人类的一生就是一场不断奔走的苦旅,更可悲的是人类一边在为追求而奔走,一边又不时地因思乡而回奔。这样,“前方”既可能是欲望所在,也可能是家园所在。为了欲望和家园,人们就这样地不断奔走,演绎着一幕幕的悲剧。解读不透这两句充满哲理的语句,你就无法解读《前方》这一文本。这样的语句存在于许多文本中,比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特别是文章结尾的那段话:“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踏踏实实”、“虚无之途”这种完全相对的词语放在一起,构成了值得回味的语言,是必须深入咀嚼的。再比如韩少功《我心归去》倒数第二段结尾处的“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一句。这里的“血沃之地”、“金麦穗”的“赶车谣”都有深刻的含义。从下文看,“血沃之地”就是我们曾经付出过的故乡,“它和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金麦穗”则艰辛劳动后的收获,“赶车谣”是自己付出的那个故乡的乡土人情,是“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故乡是融地血脉之中的,是任何的物质财富所不能替代的,虽在富足的他乡,“我心归去”也!对这些语句的推敲、品尝,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解读。

  D. 文章前后照应、铺垫处的语句。聪明的作者常常在行文时用明显的语句提示读者:这是我写作的要义!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就应该注意这些作者有机安排的语句。这些语句就包含了作者在结构安排时前后照应的语句。我们在读老舍的《想北平》时就应注意到老舍先生用了两种语句反复地进行前后的照应:一是“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和“这只有说不出而已”、“可是我说不出来”相照应;二是“可是,我真爱北平”和“真相念北平呀”照应。第一个照应,用“没办法一一道来”、“说不出来”表明北平就在“我”的心中,早已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根本无法分开,怎么说得出呢?第二个照应,表明“我”是如爱母亲一样爱着北平,自然也像想念母亲一样相信着北平,因而决不允许母亲一样的北平受到日寇的侵犯!前边的“真爱”是后边的“真想”的基础。最后的一声“真想念北平呀”的呼喊,将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喊了出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为了后文的“扬”,作者也常常在前文“抑”,前文常为后文作铺垫。解读文本时又要注意作者铺垫之处语段的作用。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先写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空虚、孤独,引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这是文章的第一次蓄势,第一个铺垫:我心已开始归去。再写故乡的贫瘠、肮脏、落后,与异国他乡的富足形成比对,但故乡是“我”的血沃之地,是“我”的根系所在。“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有了前面的铺垫,结尾处的点题就自然形成了,“我”心怎能不归去呢?

  E. 文章结尾处的语段。“卒章见志”是中国的传统,文章的结尾处常常是作者的主旨所在,或者是文章主旨升华之处,所以解读文章的结尾的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环节。上学期我们“发展性评价”课题开了一堂研究课,解读《现代散文选读》中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这堂课,教师的解读是相当到位的,学生的解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教师在最后询问学生愿意做辛弃疾这样的人时,学生却出乎意料地回答“不愿意”。是学生太功利吗?不是!问题出在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好好解读文本的最后一段,也就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学生虽然认识到了辛弃疾“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却没有明白他为什么成为这“唯一”和“独特”的,而文章的结尾给了明确的答案:“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有一种价值。”“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里面被夹其间感受折磨,里面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辛弃疾之所以成为辛弃疾,有时代的原因,更有其内在的原因。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情。辛弃疾本是想成为一员武将,为国征战沙场的,而成为一名词人并非是他的愿望,是历史,是时代迫使他成为了文人中的唯一,处于独特的地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不读文章的结尾我们就会作出不当的结论。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几篇文章的结尾都好好推敲,好好解读。《想北平》结尾所蕴含的爱国情感,《我心归去》关于“故乡”的含义,《乡土情结》结尾主题的升华,《前方》结尾的设问,《今生今世的证据》关于“虚无之途”的议论,都我们去反刍、咀嚼,其味无穷。

  (5)用好参考书。解读文本要读好文本本身,这是解读文本的首要条件。自己动脑思考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有些老师因为没有时间去认真研读文本,慢慢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就退化了,以致离开教参就不能备课,就无法解读文本。但我们并不反对用好参考。我们反对的是离不开参考,反对的是不加思考地照搬参考,反对的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前提下,用好参考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年青教师。但“用好参考”和“用参考”是两个概念。用好参考,首先是要在独立思考、独立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去用参考;其次要多看一些参考书籍,不要看到一篇就当真理,深信不疑地拿来就用;再次要与自己的思考、解读作比较,做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现在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方便,网上有许多文本解读的文章,甚至有许多现成的教案,我们应该在这众多的文章中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6)多做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着自己出题。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是应试产物,但出题者除了要考虑应试的需要,更要考虑能揭示文本的主旨,能引导考生去正确理解文本,出题是严禁出现理解性错误的,也就是提供的参考答案是不允许出现解读错误的。做这样的题对于我们准确解读文本是有帮助的,我们也可以从命题者的角度去领悟文本解读的方法,提高我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尤其要将我们的解读与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作比较,通过比较去发现我们解读文本存在的问题。我曾经为部分学校出过期中、期末的考试题目,也曾让学校的年青老师做做这些题目,比如在2004年曾为高一出过散文阅读题,选的是谢宗玉的《龙门石窑》,其中有一题问:“作者来到龙门石窟‘全没有’震撼、荣耀等等的感觉,‘只感到亲切,感到温馨’,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予以分析。”其实只要读一下文中“只感到亲切,感到温馨”下面的“我恍如跌进了时间的魔幻机,一下子就回到了千年前的家----这真是我千年前的家啊!”“每一个石窟都是我们居住的房子,整个石山便是我们的家园。----多好、多幸福的家园啊!”以及文章倒数第二段中“自人类把头顶上的星星逐渐物质化后,诗意和精神便从此远离了我们。而心灵的家园一旦枯荒,人类就变成了行尸走肉,这大概就是我辈感到千年前的石像亲切可依,而千年后的人群陌生恐怖的原因吧?”几句话,题目是不难回答的。但许多人做不出来,包括一些老师。问题是我们缺少一种对文本的总体把握,只在文本的某一点上打转转。因此,做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确实是提高我们文本解读能力的好方法。要想更快地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我们还应该尝试着去出一下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并努力地将题目出得深一些。以我自己的实践看,要想将题目出好,首要的是自己要把文本读懂。自己读不懂,题目就出不好;主旨把握不准,题目就容易出偏,只会在局部上做文章,而且理解也会出错,提供的答案就无法成为“参考”。

  以上是我对文本解读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争论,提出反批评。在争论中,在批评与反批评中不断提高我们的文本解读的能力,提高我们常州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上一篇: 解读教材的几条途径一、勾联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