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作文贴近生活——谈立论的针对性
让你的作文贴近生活
——谈立论的针对性
俗话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作议论文,也必须加强针对性。议论文的观点,如果没有现实意义,那么文章就失去了生命力,成了一纸空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深刻地指出写诗为文的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何使我们的立论贴近现实呢?
首先,在立论时就要明确自己要通过文章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帮助提高什么认识问题。这样,议论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讲深讲透道理,对现实有所作用。例如《论“友谊”》:如果针对某些人误以“酒肉之交”、“哥儿们义气”为友谊,作文就要谈“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帮助他们理解友谊的性质;如果某些人不懂得建立友谊的目的和重要性,因而性格孤僻、内向,独来独往,作文就应该有针对性谈友谊的价值,讲清“为什么要建立友谊”;针对渴望友谊而不得,为此伤心苦恼的人,作文就该回答“怎么办”才能获得友谊,从方法和途径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客观实际需要,也可以就以上三方面综合议论,全面论述。
其次,在立论时要研究客观实际,要分析读者心理。高尔基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决定论题,确定观点,都要认真研究客观实际,把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或者比较重要的却常为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样才能使立论具有针对性。例如2000年春天,“减负”(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就成为热门话题。人们普遍关心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学生家长最关心的恐怕是“‘减负’后,教育质量会不会下降”;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作业练习少不少,文体活动增不增加。我们分析客观实际与读者心理后觉得,正确科学理解“减负”是根本问题。议论时讲清“减负”的真正内涵并回答或分析了家长或学生的问题,文章也就具有现实意义。确立读者意识,分析客观实际是保证立论贴近现实的重要方法。
其三,面对命题或供给的材料,都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联系自我来立论。任何一个命题或一段提 供的材料,都有它本身的含义,但是命题意图决不是让你就事论事,而是借这命题或材料,解决现实生活中或自我思想上存在的认识问题、方法问题。因此,我们就要在理解命题或材料的基础上,想想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或自我类似心理。立论就要在这一基础上立。如“成才与条件”这一论题,既是分析材料得出的结论,又联想到当前部分青少年的心态,想成才,但怕困难,在逆境面前缺乏坚韧的品格,埋怨、犹疑,甚至退却。在这一基础上立论作文,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当然,作文贴近现实,还需要在引用论据,安排思路,遣词造句等方面,立足现实,结合客观实际去选择运用。
下面是例文及评论
我对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建议
在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德”居首位,因此思想教育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地位是无可置疑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从爱国主义、国情教育到日常行为规范,覆盖不可谓不广;从党校、团校到报告会、黑板报,形式不可谓不多;从全校集会到次次班会均“记录在案”,贯彻不可谓不真。然而,效果如何呢?报告会上交头接耳乃至执手长谈,偷瞄单词本仡至捂耳狂背不已,气氛倒颇为活跃。逢有躲不过去的笔头考试,只需在前一日晚将资料(当然是学校发的,人手一册)背熟,便可从容应付。考完即丢,数理化外还忙不过来,这玩艺儿算老几?由是观之,我们目前的德育教育,委实不能算是很成功。其症结我看有三:远、大、空。针对这三条,我有三条建议:
一、由远及近。就国教育说吧,我国有副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事事关心”不是国情教育的良好途径吗?要搞好国情教育,关键要“关心”,要真正“关乎心”。谁的心?学生的心,开报告会,出黑板报,仅仅是“关乎事”;而设立考试,考不好影响成绩,影响三好生,影响……则为“关乎利”,依然没有“关乎心”。所以,我主张国情教育从近处入手,从同学们亲身经历入手。去年我们班去江浦社会实践一周,参观了不少乡镇企业,对其中利弊感触良多。回来后我们组织了一次“乡镇企业要不要大力发展”的辩论会,全班同学都很积极,纷纷发表意见,赞成的说效益,说人才;反对的说劳动条件,说污染。大家都在深深地思考着中国乡镇企业的现状与未来,无论是知识或观念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怎样,我觉得比起主席台上的老领导大谈鸦片战争,这要令人感觉“近”得多,“近”则“关心”,“近”则切实,才能从心底激发同学位 了解祖国的愿望和主人翁精神。
二、化大为小。虽不敢一言蔽之,但“大”与“远”,“大”与“空”往往有因果联系。也许几次大的演讲或报告,在校方是作为“政绩”而记录,在学生,只不过是难以消磨的一段时光。手指头与钥匙圈早已玩腻,单等出现“我预祝”、“我相信”便猛拍巴掌。其实何止学生,我记得,初中一场校会下来,女教师们未完成的新毛衣,便大抵多了半只袖子。与之相反,我们宿舍里的讨论会,却总是激烈异常。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看过的书报,家长同事的孩子的经历,都可以作为论据。你不觉得现在的制度怎样优越吗?好,我告诉你我的曾祖,一名当年的教师,是怎样呕心沥血中年早逝的,而他的儿子、我的外公,现在却享受政府给予科技人员的特殊津贴,比比看!再不相信,我们查一查数据,建国以来的产值和生活水平到底怎样增长……我以为, 这样的小型讨论会往往使我们全面地发展地认识世界,给我们一个运用政治课学过的知识的场所。它的功效,比起耗时耗力质量不高的讲演会,不知要高出多少。因此,搞思想教育活动尽量以班,甚至以小组为单位,我认为这样会更切实有效些。
三、变空为实。我们这一代中学生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内容空泛泛的说教,是难以被我们接受的。所以,我觉得思想教育工作也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厂商推销产品需要研究用户心理学,思想教育工作就像是向学生推销崇高的品德与正确的思想。我并不是贬低这些“高尚的货物”,但你不好好研究学生心理学,随便向地上一扔,学生还不爱去捡!譬如说,你整天讲遵守公共秩序,我们听归听,做就不一定了。但是出访归来的老师讲一讲日本的中学生是怎样将春游时产生的果皮纸屑装在袋子里带回家,美国人升旗时如何群情振奋,激动又严肃,则会激起人的一种潜藏的竞争欲望——人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学生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决不能做没有修养的中国公民!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同学的道德观,在车上,男生会给女生让坐,出去玩时,也几乎无人乱丢果皮了。什么都要讲究方法,讲究实效,思想教育工作也不例外。
以上三点建议,是我的一点肺腑之言。从当今世界来看,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同公民的思想素质关系密切,我们决不能忽视它。衷心希望学校能通过改革,使思想教育能深入广大同学的心里,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四有”新人!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紧密联系中学生实际,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的宝库中挖掘素材,寻觅议题。作者论述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弊端,主要是形式主义的“远、大、空”,并且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在提出三条“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有的地方还列举了很多生动的事例,破立结合,破中有立,写得非常实在。可以说,作者既提出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战斗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巴斯德的启示
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就告诉我们,抓住机遇必须要有准备。
的确如此。虽然大家都洗澡,但只有阿基米德由水溢出澡盆而受到启示,发现浮力定律。因为在此之前,他苦苦想了三天,作了充分的准备。
机遇是公平的。它也时时光顾没有准备的头脑。可他们没有准备,不能抓住机遇,只能坐失良机,悔之不及。
碰到机遇是一种幸运,抓住机遇却是一种能力。只有准备充分,具有能力,才能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取得成功。冯玉祥作战勇敢,很有头脑,确有大将之才。他担任十六旅旅长时,顶头上司段祺瑞嫉贤妒能,曾先后几次撤他的职。然而派加紧人到这个旅,都被官兵轰走,迫不得已,只能恢复他的职务。正因为他有能力,所以他不仅没有被撤掉,反而连续升迁,成为赫赫有名的将军。无独有偶,英国名将蒙哥马利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但他终究保住了职位。由此可见准备有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当然,巴斯德的话还告诉我们,有准备的头脑也需要机遇。
唐代诗人杜牧呤咏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意思是:如果没有起东风的机遇,准备充分的周瑜也要吃败仗。姜太公潜心苦读、满腹经纶,没有机遇只能渭水垂钓;韩信胸怀韬略,用兵如神,没有机遇反受胯下之辱。而一旦有了机遇,或为相,或 将,就辅佐周武王、汉高祖成就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现在,我们应学好知识,充实头脑,培养能力,以便面临机遇时,能紧紧抓住机遇,牢牢把握机遇,去谱写人生辉煌的乐章。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过不少成功的机遇,可是不少人却不能抓住机遇,丧失良机,悔之不信。道理何在?作者由巴斯德的话谈起,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从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强调抓住机遇必须要有准备,有能力;另一方面,阐述有准备的头脑也需要机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分明,说理充分透彻,语言概括力强。尤其是论述中叙例,同样具有针对性,使结尾提出的要求有一个自然而坚实的基础。
谈“马无夜草不肥”
现在,请家庭教师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差的都要请家庭教师为自己补充些“养料”,因为他们坚信“马无夜草不肥”。马有了“夜草”就能肥吗?我看未必,甚至我认为给“马”塞太多的草不可能会消化不良呢!请家庭教师虽有一定的“利”,但“弊”大于“利”。
首先,请家庭教师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依赖性失去主动性。请家庭教师辅导,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的知识,无形中会和课堂中老师讲到的内容重合,这样会使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抱着回去还有家庭教师讲解的心理,而不愿认真地听,不愿深入地思考,不愿更进一步地钻研,甚至碰到家庭教师进过的内容便索性不听,茫茫然无所事事,开起小差来,课内学习是学习生活的主体,学生因为有请了家庭教师会使自己的成绩提高的心理,使自己心中的天平偏向课外辅导那边,放松了课内的深入学习,这是舍本逐末,欲速而不达。
其次,请家庭教师课外开小灶,使学生少了自己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学习一门知识,“教”为辅,“学”为主,“教”只充当着方向盘的作用。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多做练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思考,找出自己薄弱方面,去帮助学生突破。学生请家庭教师,只会使自己在学习上像一只无头苍蝇,被牵着鼻子走。
再次,请家庭教师,占去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等课余时间。别林斯基说得好:必需的知识,就是某种完整的知识,就是关于生活,关于生存,关于广义存在的科学,而不是忽东忽西的科学。学习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来源,不仅可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受到陶冶,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乃至人格修养,这是从家庭教师那儿学不到的。我们学的知识包罗万象,只有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升华,才能使学习与生活联系,使我们像热爱生活那样去热爱学习。学习就得老老实实地下苦功夫,按照各科老师的要求去刻苦学习,主动钻研。“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同学们经过一番拼搏必会迎来灿烂的春光和浮动的暗香。
请家庭教师“弊”大于“利”,“马”有夜草未必“肥”!
“请家庭教师”,这恐怕是当前极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学校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之后,家教更火爆了。作者从学生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请家庭教师虽有一定的‘利’,但‘弊’大于‘利’。”全文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科学的论证,更有深切的体会。论述条理清晰,说理清楚,言辞诚恳。本文的意义恐怕不是向学生说理,而是向广大的学生家长宣传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告诫人们不要舍本逐末,迷信家教,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信任(议论文)
信任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状态,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是文明社会的纽带。
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心与心的交流少了,利与利的争夺多了。再加上滥用信任带来的流弊,几乎使人们丧失了彼此之间的基本信任。这一切引发我对“信任”问题的思考。没有信任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工作上缺乏合作,人们发挥了个人才华还得忍受着相互猜忌;感情上没有付出,人们渴望相互间的交流却又不得不忍受生活中的孤独。互不信任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我们不能让它再延续下去了。
当然,信任也得讲原则,不加选择的信任是滥用信任,反而会导致不信任。比如,由于骗取信任而上台的贪官污吏,最终不会丧失政府和群众对他们的信任,还会进而影响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可见,信任必须坚持原则,原则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选择值得自己信任的对象。如果这一步错了,那就如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信任又是相互的。当两个人互不信任的时候,如果谁也不采取主动,那么信任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少人都渴望跟人交流,而又不愿敞开心扉,这正是互不信任的症结所在。信任需要一个过程。根据对对方的初步了解,给予一定的程度的信任,加深了解后,再决定是否给予更多的信任,如此一直到真正了解对方,信任也就找到了恰当的位置。像这样,把信任始终建立在逐步了解的基础上,这才是对待信任的正确方法。
现代社会呼唤信任。但愿正确付出的信任能给人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当喜悦远远超过孤独和痛苦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将充满信任,整个社会将和谐而美好。
作者从当今社会的流弊入笔,阐述了“信任”的重要。接着又分层阐述了建立彼此信任应注意的问题:信任必须讲原则;信任是相互的。最后呼唤人们在相互信任中创造和美好的社会。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是论述信任的重要性还是论述彼此建立信任的注意点,都非常明显地指向现实生活,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感觉到却又没有很好思考过的问题,因面论述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走出冬天
冬天,狂风呼啸,折断了树枝的小树在寒风中颤抖,它的生命力似乎已经停止了。约翰和父亲商量要把那棵小树砍了,父亲看了看他,想说什么,但没说。春回大地,那半截裸露在地面的小树桩上冒出了青青的嫩芽。父亲意味深长地对约翰说:“孩子,不能在冬天砍倒一棵树。”
是呀,不能在冬天砍倒一棵树。尽管它在寒风中显得那样孱弱,然而只要它的根还在,就一定会等到生机勃勃的春天。任何事物都有起有落,正如小树,有枝繁叶茂的春天,也有寒风萧瑟的冬天。然而我们不该因为它的萧瑟而限制其发展,而应该看到它发展的前途,努力促使它走进春天。试想,如果小约翰并未将那棵小树砍倒,而是细心照料,加以扶持,那么谁又敢说这世上不是多添了一棵参天大树呢?
人生也是如此,总 能一帆风顺,有高潮也有低谷。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别人的帮助。”确实如此,当人处于低谷时,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帮助,通过他人的帮助,逐渐走出低谷。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生贫苦,在工作、家庭中无时无刻不受到恩格斯的帮助,两人结成了深厚又伟大的友谊。就是在恩格斯精神、物质等多方面的帮助下,马克思最终完成了人类的巨著——《资本论》,试问,如果不是恩格斯的无私帮助,马克思能如此顺利地完成他的著作吗?
放眼当今社会,许多工人下岗,没有工作,日子怎么过?当大多数工人痛苦惆怅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务地纷纷成立了“下岗工人救业基金会”;更有许多合资企业打出了只招收下岗工人的旗帜,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帮助下,很多的下岗工人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排,绝大多数人获得了再就业机会,许多人还在新的岗位上成了劳动模范。下岗工人走出了低谷,不正是有了国家的帮助、社会的帮助吗?
一棵本不该砍下的小树被砍倒了,给人留下深深的遗憾。别让悲剧重演,别让更多的小树倒下,在冬天里给它以扶持,给以呵护,相信来年的春天,那绿色会特别的醉人!
这是一篇供材料议论文。作者能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前提下,找准角度,抓住父亲对约翰讲的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挖掘内涵,强调人在困难时需要有人伸出救助之手。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道理的分析和论证上,而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针对当前“下岗”这热点,热情赞扬国家、政府和有些企业、各界人士为“下岗”工人排忧解难作出的努力,同时借论述呼吁社会多关心“下岗”工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现实的针对性,表现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下岗”这一热点的关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