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性光辉照亮心灵天空
让人性光辉照亮心灵天空
—如果我和学生一起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
记得和学生一起学习《荷花淀》第二节课时,我以“战斗并快乐着”即兴发表一篇“演讲”,也许是受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感染,也许是《地道战》《南征北战》“三大战役”等一系列电影情节又涌上心头,也许是“思想教育”的神经受到触动,反正我是酣畅淋漓、口无遮拦的讲了一通,45分钟被我“包圆”了。
后来,一位听课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我说:“你这样教学是不妥当的,整堂课全是你在表演,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和学习的机会,这怎么行?再说,你滔滔不绝一节课,说的都是思想教育的内容,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是不是这样?以后不要脱离教材自由发挥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忙不迭的检讨。其实,新课标我是学得很仔细的,也深知学生参与、交流、探究的重要意义,平时也是认真设计学习活动,努力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只是,我总有个困惑,语文课真的不能和思想教育沾边吗?教师就不能放开手脚从头至尾“讲”一节课吗?
我总是想告诉学生,《六国论》中有作者深挚的爱国情怀和深重的责任感,《滕王阁序》中有作者乐观的追求和美好的期待,《致橡树》中有作者对高尚爱情的真正理解和强烈的事业心……有时,读范仲淹,总为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振奋不已;有时,读杜甫,总为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喟不已;有时,读诸葛亮,总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嗟叹良久。作品中有道理,有箴言,有真谛,绝不仅仅是语言和结构。那些精华性的作品,之所以能长留史册、常驻人间,不仅仅是其艺术性,更重要的,他们穿越时空,让人性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心灵天空。
《最后的常春藤叶》我用心读过,深为作品呈现出的神圣的人性美所震撼。因为是初选入鲁教版教材中,故而没有和学生一起学习过。如果,让我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个名篇,我依然想,除了通过学习活动学习小说的的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手法,分析人物形象特征,把握主题,我还要把圣洁的人性灯盏点亮,让学生知道生命是宝贵的,珍惜生命(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甚或动物植物的)珍爱生活是可贵的,继而领着学生再回眸那惨痛但温暖的一幕幕: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千秋却不幸遇难……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什邡市年轻教师的王周明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汤鸿把学生推向墙角,并把她们抱在自己怀中,垮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被找到时,她俯身趴在那面墙的角落里。她的怀里,3个女孩活了下来……
我还会和学生们一起,拿起笔来,为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图画再添一道亮丽的色彩,讴歌用生命换取生命的大写的人,领悟生命的真正意义。让学生的作文多一道人性色彩,让人性的光辉照亮学生心灵天空,也许应该是作品披开来,呼唤出的最高亢的一道音符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