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让写作在阅读中生根发芽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5阅读:
字号:|

  让写作在阅读中生根发芽

  ???????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论及读和写的经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大量作品对于提高实际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正所谓见多才能识广,只有在心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孕育了充沛的情感才有可能妙笔生花。鲁迅在《给颜黎明的信》中也说过:“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也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要写好文章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

  ??? ?一、读是写的基础

  1、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华夏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前,薄薄的几册语文教材显得多么苍白和渺小,仅靠这几篇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外阅读能让学生从无数前贤学者的文章中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汲取人文养料,滋养心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是知识的积累,是思想的积累,是写的存盘。存盘工作做得不好,即使是输出的技巧掌握得再好,又能输出多少呢?我常说,作为初学者,可能要看一百本书,才能看懂一本书;同样,可能要看一百篇或更多的好文章,才可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确,没有学习与继承何来创新?没有积累与借鉴何谈超越?

  读什么?

  一方面,我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小说、人物传记。尤其是历史,风云变幻,枯荣流转,浮沉起落,有着说不完的传奇,道不尽的佳话。帝王、名臣、大将、名士、佳人、勇士……有多少好题材可供发挥可驰骋想象呀。民间的评书对此津津乐道,而我们的学生谈古论今,指点江山,不也会浮想联翩,激扬文字?而那先人曾有过的勇气与智慧、坚持与守望,宽容与执着,抗争与追求,不是至今仍在烛照着我们的灵魂,点燃着我们的精神之火吗?那千秋家国情,千秋家国梦,依然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这也会是写作的绝好素材。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背诵古典诗词,尝试去了解、接触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都是非常有趣的。欣赏文化艺术,可以保持好奇心,增强想像力,提升艺术素养与生活品味。我常引导学生看一看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开拓视野,这样,他们下笔时又多了一个新的领域。

  二、写是读的延伸

  1、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写好读书笔记。阅读书籍、报刊的时候,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帮助积累资料,还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记读书笔记通常的方法有:(1)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即记录自己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体会和感想。可以着重谈一点或几点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可以对正确观点补充发挥,或对某一错误观点加以分析、评论和批判。(2)摘录笔记。把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断等分类抄录下来,或者把书籍或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准确地摘录下来,便于查找应用。(3)提纲笔记。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分段写成提纲,以便于分清文章的层次,抓住中心,记住要点。(4)提要笔记。即把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写下来,以便于理解、记住全文的内容,锻炼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以上方法都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了,通过写使读得到了延伸和深化,从而起到了整合优化的效果。

  2、仿写。写作最有效的方法是局部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一篇文章或一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这几个点进行分项仿写。这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3、扩写和缩写。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扩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缩写,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基本结构,顺序和体裁,对长文章压缩,使之成为短篇短段。

  4、续写。在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的结果既符合情节的发展,又融入了自己的想像,给文章添上了一个较圆满的结局。

  总之,艺海拾贝,任他五彩斑斓,只捡最灿烂的。经典范文,总是携带着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文化精神的浸润和陶冶,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境界。而写作能够起着文化传递、人格塑造和精神建构的重要作用。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文修养,信息时代的一种核心技能。由此,学生当能时时有一种写作的冲动、写作的激情,我手写我心,写作自然成为自己一种内在的需求,争做写手也就成为一种可能。

  ?

上一篇: 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工...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