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让诗词为学生的作文添彩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6阅读:
字号:|

  让诗词为学生的作文添彩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生积累的诗词名句运用到写作中,以此增加文章的文学底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语言美。

  ??一、在诗词中学习深邃的人生哲理,提高认识水平

  ??很多学生的作文立意欠深刻,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或“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所未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认识水平不高,不能“见多识广”,只会“人云亦云”。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学到认识事物、启迪人生的哲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从李白身上学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高度自信;从杜甫身上学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从陆游、辛弃疾、岳飞身上学到至死不渝的爱国赤忱等。

  ??二、在诗词中挖掘写作素材,丰富文章的内容

  ??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写出材料丰富的作文,就必须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时时留意和积累各种素材。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诗词中挖掘写作素材就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比如,挖掘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可以得到以下这样一些写作素材。

  ?? 1.背景材料。“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表现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由此可以得出感悟:早立大志是日后成就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 2.诗句材料。(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由无价,生命的樊篱挡不住飞向自由的梦想。(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青春的底色是无畏的,无畏无惧才能化平凡为神奇。(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呐喊之声响彻苍穹,使神州大地人神共震。

  ?? 3.小结材料。毛泽东少怀壮志,书生意气,直冲霄汉,写尽少年风采,寒秋时节,湘江岸上,一首《沁园春》挥洒了他主宰天下的豪情。

  ?? 三、在诗词中学习润色语言的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同一种思想用不同的语言加以表现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同一个形象会因语言形式不同而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很多学生写出的作文既无章法又无文采,都与语言平淡、结构单一有关。实践证明,大量吟咏、诵读诗词可以使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最有文采、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是诗词的语言。学生如果能把积累的诗词通过引用、化用、拆用,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提笔定会洋洋洒洒,一挥而就,而且是言之有“文”,耐人寻味。

  ?? 请看下面这篇以“诗词与人生”为话题的学生习作。

  在诗词中感悟人生???

  ??人生是一首无尽的诗,是一曲无穷的词。人生是诗词的原材料,人生是诗词灵感的源泉,人生是凝聚诗词的资本。

  ??诗词记录人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词激励人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词劝勉人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词启迪人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词感悟人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有人说:“没有诗的空间,是文化的荒原;缺乏诗的人生,是文化的迷失者。”诗词是打破时间与空间贯穿古今人生的那位主宰者,诗词也是古人印证自己的证件。“人,应诗意地栖居”。诗词可以将人生带入另一种境界,如浑臭的淤泥里开出的那朵端仪的莲花,如冰冷的黑暗里飞出的那一只美丽的蝴蝶。

  ?? 诗词是悲伤者的痛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诗词是失利者的自励,“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词是成功者的阔谈,“三千越甲可吞吴”;诗词是奋斗者的自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诗词是人生最动听的一首歌,是人生最虔诚的一段诉说。诗词是人生最深悟的写照,是古人送给今人的一笔无穷宝藏。诗词将人生谱写得淋漓尽致,还将人的意愿丝毫不差地表达。

  ?? 虽然人生如此短暂,但我们却可以拥有几辈子的生活阅历。我们从孔子那里知道了“人不知而不愠”的大度;从龚自珍那里知道了“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洒脱;从文天祥那里知道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一句诗可以让我们感受一生,可以让我们懂得如何生活。人不一定要长篇大论地叙述自己,一句诗一句词足矣。人生不一定要永远辉煌,足够一首诗一首词便可以。

  ?? 我们要在诗词中感悟古人的人生,要在诗词中学会更好地度过此生。我们还要从诗词中知道时间要珍惜、知识要积累、成功要拼搏,以及要适时地放弃。

  ?? 诗词给我们的不是过雨烟云,而是刻骨铭心的人生感悟。

  ?? 诗词就是人生,需要你我去慢慢品味,去细细感悟。

上一篇: 让讨论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途...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