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
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
“语文理想的课堂氛围应该是什么样的?”一连几天,我循着帕思卡尔那著名的句子“人是一支脆弱但有思想的芦苇”思考着,答案渐渐清晰。现在,我想告诉他: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氛围应该是充满文学气息和浪漫情怀,在诗意的创设中,以缤纷的语言引领学生走向对文化的膜拜,在幽默而又蕴含智慧的思维探索中体悟生活语文的无限魅力。
一、文学气息
我总是想,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培养一群热爱读书的孩子,是一件高尚的事。我的出发点就是我的语文课堂,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文学气息,在这里给学生们撒下精神的种子,希望多年后能绿树成荫,让他们终身受益。记得一次看山东大学百年校庆专题节目,感触颇深,山大年仅四十岁的校长说,山大培养的人首先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其次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的校训也深深地激励着我,使我坚定超功利性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上,在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同时,我努力使我的语文课堂更具有书卷味,让课堂充满文化底气,让我的教学语言具有文化的魅力,让自己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有人文气息。而要想把这样的课堂变成现实,就需要真正博览群书,有着扎实的文化底蕴。而在教学中充满文学气息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孩子们的文学素养亟待提高,于是我领着学生“狂补”,背唐诗、宋词,列书单、写日记、办手抄报、办诗社,于是在课堂上渐渐有了美的呼应,甚至有的学生已有了美的创造。每每在课堂上我在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同时,学生亦能各抒己见、妙语连珠,课堂教学散发着浓浓的语文气息,我和学生深深地陶醉其中。
二、浪漫情怀
有人说数学是人思维的体操,我想语文就应该是人精神的舞蹈。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人,有着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情怀,对文学有着敏锐的感觉,对人生有着独特的感悟,应该把语文教学当成是一门艺术来追求。
新课程改革使得语文教材的内容有了巨大的变化,教材的选材更加广泛、丰富,很多文章都洋溢着浓浓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处处渗透着对世间万物的关怀,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极大地唤醒和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了学生纯真的浪漫主义情怀。在此基础上,我更是广泛选材,领着学生读屈子,从《离骚》到粽叶飘香的汨罗江上,去追寻屈子浪漫的足迹;带着学生读李白,在浪漫主义的世界里体悟李白的成与败、悲与喜、天与人,一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同学生神游在虚幻却又魅力无穷的西行路上,把神通的金猴棒变成手中的笔杆,挥洒属于自己的人生游记。在文学的百花园里,孩子们自由地采撷着浪漫的花朵,在浪漫中酝酿着浪漫。让浪漫成为一种修养,成为一种胸怀,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
我曾给学生们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一棵白杨树,一个情感粗糙的人会看到白杨树的树干、树枝、树叶;一个敏感而浪漫的人会看到叶片的脉络;而一个浪漫的经过良好文学熏陶的人会感受到白杨树绿色的汁液在流动。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将学生们带入纯粹的文学世界,让学生纯洁的心灵诗意地栖居在文学的怀抱之中,培养学生的浪漫情怀,将浪漫进行到底。
三、诗意创设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意识到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处处存在美,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需要美,要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要让学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增强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学习对美的表现和创造。因此,语文课应该给人以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
有人用这样的语言形容语文: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可见语文的本色就是诗意。因此,语文课堂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富有诗意的语言才能唤起学生个性的思维。他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诗意的美感,应该尽可能用诗意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美情感,创设诗意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以情传情”,利用情感因素,使文中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以达到情感共鸣的佳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教学实践中,我开设了诗歌专题教学,以诗歌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表现手法美,启迪学生按美的规律去感受美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激发情理,形成情操。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让学生诗意地存在在我的诗歌专题教学中得到了实践。
四、缤纷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雪落黄河静无声”那飘逸的神采,那不着痕迹的融会贯通,那浑然天成的境界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用蕴含着真味和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境界吗?
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内蕴美。好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情”、“理”、“思”最好的结合体。文学是情感的艺术,语文教学更需讲究情感的升华。在课堂上,教师要想产生扣人心弦的教学魅力,激情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思想情操,渊博深厚的文化修养与职业见识,则是语文教师一个重要的内在条件。有情亦要有理,教学语言虽然不像书面文章那样严整而富于逻辑性,但必须作到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必须真实准确,无懈可击;分析判断,必须严格地遵守逻辑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最终消除疑虑,颔首称赞。有理更要有思,教师的语言要能够使学生思接千载、纵横万里,让学生的思考具有智慧的深度和广度。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这几个比喻生动而贴切,好的教学语言也应该是形象并富于节奏感的。卢梭说:“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善于铺陈,使事物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同时还要善于摹形、摹声、摹色,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口语表达的时候,要善于运用跌宕和节奏,有时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有时如小桥流水,莺声燕语。就像叶圣陶所说的:“激昂处还他们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们个委婉……”这样可使学生的听觉达到亢奋状态,调动情绪,触发思维,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惟其如此,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随着老师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情不自禁地随文起落,之后还余味无穷,期盼着每一节语文课。
五、文化的膜拜
2007年江西的一位考生在他的高考作文中写道:“语文,汉语中蕴藏的文化。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蕴藏着形象;从诗词的清丽脱俗到散文的柔美飘逸,蕴藏着灵动;从气势磅礴的论文到经典的小说,蕴藏着灵魂。品味语文,就像细品一杯香茗,温馨的气息沁人心脾;品味语文,就像荷叶上刚沁出的一滴露水,生命的气息传遍全身;品味语文,就像山溪间一股流淌的清泉,纯然、质朴……”
每当我读到这段文字,都会被这位同学对语文的挚爱乃至膜拜深深地打动,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情感。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学生还没有这种对语文、对母语的感情。这种遗憾,我们语文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可以说语文老师重任在肩。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引领学生把语文当作一种文化来膜拜,师生应该心怀虔诚与恭敬,在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的同时,更应该懂得尊重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在语文课堂上,任何对语文的冷漠、轻视、不屑,都是对她的亵渎。我们要带领学生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每一次写作,提倡以清新纯净的文字写作,以高雅纯洁的情感入文,远离一切矫情、虚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操,发展我们的母语,使它成为更有魅力的文化。
六、智慧与幽默
培根说:“善言者必善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产物,为了给自己的教学语言添上亮丽的色泽,有时不免“幽”上一“默”,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学习到知识,顿开茅塞。语文课堂上,幽默的笑是绝不能少的,幽默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记得一次在介绍《聊斋志异》时,我说:“蒲松龄的书斋为什么叫‘聊斋’呢?就是蒲松龄和他的朋友们常常在书房里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出一本书,‘志异’就是记神仙怪异和花仙狐怪的,顺便问一句,你们喜欢他笔下的狐仙吗?”学生大笑。同样,在介绍杜牧的《樊川文集》时,我如是说:“小杜可谓纨绔子弟,他流连于扬州这一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后,觉得还不尽意,于是在家乡樊水和川水之上盖了一栋别“野”,起名樊川。”我故意利用正反修辞,学生哄堂大笑,并牢牢记住了这一文集得名的原因。
充满哲理的幽默的语言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思辨味和笑声,载着学生驶向知识的彼岸。
总之,“至法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以青春、热情孜孜不倦地追求,相信在这里每一位教者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