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眼中无人”到“悄然忘己” ——阅读教学的三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阅读教学也需经历此三种境界。 第一境:“山是山 水是水”之“眼中无人”。最初备课,心里想着回忆回忆以前老师如何讲授的,照搬!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不太对味!又不太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开始拜师学艺,先买了许多的配套学习资料,也在不算集体备课的备课中收集其他老师的做法,还直接到课堂里“现学现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也勉强应付的过去。那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就认识了山;告诉这是水,就认识了水。这时的教学设计还谈不上考虑什么“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问题,也顾不上,只想着不遗漏知识点,自己完成教授任务就行。 第二境:“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之“眼中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了一些语文教育方面的书,一篇课文教过几遍之后,回过头反思一下自己阅读教学,自己都想“怎能那样上呢”,也难怪学生恹恹无神,学起来兴味索然。这时候,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备课时不再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更多的思考“学生能否能接受的了”这类问题。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过很多的尝试,其一,提问问题的方式不能俗套、生硬,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氓》,同样是文章的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以前是这样提问“大家把这首诗读两遍,看看每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现在提问“《氓》是一首叙事诗,里面叙述了一个什么样故事”,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得提示“时间 地点 人 主要经历 结果 你的感受”, 同样是这个环节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无创意,哪篇课文都可以这样问,再就是问题太大,学生茫然无措;后者充分地考虑了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感受,并且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学生有章可循,思考起来可循序渐进。同样的环节不一样的设计,渗透的是不一样的设计理念,收效肯定不一样。再如《琵琶行》要梳理琵琶女和作者的感情脉络,第二段传情的音乐描写就是重点,我感觉“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中“敛容”就是很好的一个“抓手”,能带动全篇的理解,要比问“琵琶女的感情经历了哪些变化”要好的多。其二,引源头活水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学习古文,学生头痛,但又不能不学;作为老师可以尽量的让学生不头痛甚至感觉到快乐。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马老师引入历史地图,既能让学生感知到郑国大兵压境、烛之武临危受命的紧张气氛,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 君之薄也”高超的游说艺术;还可以引入“秦晋之好”帮助理解晋国撤兵的深层原因。教学环节以清晰简明为主,但此环节不仅不多余且十分必要。备课时,眼中有了每个学生,课堂上感觉有了滋味。 第三境:“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之“悄然忘己”。纵观一些名家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继而拍案叫绝,他们在某些环节的精工打磨,已是炉火纯青,想想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静下心来仔细梳理,他们又在某些方面回归到传统,有很多东西是现在和过去共有的,可能这就是一些语文教育的规律吧,“繁华落尽见真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由“眼中无人”到“悄然忘己”,道路漫长,“斧不停则薪厚,水不止则壑深”,何时才能走到“悄然忘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