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反思,重视重构
重视反思,重视重构
语文课后问学生“这堂课你弄懂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等类似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往往五花八门,甚至什么也说不出来。我们的课堂问题出在哪?语文教师最应反思什么?我认为教师“只管教,不管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痼疾。
先来看看活动热闹、动静结合、高潮迭起、表面繁荣的课堂吧:
情形一:活动花哨,热衷于课堂的表面繁荣;
情形二:一味从“教”的角度赶进度;
情形三:有口无心的“读”占用了静思默想的时间;
情形四:一切围着课件转;
情形五: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情形六: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重形轻质,流于形式;
情形七:探究走偏,曲解生成;
情形八:以得“意”为主,恰恰忘了“言”;
……
既然出现了问题,教师就应认认真真的反思。杜威说:“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成功的课堂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多次反思才雕琢出来的。
以诵读为例:吟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吟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品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感觉肯定迥然不同,此时,一切的讲解较之于诵读都显得苍白无力,默读是无济于事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声,才能找准声音传达出的艺术效果,一个不提供学生诵读的课堂是难以让学生体验到文学作品的真味的。如果教师的设计缺少了这个环节,那请赶紧加上。
再如还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还原作品的话语情境,还原生活、还原历史、还原场景,这样才能尽可能的贴近作品、贴近作者。任何脱离文本的干巴巴的讲述无异于本末倒置。如《西厢记》节选“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一句,正是这一幅画面或者说一个个不断变焦的远近镜头叠加在一起,在读者脑海中还原出作者的话语世界。如果教师的设计缺少对历史与现实的这两种语境的还原,分析肯定是苍白的。
再如比较:文学作品阅读、写作能力提高有时就需要一种“参照物”相比较。比一比,便能体会到作者笔下的“唯一”的好处;比一比,便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比一比,便能明白自己写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朝什么方向努力。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标题有人就翻译为“最后一片树叶”“杰作”等,我们就可以此做角度比较,继而引导学生体会主题意义与审美效果。
仅仅反思还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的重构尤其重要。
课堂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难以预料的情况随时出现,诚如“只管教,不管学”只会使我们的教学走向死胡同,唯此,教师必须对课堂进行重新安排,推翻预设再预设,推翻设计再设计,“衣带渐宽终不悔”才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而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是啊,一代代大家激励着我们的梦想,尽管我们的羽毛不够丰腴,肩膀不够宽广,但,反思与重构使我们的足迹一次又一次延伸,汗水一颗又一颗挥洒,我们会不断强健,并且修长。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