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逻辑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语言逻辑、普通逻辑、辩证逻辑等知识指导语文阅读教学,将科学的思维培养,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摸索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运用逻辑知识指导词语、语段教学
1.比较法
它是将两个以上的对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同一标准作对照,从而确定各对象属性的异同、地位的主次或功能的优劣,以达到认识对象的一种方法。
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从词项的内涵和外延入手,辨清概念,从而弄清实词、短语,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含义。
概念词语内涵就是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一切对象。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即“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泛指市场上买卖的物品),而一切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如商店摆放的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自行车、手表、电风扇、电冰箱、毛巾、香皂、牙膏、牙刷等,这就是“商品”的外延。这样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去揭示“商品”的含义,才是全面的深入本质的解释。
2.语境分析法
语句和词语都是思维的载体,所以作为文段组成部分的语句和组成句子的词语要合乎语境。以此方法分析下列训练题:
句中括号内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还是数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想是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A合了又张,张了又合B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此题选项应为A。因为A强调“合”,和上文“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一致,能以白鹭的动作生动表现白鹭的思维过程。B则强调的是“张”,最终要飞走,这不合乎语境
3.推理判定法
运用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通过排除其他各种可能的选言肢,从而判定某个句子即选言肢属于某个语段,可用来选择判定衔接题的选项。
例如高考题:
从ABCD四句话中,选出一句填入括号与下文衔接。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有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耸,被夕阳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块巨大的屏障,耸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崖上。
根据原文中“坟地”“石碑”“破碎”“枯水”“寂静”这些冷色调的词语可知,原文的基本色调是凄冷的,所以选项也应是冷色调的,故可排除具有暖色调词语“五彩”和“阳光”的A、D项。那么,答案或者是C,或者是B。C项中有“耸立在江对岸”,可见景物距作者观察点很远,和后句中的(石碑)“字迹模糊”情境相矛盾。而B中的“没有太阳”,“萎落”“瘦削”更符合文段的冷色调,且有“这”──近指代词,故排除C而选B。
当然,这里不单是用到了选言推理,还用到了表达语言逻辑,注意到语句和语段的关系,要合语境,合音韵,合色彩,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方法,还有下定义法、诠释法、概念间关系分析法、联言分析法、假言分析法等,可以分辨判定词义或句子表达的正误。
(二)逻辑在文段、文章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是逻辑思维的产物,逻辑思维渗透在中学教材的各个领域(包括记叙、议论、说明各种文体)。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自觉地把逻辑分析方法恰到好处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逻辑思维的分析方法,培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即知识的迁移、创新能力,从而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教师授课,要根据教育家叶圣陶“课文不过是个例子”的教导,把教材作为例子来讲,“教是为了不教”,在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上下功夫。把教材的教授变成学生的知识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逻辑思维运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确定思维上升的起点(教材)、中介(规律)、终点(能力),需要确定由起点到中介、由中介到终点的转化条件,对确定这些环节的逻辑要求,就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把教学内容作为起点、中介或终点,选择什么具体内容作为转化条件,必须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和认识规律。具体来说,就是要应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出文体的普遍规律;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演绎法,去分析类似教材的有关文章。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掌握了知识迁移规律,教师也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具体做法:
1.应用求同思维,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推理能力
选取课文的典型语段(起点),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从不同角度概括出作者行文的规律(中介),再引导学生采用演绎法,运用已掌握的规律,分析课外的典型语段,获得能力(终点)。例如下列文段的分析概括:
(1)语段解读规律的归纳和演绎
例文1
① 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下,给以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在这个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观点。② 因此,我们要把正确的观点传达出来,也是离不开材料的。(《义理、考据和辞章》)
这个语段由两个句子组成,从②句之首的关联词“因此”可以看出,这个句群是一个因果推理句群,其中心句应是②句,并且是个单句。提炼筛选关键词,连接浓缩为:“观点的传达离不开材料”。
由上例子归纳出概括议论语段的方法是:① 弄清句与句的关系;② 正确划分层次;③ 确定中心句;④ 找出中心句后,还要分辨其是单句还是复句;⑤ 如果是单句,则提炼筛选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如果是联合复句,就从句法入手,提炼筛选出复句前后的关键词,浓缩成一句话,就是语段的中心意思;如果是偏正复句,就根据语境,确定语段强调的分句为中心。
在此基础上,我们遵循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巧妙地铺设一道桥梁,把学生顺利地由课内引向课外”的教导,组织学生运用演绎法,对部分全国高考试题,进行知识迁移创新能力的训练。
例文2(1992年高考题)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的气魄极大,从地起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名驰天下,邵三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用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首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对这段文字,可采用提炼筛选法来归纳文段的中心意思。
提炼筛选的信息有“宋代涌现出更多的竹画家”,元代“画竹更为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独特风格”,“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连缀必要信息,浓缩为一句话是“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以上训练,可以使学生明白:采用归纳推理,异中可以求同,概括文段中心意思并非一文一法,多不可得,天下文章都有其某个方面的共同点,抓住了这个共同点,就可以触类旁通,具备阅读理解的能力。
(2)注意对课文教材中知识规律的归纳和演绎
语文课本大体上是按文章体裁分设单元的,每个单元的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地体现着该类文体文章的知识规律。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这些知识的规律,使之在阅读课外文章中运用灵活自如。
如诗歌单元知识迁移创新能力的训练,我们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步,结合课本诗歌单元归纳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诗歌的诗体特点及其规律。
第二步,启发学生将归纳的规律性知识,运用到解题训练中。
例文3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极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的《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明代的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道出了他画竹高超技艺。
考查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方法,把下列诗句还原在甲乙丙丁四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香。
B.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难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C.隔牖风吹竹,开门雪满山。
D.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E.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依据诗体特点分析判定为:
甲处:根据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语体特点,选E。
乙处:选A。因为A项是工整的对仗句,具备唐朝近体诗的格律特点,且A诗作者孟浩然是唐朝诗人。
丙处:选D。D项符合语境和题目,写出了秋竹的声音、动态。
丁处:根据诗句描写的情境和文章语境选B。
2.应用求异思维对同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下面是同题材的两首诗,请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例文4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例文5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例文4、5同是题乌江亭,同是对项羽自刎抒发感慨,并且都是咏史的七言绝句,但由于作者的身份地位不同,阅历不同,致使诗的主题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杜诗是批评项羽不应灰心丧气,含羞自刎,应当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卷土重来”。这样咏史跟杜牧年轻气盛狂傲不羁,是分不开的。而身为宰相的王安石,则是客观分析了项羽面临的形势──“壮士哀”“势难回”,指出项羽民心丧尽,大势已去。可见王安石深谙统治之道,在于得民心。
这样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分析作品,不仅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章的含义,体会作者的心理,弄明白“言为心声”的道理,而且还能充分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类比、两难的推理方法
(1)类比推理法
类比,就是类推、比较的意思。类比的推理方法则是通过对“甲事物”的分析,类推到与其属性相同的“乙事物”;然后从两者的比较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说明某个道理。表现在逻辑思维上,是用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的思维方法。即由主体事例(被类比者)、客体事例(类比者)、类比点(相同点)构成。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体事例是齐王“受蔽”,客体事例是邹忌与徐公比美而“受蔽”,类比点是“受蔽”。全文阐述的过程是由具体到具体,最后得出结论。邹忌由妻、妾、客人对自己不合事实的夸奖,联想到天下臣民对齐王的奉承,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说服齐王修明政治,在朝廷上战胜敌国。行文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两难推理法
在驳论文中,采用两难推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具体方法是:由两个假言前提和一个包含两个选言肢的选言前提构成的推理。
例: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的故事。王阳明与朋友一起登山,大谈“心外无物”,不料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朋友立即问他:“你没有想到石头的存在,而石头怎么会存在呢?”王阳明无言以对。换成公式为:
(前提)如果“没想到被石头绊了一下”这是真话,那么,王阳明“心外无物”不是真理
如果“没有想到被石头绊了一下”是假话,那么,王阳明会制造假话
所以,或者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不是真理,或者王阳明会制造假话
这样引导学生领略课文中的类比推理和两难推理论证,既可以使学生受到论辩艺术的熏陶,又可以训练学生的严密思维。
(选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1期,原题为“逻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