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力
谈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力
[摘要] 新课程改革突出教育以人为本的中心,而“人”之所以为“人”,从根本上讲是指人有思想力。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力,要让我们的学生有思想,让学生养成追求真相的习惯;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要提高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培养其挑战精神,反对本本主义,重视史料分析,还原历史、活化历史,揣摩并参悟历史的复杂与深邃;要把握课改的精髓,注意到高考趋向和新课改精神的接纳与兼容,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寻求历史的真、善、美。总之,历史教学更多应是充满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理性与人性的冲突与思辨,师生间探求真理的对话与质疑,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碰撞,真正做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实践教育效果,做一个真正有思想力的智者。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 历史学习 历史素养 思想力
我们先看一段历史内容的真实选材:
法国记者切尔西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广岛和南京这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有着详细的记录,现摘录于下。
广岛:被原子弹破坏的残骸保存完好;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为221893人,精确到个位;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参加者庄重肃穆。
南京:难找到当年屠城遗址;死难人数虽有36万人以上,但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据2008年4月5日最新报道,遇难名单将增加7000个,加起来也才10000人;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参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占全市人口的1/2800或1/500。
在美国,为纪念越战阵亡士兵,华盛顿特区修建了越战纪念碑,在其上依士兵牺牲时间为序,刻着58132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阵亡的美国男女军人的名字。
中日美历史观差异如此之大:日美重视历史的教育功能,敬畏尊重历史,重细节,重个体生命;中国重宏观大义、重群体利益,但民众对历史的麻木健忘甚至戏弄令人叹息。中国这种历史观,影响了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很多困境也与此有关。
这是一段学生在教材上从没有见到过的活生生的历史,对于我们早已习惯于用死记硬背来定位历史学习,忘记了对历史应有思考的人来讲,一定觉得很惊讶。其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到底要给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历史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个培养目标、培养层次与境界的大问题。
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教学是培养人的教育。人是什么?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教育应是培养有思想的人的教育,历史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力。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呢?笔者仅从历史学科本身学习的角度谈学生思想力的培养。
一、要让我们的学生有思想,让学生养成追求真相的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有思想,做一个思想者,师生要有历史的反思精神与质疑能
力。而恰恰是这一点,我们的课堂上普遍缺失了。高中课堂上常常是没有疑问,没有反思,我们的学生没有这种能力了,我们的教育只剩下记忆与背诵,学生课堂成为别人思想的“溜马场”。我们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历史的思辨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与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更接近历史及现在社会的真实,注重精神的传递与方法的潜移,提高学生历史反思能力与现实生存生活能力。学生高考一结束,就来场“焚书运动”,把高中课本全烧光了,我们千辛万苦教育出来的学生却对知识充满了仇恨,还有比这样的教育更失败,更悲哀的么!
这涉及到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布洛赫认为历史便承担着叙述即时发生的事件真相的使命,真实(无论它是否存在)是历史的最高价值。《历史教学》主编、全国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任世江先生曾说“向学生传达尽量准确的历史信息,应该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的追求。”所以,我们应该在历史教学中竭力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探求的欲望与好奇,培养学生养成追求真相的习惯。所谓历史的真相,应包括“真实”、“全面”、“深刻”等基本涵义。看过《菊与刀》,一个历史镜头:数字显示,二战间日本兵投降的比例远低于盟军,美国士兵上战场前都要先发一面白旗,打不过就投降,不必再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问题是:经常在战场上举白旗的美国人为什么却打败了不怕死的日本人呢?思考到这一点,历史才开始在我们面前展示出历史的矛盾与悖论,才会激发出我们探究的欲望,牵引着我们带着疑惑与好奇去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高中生,侧重的不应是停留在形象的描述层面上,而应是在此基础上加入我们敏锐的洞察,缜密的思考,理性的分析,深刻的反思,甚至哲理的批判。历史课堂要有思想力,因有思想,方彰显出生命的活力!
二、要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模式,真正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与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笔者看来,传统历史学习思维模式有三种典型:其一,历史学习的单线思维。这在逻辑判断上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泥悼,在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上因过于偏执而刻意寻求绝对的好坏与是非,运用到民族观上即表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论,体现在生活中即可能富有一种盲动或狂燥的情绪。其实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情况往往不是那么单一和纯粹,历史真正的内涵往往要比我们看到的深刻得多。
如有的老师讲南京大屠杀时,师生就要声泪俱下,总让我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我们学习历史,不要太死板,不要太世故,可也不要太单纯好不好? 我们是否可以多些理性的思辨与看问题的深度?比如,我们可以对比前后两张照片:一张是日本人在侵华前与妻女合影的照片,另一张是日本屠杀中国人血腥的场面,然后我们设计出问题:是什么使日本人由“人”变成“鬼”?
其二,历史学习的固定思维,如分析历史事物都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内因、外因、主观、客观…..方面分析,我们有些机械理解唯物主义了。这样思想容易僵化。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两个方面,颇有些类似于中国的中庸之道,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实际上等于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与立场。其实历史完全有其他的叙述方法,看一下西方史学名著如汤因比的《Study of History》,或斯塔夫里阿诺斯著《A Globle History》,他们的编写体例和价值判断会对我们固有思维形成挑战,我们应开放我们的视野,吸纳众家之长。
其三,历史学习的主观思维,即以我为主,这一点很难避免,因为历史观总会受到特定时期的阶级、民族、时代的局限。实际上我们在课本上所学的 “历史”严格来说只是历史学,是按一定的意识经人剪切与编辑整理过的,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但是须知,多元,是民主社会、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什么都统一划一的社会实际上会象文革时期和当今朝鲜社会那样可怕。如只愿听别人表扬,不听别人批评,听不进不同的声音,对自己有利的讲,不利的就不提了等等,问题是你不提,别人也会提,历史的真伪要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的。
如讲述近代史,凡提到外国人强占中国租界,并列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时,我们无不义愤填膺,这毫无疑问没有任何错,但细究原因,洋人立牌有一种依据是中国人到租界内常不讲公德卫生,随地大小便!这同样是历史的真实的一面,我们就都给屏蔽掉了。我们学历史,讲爱国,是否也应有勇气正视我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是否也应反思我们的历史教育?我们也应反思我们的国民素质,这会更具有现实意义。教育,不只是培养爱国,更应深层次挖掘怎么才是真正爱国。
诚然,历史学习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不能机械理解,同时也要勇于欣赏其他理论、学说与观点,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会让我们对待历史时更加客观、理性与清醒。如当今中国书法界均以古为美,今人师古,试问今天哪位书法家敢称比西晋王羲之书法造诣还高呢?因为今天已不具备那时书法兴盛的大的环境和条件了!进化论在这里就要吃闭门羹。这就需要思想之大解放,唯有此,才能推动社会之大进步。
三、提高学生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培养其挑战精神,反对本本主义,注重史料拓展与分析,还原历史、活化历史,从中揣摩并参悟历史的复杂与深邃。
关于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笔者认为应坚持三点:其一,尊重教材,因为其编写毕竟是诸多学者智慧的结晶,新课改理念的体现,高考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往往言简意赅,所以应要求学生认真解读内涵信息。其二,用好教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个例子”,这说明教材是有目的性的,总体目的可以不变,但例子可以有很多,所以课堂上应该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要敢于也需要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与整合,教学内容方面要深化与活化,切合学生实际,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原历史的真实与生命的色彩,要学会历史的反思,做有思想的人。其三,拓展教材,注重史料运用。只要不背离教学目标与课程理念,就要“拿来”!
在《读者》杂志上有一篇关于日本中学的历史考题,考题是这样陈述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同样考察中日间的战争,我想我们中国的考题会这样出:《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简答其影响。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历史教学的差异,外国更重视发挥史学的功能,更重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而从中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历史教育到底应该怎样教。
这再次涉及到我们历史学习的目的问题。我们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寻求历史的真相外,更多是为了批判前人,还是借鉴前人经验教训,让我们今天过得更美好? 如果认同后者,我们将发现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常有很不严肃、不严谨的一面:我们太习惯于给古人下断语下结论了,甚至会自相矛盾。
如评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其托古改制,我们说他“跪着造反”,充分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其失败,我们说其根本原因在其资本主义力量之软弱,殊不知,正因为经济力量之软弱,才会在思想上“跪着造反”,这正应合了历史的逻辑!如果用我们今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康有为,真的让古人作难死了!同样,我们在评价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事件时,这样苛求古人的例子比比皆是。历史上许多有影响力的人或历史学家的观点轻而易举地就被我们推翻了!我们太自以为是!我们忘记了评价历史事件应放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去分析的基本的原则。如评述西方启蒙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罗斯福新政时,在潜意识里我们会因阶级意识而为了批判而批判,而忘记了同一时代的中国要么还是封建专制社会,要么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中探索这一事实。我们忽略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说:“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所以,欲评古人,先看古人书,看过古人书,方知古人亦不可轻议。这是一种求实的对待历史的态度和负责的态度。
史学家一直带着天使的面具,站在历史的评判席上,而他的评判极易受集体意向和反复无常的个人爱好的影响,也就没有什么比它更容易变化了。难怪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以今之标准和个人爱憎评论历史,是历史研究最基本的条件,只有怀着理解的态度,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只有更好地认识了历史,认清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面对现实,认识现实,正是历史研究的目的。
四、要把握课改的精髓,注意到高考趋向和新课改精神的接纳与兼容,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寻求历史的真、善、美。
现实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力,顺应课改精神,适应高考需要。事实上,没有思想力的学生,高考也考不出高分,看一看这几年的历史高考试卷,又有几道题在书本上能找到答案?高考命题也早已注意到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了,高考试题也越发试图考察学生平日的历史素养与阅读史料的能力,高考这种改革是历史的进步,使得我们得以以高考作为媒介,使历史学习愈发迸发出其内涵与活力,引领师生去探求历史的真、善、美,正如赵亚夫先生所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
当然,学生思想力的培养,关键取决于教师。唯有创新型教师,方可培育出创新型人材。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有助于形成教师独特的个性与魅力。须知,现阶段,历史教师是新课程的主动实施者,自己必须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有科学性的过滤和思考,教师思考的成果才能距离学生最近,也才能打动学生。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力,才能形成互动的历史课堂,也才能形成个性的教学风格,才能培养出有思想力的学生。学过历史,让学生生掩卷长思,正如钱穆先生所说那样:“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这也就达到了课改所倡导的“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的终极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历史教育价值论》,丛书主编:赵亚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为历史学辩护》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3]《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
[5]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2008年
[6]《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本可以精彩万分》,吴光耀,《历史教学》期刊,2009年第7期
[7]《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历史新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力的人” 》
蔡志中,2010年
[8]《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一兵译,武汉出版社,2009年6月
[9]《读者》2004年第20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