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导学案复习学生主动性缺失思考
高三历史导学案复习学生主动性缺失思考
为应对江苏“五严”新政“减负增效”命题,我校致力于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自主探究模式的探索,一度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导学案编制模式。其栏目包括:高考目标定位、知识体系构建(以填空题形式呈现知识框架)、问题探究、实战演练。其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提升学科思想,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自主展示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独立对历史问题提出看法。
但在日常的自主探究课堂中常出现学生应付性完成导学案、自主展示不积极等主动性缺失现象,而在公开课时,学生完成导学案却十分认真,课堂讨论热烈,乐于展示学习成果。一般人会认为公开课进行过充分的预设和演练,但公开课应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原生态探讨课,而不是表演课,因此在执教前不应该刻意安排。
为此,笔者随机抽取了45名高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你更喜欢传统的讲授法还是依托导学案自主复习,原因是什么?2.你有时应付式完成导学案的原因是什么?3.你平时与公开课上在主动探究、自主展示环节表现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从调查结果来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业成绩,有的认为传统的讲授法更能提升成绩,因而对自主探究模式存有怀疑;有的认为自主探究模式下如果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提高思考能力和增强成就感。公开课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课,学生尚停留在与老师配合完成课堂流程阶段,属于附属内驱力的驱动,而没有真正激发起对历史问题主动探究的兴趣。
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有: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进行准备;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展示的勇气和机会,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可采用小组PK等手段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自主展示的热情。除外在形式外,高三导学案复习模式更多地要从历史的实质性内容入手,应取消填空题,可让学生自行列出本课的知识框架以建构知识体系。教师要精心设置探究题,必须紧扣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强化探究性问题的针对性;要着眼于学生分析、论证问题能力的考查,多从不同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思考的牵引力和广泛交流的凝聚力,提升思维品质。
如一轮复习《新航路开辟》中,其背景、影响是本课的重难点,如果在导学案中直接设计“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首先开辟新航路?”“你如何评价新航路开辟?”这样的常规问题,则很难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借鉴2010年山东文综27题的问法,设置了如下探究性问题:(1)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以上问题同样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但却是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新视角来认识新航路开辟,学生明显呈现出主动探究的兴趣,也提升了其学科素养。
历史教学一贯倡导要为现实服务,引导学生了解时事,提升社会意识、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都直接涉及时事热点,充分体现了上述思想。如2011年第19题,引入拉登被美国击毙的新闻和许多国家对恐怖主义的态度,引导学生得出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合作的认识。
因此,问题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拓展历史视野的诉求,关注高考命题动向,不能仅仅关注课本知识,而应把历史知识和现实有机联系起来。在导学案编制时应考虑把与本模块知识相关的时事热点和社会事件作为背景材料融入问题设计当中,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碰撞和思考中把历史知识转变为历史智慧。
如笔者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编制复习导学案之时正值中国入世10周年,于是果断引用了新华网2011年9月的文章《成就、挑战、转变——入世十年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并节选了温总理在入世10周年论坛上的讲话作为背景材料设置了如下探究性问题:1.如何理解中国入世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结局?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如何应对入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课堂效果来看,上述话题明显触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学生在讨论和展示过程中非常踊跃,并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学生不仅掌握了中国入世的相关史实,提升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明确了论从史出的重要原则,对中国所面临的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可以说非常充分地达成了预设的三维目标。
相关文章:
|